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 试卷 (11)

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 试卷 (11)

来源:微智科技网
专题五欧洲的宗教改革

【中心问题】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分析:

欧洲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逐渐在欧洲扩展,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要把德国宗教改革、瑞士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加以综合和提炼,对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精典范例】

例题1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分析:宗教改革是在天主教会神权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下爆发的,它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

答案:D 例题2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分别建立哪些教派?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必然性?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宗教改革原因和概况,对原因的分析,可以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思想领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本概况只需简单归纳史实。

答案:(1)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他们分别建立了路德教、卡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安立甘教)

(2)①经济:天主教会的经济阻碍了资产阶级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政治:民族意识的增长和君主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权的束缚,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③思想: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和人文主义的传播,天主教的陈旧思想妨碍了资产阶级建立世俗文化体系的要求。

能力拓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他悠然回答说:“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

材料二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辞:“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次赦免犯罪、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不论他的过错多大。……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

材料三“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凭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惩罚。”

“他们……说什么当钱柜中的银币丁当作响,炼狱中的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丁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真诚悔过的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九十五条论纲”

请回答:

⑴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的区别。

⑵说明《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⑶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2.概括总结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有关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所处地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B.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C.在社会生活方面其影响无处不在 D.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2.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落后性表现在( )

①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②教会的腐化、堕落③利用宗教裁判所宗教“异端”④宣扬信仰得救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 )

A.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

B.德国的割据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

5.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 ) A.卡尔文主张“先定论”

B.卡尔文教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在欧洲许多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C.卡尔文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 D.卡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神权共和国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卡尔文

材料二财富本身决不象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卡尔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卡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尔文是怎样批判“财富”的?由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从上述材料看,卡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知识延伸】

因信称义,教用语。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信仰是得到救赎和在上帝面前得到义的必要条件。狭义指教新教尤其是路德派关于如何得救的教义。中世纪神学强调圣功是获救的重要步骤.但后来流于形式,不重人的行为与信仰。马丁·路德从保罗致罗马人书中的因信称义的观点引申出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的繁文缛节。以此.因信称义成为路德派的重要教义。

英国国教,英文:ChurChofEnglAnD,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民族教会。也称英格兰圣公会或安立甘教会。英国国教也传播到爱尔兰、苏格兰和英属殖民地。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各国圣公会的名义教宗。1534年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国王为英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1688年政变后国教会深受加尔文教影响,逐渐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教会。

专题五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中世纪的欧洲,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在冰天雪地里站在教皇的门前乞求宽恕,这反映了( )

A.国王需定期到教皇门前祈祷 B.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C.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D.王权与教权是统一的 2.宗教“异端”运动是( ) A.废除天主教会的斗争 B.推翻封建王权的运动

C.用宗教“异端”思想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D.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3.下列符合中世纪欧洲人民人生经历的是( )

①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②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

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③在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④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4.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 ) A.意大利 C.德意志

B.英国 D.西班牙

5.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摧毁了德国的封建势力 D.促进了德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7.16世纪,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相继进行的宗教改革( ) A.都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B.改革目的完全一致 C.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D.矛头都对准天主教

8.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 C.宣扬《圣经》精神

B.否定教 D.否定教皇地位

9.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①世俗权利高于教权②使用民族语言③取消教廷的最高司法权④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10.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在教义方面的共同点有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

③通过教士等神职人员得救④信徒人人可以成为祭司( )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⑴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⑵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请概述其改革的突出贡献。

⑶结合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2.在欧洲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16.17世纪英国也进行了宗教改革,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确立的教派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推行改革的国王有哪些?

(2)16.17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过程主要矛盾是怎样变化的?试分析其原因。

13.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参:第五专题

【中心问题】 主要内容:

①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②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③主张“因信称义”。④使用民族语言。⑤建立廉俭教会。

历史作用:

①思想: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②政治: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③经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能力拓展】

1.⑴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区别: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通过内心信仰,虔诚直接与上帝沟通获得上帝赦免,而天主教会主张教徒通过购买赎罪券由教皇免除罪过。

⑵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⑶实质: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运动。

2.①反对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②主张因信称义,建立廉俭教会,使用民族语言。③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成长。④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

【课堂练习】…… 1—5,BABAB

6.答案:(1)上帝的恩赐。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2)天主教会。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俭朴、诚实、守信、谦逊等高尚美德。(3)新兴资产阶级。

(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2)提出了“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3)特点:出现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积极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

位,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五专题单元练习】 1—10,BCDCCADDBD

11.(1)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2)提出了“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3)特点:出现了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积极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12.(1)英国国教;封建统治的工具;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2)由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变为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原因: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改革。③加尔文教传播及影响。

13.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反封建斗争表现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种形式上。关系:①都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发生的。②斗争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③都是以“旧”反旧,即文艺复兴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武器,宗教改革依靠宗教力量,都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和软弱。④都打击了天主教会,促进了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