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典型例题

[精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典型例题

来源:微智科技网
《角》典型例题

例1 指出下面角的表示方法是否正确,错误的改正过来。

(1)如图①中的角可以表示为ABC; (2)如图②中的BAC可以表示为A。

例2 如图,用量角器度量三角形的三个角,并指出哪个角是钝角。

例3 计算:(1)0.12°=( )′ (2)24′36″=( )°

例4 如图,在海岸上有A、B两个观测站,B观测站与A观测站的距离是2.5km,某天,A观测站观测到有一条船在南偏东50°方向,在同一时刻,B观测站观测到该船在南偏东74°方向.

(1)请根据以上情况画出船的位置.

(2)计算船到B观测站的距离(画图时用1cm表示1km) 例5 如图:

(1)以B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 (2)指出以射线BA为边的角;

(3)以D为顶点,DC为一边的角有几个?分别表示出来。

1 / 5

例6 填空题

(1)281836______; (2)4510  ; (3)78.26=  ;

(4)120=________平角=_______周角。

例7 求时钟表面3点2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

2 / 5

例1 分析 (1)中角顶点的字母没有写在中间,(2)中用A表示,就很难分清是表示三个角中的哪个角。

解 (1)错,应表示为BAC;(2)错,它能用BAC或表示。 说明:(1)表示角时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2)用顶点一个字母去表示角时,必须分清楚表示的是哪个角。

例2 分析 度量时应注意把量角器中角的顶点和所要度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把量角器的“0”点落在被量角的一边上,使被量角的另一边和量角器都在被量角这一边的同侧,这时被量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解 经度量A140是钝角;B25,C15。

说明:学生所用的一般量角器只精确到度,有时要根据观察来确定角的近似值。

例3 分析 因为,度、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所以(1)只需把0.12°乘以60就得到分;(2)则需先将秒变成分,再将分变成度,需要两次除以60。

解 (1)0.12°=(7.2)′ (2)24′36″=(0.41)° 说明:不要出现下面类似的错误:0.12°=1.2′。

例4 分析 (1)根据有关概念,准确地画出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以从表示A观测站的点向正下方的射线为角的始边,画出A观测站观测船的视线,类似地画出B观测站观测船的视线. 所画两条射线的交点就是船的位置.

(2)设船的位置为点C,量出线段BC的长是多少厘米,那么船C到观测站的距离就是多少km.

解 (1)

C点即船的位置.

3 / 5

(2)BC3cm,所以船到B观测站的距离约为3km.

说明 (1)画图的准确性,对这道题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准确的图形对解决许许多多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身在帷幄,决胜千里”恐怕少不了绘制准确的地图.

(2)本例题涉及的测量办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是测量与不能直接到达的目标间的距离.

(3)不要把有关角度说成“东偏北××度”或“西偏南××度”等.

例5 解:(l)以B为顶点的角有3个,分别是ABD、ABC、DBC。 (2)以射线BA为边的角有2个,分别是ABD和ABC。

(3)以D为顶点,DC为一边的角有2个,分别是BDC和CDE。 说明:(1)以D为顶点的角在图形中只有4个,因为除非特别注明,所说的角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再加上右边DC的,所以以D为顶点,DC为一边的角只有两个角。

例6 解:(1)∵36=136=0.6, 6018.6=118.6=0.31 60∴281836=28.31

(2)∵4510=7510, 75=115, ∴4510=11510。

(3)∵0.26=600.26=15.6

0.6=600.6=36, ∴78.26=781536;

21(4)120=平角=周角.

33说明:(1)要熟记度、分、秒的换算:1603600(六十进制); (2)进行单位互化时,要认真读题,弄清要求。

例7 分析 本题考查角的度量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分针1分钟转6°,时针1分钟转0.5°,并且要注意到分针在运动时,时针也在动,而不能认为时针静止.

解法1 从3点整开始,分针转过了625150,时针转过了

0.52512.5.

4 / 5

而3点整时两针夹角为90°,所以3点25分时两针夹角为150°-90°-12.5°=47.5°.

解法2 3点25分时,分针在钟面“5”字上,时针从“3”转过了0.5°×25=12.5°. 又“3”“5”之间夹角为60°,故3点25分两针夹角为60°-12.5°=47.5°. 解法3 设所求夹角度数为x,将分针视作追赶并超过时针,它们的速度分别为60°/分和0.5°/分,则可列方程(60.5)2590x.解得x47.5.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