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微智科技网
《电化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3XXX 课程名称: 电化学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lectrochemistr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32/2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

授课对象: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专业或化工工艺专业 开课单位:材料系应用化学教研室

教材: 《电化学原理》李获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9.08

参考书目:

1.化学工业出版社, 《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 2.化学工业出版社, 《电化学方法应用》 3.重庆大学出版社, 《电分析化学》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现代电化学的进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步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 1.基本要求

1.掌握电解质溶液理论 2.掌握电化学热力学

3.掌握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

4.重点掌握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的电极过程动力学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气体电极过程动力学。 2.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离子间相互作用,活度与活度系数,电导。

第二章 电化学热力学

相间电位与电极电位,电化学体系,平衡电极电位,不可逆电极。

第三章 电极/溶液界面结构与性质

概述,电毛细现象,微分电容,双电层结构,零电荷电位,吸附现象。

第四章 电极过程

极化,速度控制步骤,电极过程特征。

第五章 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

液相传质,稳态扩散与非稳定扩散,浓差极化规律

第六章 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

电极电位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电化学极化参数,稳态极化,多电子反应,双电层效应 浓差极化与电化学极化共存

第七章 气体电极过程

氢电极,氧电极。

第八章 金属的阳极过程与金属的电沉积过程 金属的阳极过程特点, 金属的电沉积过程和特点

3.学时分配表

《电化学原理》课程总学时32 ;其中讲授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 0 . 建议学时分配表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主要内容(章) 绪论 电化学热力学 电极/溶液界面结构与性质 电极过程 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 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 气体电极过程 金属的阳极过程与金属的电沉积过程 合计学时 学时 2 6 6 4 4 4 2 4 32

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按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不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四、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开卷考试.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使学生比较系统、扎实的掌握本学科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基本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说明:

1. 以课堂讲授为主,可穿插一些讨论课。

2.教材、参考文献如有新版本,可选用最新版本。

编制人:赵东林 2007.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