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言不由衷是什么意思”。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汉语成语“言不由衷”指的是所说的话并非出自真心,即并非发自内心的言语,形容人说话不诚实,心口不一。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三年》,原文是“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释为“人言为信,中同衷”。意思是,说话诚信应当出自内心,心与口应当一致。
春秋时期,郑国实力强大,郑庄公担任周朝的“卿士”,执掌朝廷大权。周平王软弱,不得不依靠郑庄公处理朝政,但又对虢公忌父十分信任,想让他代替郑庄公掌管朝政。
郑庄公得知此事后,对周平王极为不满。周平王为了平息郑庄公的愤怒,赶紧解释自己没有让忌父取代郑庄公的意思,并且和郑庄公互换人质,周太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公子忽则到周朝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他的孙子姬林继位,即周桓王。周桓王也想让虢公忌父代替郑庄公当“卿士”。郑庄公得知后大怒,派大夫祭足领兵到周朝的温地收割麦子,全部运送到郑国。到了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到周朝成周,把谷子全部割掉,运回郑国。从此,两国关系愈加恶化,彼此间结下了仇恨。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