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进机构改革工作的四个建议

推进机构改革工作的四个建议

来源:微智科技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推进机构改革工作的四个建议

作者:尚向晖 石守锋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9期

一、提升群众参与度,提供机构改革强大驱动力

机构改革的目标是简政放权,其内容是还政于民,其实质则是还利于民。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机构改革提问中形象地将权力比作“手”,将的削权比作“断腕”。如果将改革简单理解为削权还远远不够,机构改革“断腕”只是起点,“换手”才是关键。作为群众力量的主要代表,近几年来,民间组织发展十分迅速,在许多和市场都“做不好、不好做和不能做”的领域孕育出大量民间组织。另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民间组织普遍存在着依托机构、缺乏性;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整体上,我国的民间组织仍属于成长期,还不能完全作为一个成熟的权力对接主体承接移交的权力。因此,在放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引导。此外,权力运行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离开与之相匹配的配套改革,机构改革,只会重蹈过去“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因此,在新一轮机构改革过程中,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做到“言出必行”;同时还要有高超的“换手”的能力,真正实现“说到做到”的诺言。本次机构改革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明确了和社会的边界,这为社会力量的崛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真正实现“小,大社会”的目标,必须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引导力度,使其真正由边缘走向前台,只有将社会力量培养的足够“大”,才能为提供足够的放权空间,才能真正和社会实现由控制到共治。此外,还要积极推动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为民间组织顺利接权保驾护航。 二、推动市场参与度,打造机构改革破阻加速器

当前我们的机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每向前一步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而这阻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自身角度讲,缺少“壮士断腕”的勇气,不能真正将市场的“手”还给市场。这个过程如果操作不当,还权常会出现“明放暗不放”,而“壮士断腕”最终沦落成为“变相游戏”。“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第七轮机构改革立足于改革的难点,改变了以往简单关注机构撤并和整合,将眼光更多地关注于部门职责的划分、权限的下放和审批许可的整消。本次机构改革区别于以往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严格界定和市场的边界,这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为今后“错位”伸手,树起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高墙。最新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下文统称为《方案》)将机构改革五年内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公诸于世,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彰显。解读《方案》,不难发现:引导各部门制定相关职责是贯穿整个《方案》的重要内容。职责就是权限,职责整合基础上出台的《三定》方案就是对各部门建立的最大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机构改革的阻力还来自于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往往市场体系不健全的地方,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府干预就明显,干预明显的地方市场体系就更不健全。两者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客观上成为放权市场的又一重大阻力。解决这一问题,在放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市场的引导,过去几年,在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问题中,我们往往太多关注于监管的缺失,而却忽略了市场的行业自律。一个成熟的市场,必须要有成熟行业的支撑,而放权市场更受制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和行业运行机制的健全与否。因此在放权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快制定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加速培养行业主体自律意识,成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行业安全运行的守护者。《方案》立足于这两点,为行业协会松绑的同时,加大对行业协会的引导力度,其中,“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更成为新一轮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市场体系的培养,必将进一步提升机构改革破解阻力的速度,推动机构改革向更深层次稳步开展。

三、强化部门参与度,消除机构改革阻力摩擦力

机构改革“是削权,是自我,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这是总理对新一轮机构改革清醒的认识,更是对本届提出的自我要求。机构改革对于有关部门“阵痛”是必然。部门情感、利益、权力的纠结和不舍产生内部的改革摩擦力,新一轮机构改革也从不避讳并勇于面对。面对改革摩擦力。首先,各部门必须始终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放权难,难就难在利益切割难,然而再难也要深入推进下去,要实现这一目标,各部门就必须要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将机构改革立足于激发制度“红利”让人民群众共享这一基点;始终坚持做到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其次,各部门要有“自我”的精神和“壮士断腕”的勇气。机构改革要想不成为“变相游戏”,职能调整要想不变成“换汤不换药”,各部门就必须要有“割自己肉”的勇气和魄力,真正做到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地方放权。再次,在机构改革中,各部门还要做到放权不放责,退出不缺位。机构改革,最终目标是放权于社会,放权于市场,然而绝不是一放了之,甚至无的放权。在放权的同时,各部门还必须要积极引导社会和市场建立相应的权力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动态的,放权是动态,各部门根据权力下放而进行的职责调整相应也必须是动态的。正基于此认识,《方案》从2013年到2017年都有相关部门调整内容。此外,在动态机构改革过程中,还要及时补进缺位,自我的同时及时引导权力运行保障体系建设和配套建立。机构改革,各部门不放权是失责,没有放好权同样是失责,改革成败,每一个部门都责无旁贷。

四、加强媒体参与度,提供机构改革和谐润滑剂

新一轮机构改革第一次就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专门召开记者招待会,编办负责人面对面地就有关问题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一方面回应了当下媒体对机构改革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显示出新一届领导核心在推进机构改革过程中对媒体作用的高度重视。优质的润滑剂往往具有减少摩擦,防止侵蚀,减震、缓冲,降低干扰和传递动力的作用,我国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历次机构改革中便充分起到了优质润滑剂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在深入推进机构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十分重视媒体的作用,要坦诚、透明、公开地勇于面对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向引导力。媒体的话语权主要来自于百姓的关注度,机构改革百姓广泛关注,也是本次记者招待会的重要背景。而媒体的聚焦、百姓的关注,同样为机构改革深入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此我们要积极搭建平等、公开、透明的媒体交流平台,借助广大媒体的力量,将百姓的关注度变为参与度。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媒体传播改革信息、传送百姓建议、和谐改革氛围和监督改革落实的强大“润滑剂”的作用。

当前机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一个人战斗”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改革的需要。深入推进机构改革必须要全面提升全社会的参与度,唯有将百姓、市场、部门和媒体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众人齐心划桨,才能开动改革的大船,推动改革迎风破浪,也才能真正将改革的“红利”送到人民手中。□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编办 E:YWJ 关键词:机构改革 社会参与度 简政放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