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呼吁世界和平的倡议书”。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1996年11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12岁的雷棣男孩在全场观众的泪水和掌声中,大声宣读了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他呼吁全人类共同制止战争,为了防止更多的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
这封信是雷棣在1996年8月,于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宣读的。他描述了自从父亲雷润民,一位联合国维和军事观察员在中东执行任务时牺牲后,全家人所承受的巨大悲痛。雷棣还记得父亲起飞前对他的深情告别,以及他对父亲凯旋归来的期待。然而,他收到的却是父亲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和灵柩上父亲的蓝盔。
雷棣在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伤,甚至高烧不退。他的母亲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为了维护和平而牺牲的,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雷棣铭记在心,他和母亲将父亲的骨灰盒放在写字台上,骨灰盒上摆放着象征和平的蓝盔,而书桌上的照片则显示着父亲依然平静而深情的目光。
自那以后,雷棣迅速成长。他原本淘气,但父亲去世后,他变得非常懂事,开始关心妈妈的健康,并关注国际政治,尤其是战争中妇女和儿童的遭遇。他决心像父亲一样热爱和平,勇敢地保卫和平,并继承父亲的事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发奋学习,取得了数学竞赛的名次,作文获奖并发表,还通读了《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他学习外语也极为努力,初二时英语水平已达到大学二年级。
一位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在一次偶然中向雷棣问路,雷棣用流利的英语为他指路,并邀请教授到家中做客。教授了解到雷棣的父亲是维和的牺牲者,便邀请雷棣到哥本哈根大学读书,并提供全额奖学金。然而,雷棣婉拒了教授的好意,表示自己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成功,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教授对雷棣的回答感到激动,坚信会在未来的中国大使馆见到他。
雷棣正在成长,他渴望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希望将来能像父亲一样优秀,像母亲一样坚强,并誓言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