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红楼梦中的"回前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脂评本一回前常有回前诗(程高本中,尽数被删去了),可能曹雪芹就打算采用
这样的形式,但因书未定稿,抄本流传情况复杂,原作和批书人所作混杂在一起
,诗的水准也参差不齐。选几首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录在这。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秀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甲戌本第一回)
这一首比较有名,红学著作中多有引用,但诗本身是很不怎样的。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各脂本第二回)
这一首配合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相当不错。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梦稿本第四回)
这一首锋芒毕露,讥刺刻骨。参看贾语村断案,精彩之极。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甲戌、戚序第七回)
这首绝句风流蕴藉,记得俞平伯先生对它甚是赞赏。本回借周瑞家的送宫花,点
十二钗,说详《红楼梦研究》。以秦可卿一人代十二钗。秦可卿列十二钗最末,
其实倒过来,她也是十二钗之首。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庚辰、己卯十七、十八回)
此诗虽浅,但和省亲乐景写哀联系起来看,尤其是元春的话,就令人唏嘘。
空将佛事图相报,已触飘风散艳花。
一片精神传好句,题成谶语任吁嗟。(戚序本七十回)
诗一般,但指出黛玉《桃花行》是诗谶,和宝玉出家以报知己的结局。
解决方案2:
不 错,写的真好,有同感,想不到那时候是这样的,
解决方案3:
比较全!
解决方案4:
不错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