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教育 第三次平时作业
得 分 批改人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空1分)
得分 教师签名 1. 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将幸福感等同于快乐主义愉悦或快乐。
2.我国古代典籍《尚书·洪范》篇就认为构成幸福的条件有5个,即长寿、 .富足、健康平安、 爱
好美德、 善终正寝。
3.幸福首先主要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性是幸福不争的前提。
4.所谓.幸福感,就是对自己客观上已过上好生活的状态进行反思和回味所产生的愉悦感。
5.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幸福指数的计算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英格哈特负责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 公布的。
6. 学习幸福是指在学习中,学习者在达成对自己有着重要意义的学习目标时的主观心理体验。 7.营造幸福婚姻的关键要素包括:相互平等相互支持、 相互尊重、和谐的性生活、相互忠诚 、充
分的有效交流。
得 分
1.幸福与幸福感
幸福: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将幸福感等同于快乐主义愉悦和快乐;实现论认为幸福是客观的,是不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更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与显现。 幸福感:就是对自己客观上已过上好生活的状态进行反思和回味所产生的愉悦感。
批改人
二、名词辨析题(共24分,每小题6分)
2.信息与信息源
信息:从广义上讲,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规律和特点的表现形式,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信息源:是指组织或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3.信息化与信息素养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
4.行为学习与概念学习
行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学习达到特定状况的能力。 概念学习:也可以叫做知其所以然,指的是对经验的理解或形成见识。
得 分 批改人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从西方哲学传统上看,客观主义的幸福观也可以称之为快乐论。 (× ) 2.如果幸福是一座金字塔,那么自然生命的幸福应该是最为基础的第一级阶梯。 (√ ) 3.2010年9月,浙江省发布的民生综合指数,包括浙江省民生改善进程指数和居民满意度两个方面的
指标。 ( √ )
4.个体学习指的是个体为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包括知识学习与概念学习。
(× )
5.学习型社会就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网络把人们联系起来,通过网络这个知识流通和信息共享的平台进行新学习。 (√ )
6.我们在检索信息时,无非就是两类检索——手工检索和机器检索。 (√) 7.迈克尔•波兰尼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 8.学习能力是人认识、适应与改造自然、社会的本领,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能力,是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所组成的。 (√ ) 9.从广义上讲,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包括自然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 ) 10.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 ) 得 分 批改人
四、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
1. 简述关于理解幸福的四种维度。
解析: 1.自然生命的幸福。 2.社会生命的幸福。 3.政治生命的幸福。 4.道德生命的幸福。
2. 简述幸福的基本要素。
1.幸福的外在要素,包括: ①经济状况、②生活事件、③健康状况、④婚姻质量、⑤文化差异、⑥社会支持 2.幸福的内资要素。包括: ①人格特质、②智慧水平、③认知模式
3. 按照人类认知活动的性质,可以将知识创新活动分为哪几种不同层次和类型?
1.基础研究,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2.应用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进行的独创性研究。 3.试验发展,为产生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和改进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4.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4. 简述认知和转化过程中学习能力应该具备的五个成分。
1.知识力,对知识进行加工操作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表现。 2.解析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经验库,在从未学习过的材料中发现有学习价值资源的能力。 3.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理解事物意义的基础上,与他们先前的经验相结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4.迁移力,已经学得的图示用之于新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5.执行力,学习者把学习落实到具体学习行动上的能力。 6.强化力,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是学习的动力所在。
5. 简述人的学习能力的基本特性?
1.人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生存发展能力,是人生命力量的源泉。 2.人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人的感知、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还包括学习的坚韧性、主动性与积极性等情感因素。 3.人的学习能力是以学习活动为基础的,通过学习活动得以形成和提高的能力。 4.人的学习能力是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 5.人的学习能力是由多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系统。
五、论述题(共16分,每小题16分)
1.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被提出和使用,可追溯到1928年R.VHartly在《信息传输》一文中的描述。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而关于信息,就有多种定义。1948年,C.E.Shannon博士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给出信息的数学定义,认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并提出信息量的概念和信息熵的计算方法,从而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信息也越来越多的被我们的生活所使用,结合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信息素养涵盖的内容。
1.信息意识,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体现在对信息价值的自觉认识及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上。 2.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 3.信息能力,是人们运用信息知识、操作信息活动的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 4.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