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分院“道德大讲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提升学院文明程度,促进校园和谐发展,现根据我校“文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结合纺织工程分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师生“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伴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奉献社会,提升自己的时代风尚。建设“道德大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传播凡人道德故事,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道德大讲堂”工作原则
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道德大讲堂”与学校、分院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
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分院全体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师生主动参与、思考,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1
三、组织领导
为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分院成立“道德大讲堂”领导小组,党总支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为办公室主任、学工秘书、各党支部、团委负责人。 四、活动载体
(一)组建“道德讲堂”宣讲队伍。按照“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标准,建设一支 “道德讲堂”宣讲队伍,以分院各党支部全体班主任和辅导员、骨干教师为主体,邀请社会、家庭中的优秀代表,并重视发动优秀学生为宣讲员,使人人都成为“道德讲堂”的实践主体。
(二)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载体。通过团队活动、专题宣讲、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注重结合重大节日或纪念活动,大力建设“道德大讲堂”。同时要及时发现、收集师生中和自己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集中宣讲日进行宣传,以富有真情实感的、贴近师生生活实际的人物、事迹感染人,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 五、活动形式
主要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我演”为主要模式,使师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1、我听:以培训报告、巡回讲演等形式,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聆听道德故事宣讲活动。利用班会课、政治学习课等一系列的主阵地,让学生细心听取身边人的道德故事,用身边的榜样感动自己。听凡人道德故事,悟模范优秀品质;
2、我看:以电影展播、学习发现等形式,把典型的事迹和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3、我讲:以自我推荐、自我宣讲等形式,讲师生自己和身边的道德故事,展示道德智慧,传播道德力量;
4、我演:以表演道德故事的形式,使道德传播更加广泛,更加深
2
入人心。各系部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研究学生特点,带动学生亲身参与到学院“道德讲堂”建设中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目的。
5、我唱——学唱一首道德、文明方面的歌曲,每次道德讲堂开讲前,要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如:学习雷锋好榜样)。 6、我议:听完道德故事后,以辩论讨论、总结点评等形式,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挖掘精神实质,不断升华自身道德境界;
7、我行: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以实践转化、提升素质为目标,引导师生在认知、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活动中形成一套内容详实、规范有序的资料(包括电子资料及纸质资料)。活动要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活动中注意收集照片、以充实台帐内容,体现活动成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报、板报、橱窗、网站等载体,有效宣传工作成效,不断扩大分院师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