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卫生防疫 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进行灼烧消毒;平时采用酚类等高效消毒剂,以保证 消毒效果;的病母猪转进产房前要驱虫并清洗体表,在产 变及防控 前2星期到产后2星期内,母猪饲料中添加抗球虫 仔猪本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 多发于6~15日龄的乳猪,但是 球虫病李秀美一徐药物。在转进母猪前,确保产房干净、干燥,产房采用 富一 王彦军 断奶仔猪也会发生,成年猪为 一 .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检.疫站15 u00, .黑龙江省海伦市畜牧局 00一 带虫者。哺乳仔猪并不是由于 高床分娩栏,可大大减少球虫病感染率。母猪产后第 摄入母猪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而 感染,由于球虫卵囊发育需要 较高的温度,因此本病多发于 春末和夏季。哺乳仔猪发病无 季节性。发病主要出现在哺乳 仔猪,发病率50%~70%,病死 率低。如并发细菌、病毒或其他 寄生虫病时可引起相当高的死 亡率。感染日龄越小,病情越严 重。病猪体况较差,皮肤变暗变 白,被毛粗糙,无光泽,眼窝下 陷,皮肤无弹性,喜卧,体重减 轻。开始时粪便松软或糊状,粪 便粘液带有气泡,随着病情加 重粪便成液状,并且会散发出 乳汁样酸臭味。吮乳减少, 被毛粗乱,脱水,增重下降。主 要病变见于小肠、空肠及回肠, 肠浆膜有出血斑和溃疡面,严 重的肠黏膜糜烂,出血,坏死。 常有异物覆盖,肠上皮坏死脱 落,肠绒毛变短或消失。仔猪球 虫病特征性病变是空肠和回肠 黏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但只 有在严重感染的仔猪群中才会 出现。 2防控措施 2.1做好消毒 切实搞好猪舍的清刷和消毒工作;实行全进全 出的饲养制度,尽可能地降低饲养密度,密切注意猪 舍的通风状况;定期添加抗球虫药物并注意定期更 换药物种类。仔猪球虫病的感染来源于产房中未被 清除或由母猪带人产床的球虫卵囊,因此,要减少仔 猪球虫病的发生,必须加强产房的清刷及消毒。在肥 育期及下1个饲养周期开始之前,对圈舍及用具进 J J Tl=J^¨ 、Il-J—£i , ^ 5a 合“全进全出”制度,用 然后在地面撒布石灰粉, 5%氨水进行消毒,能杀 养殖技术顾问2010.1 l星期,要继续维持产房的干燥和清洁,尽可能防止 管理人员的鞋靴等工具带卵囊人产房。防止宠物进 入产房,以免其爪子携带卵囊在产房中传播。 2.2加强饲养管理 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如果不能细致到每 栋猪舍,每个封闭栏位,至少要做到全场范围内全进 全出。这方面没有中间路线,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执 行。大多数疾病是在猪只之间传播的,采用全进全出 生产方式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全进全出的生产方 式还必须结合严格的清洁、消毒规程才能收到实效。 注意控制猪只的饲养密度,每栏饲养猪只的头 数不能超过13只,或差不多l窝猪。每栏位养的猪 越少,猪与猪接触就越少,发病率就越低。 改善舍内通风,猪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多数会 发生疾病。户外饲养的猪只发病率相对较低,这是因 为大量的新鲜空气起了作用。由于每栋猪舍的大小、 饲养密度各不相同,所需的气流类型也不相同。搞好 通风要做到对风扇和通风口能随意控制。防止贼风, 因为贼风更易引起应激。除了考虑整栋猪舍的通风 状况外,还要考虑局部风的强度,高速的局部气流可 使猪感到寒冷而引起应激。 定期添加抗球虫药物,定期更换药物种类对已 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可添加磺胺类药物于饲料中 进行饲喂对该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磺胺类药物主 要作用于寄生虫的无性繁殖阶段,因此必须是“用药 早、疗程足”,根据本场发病规律在发生腹泻的前 3~4天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连续用药5—7天才 有效,可产生一定效果。 3治疗方法 特别对引起仔猪球虫病的球虫有效,可做到降 低球虫卵排出,阻止球虫病流行。使仔猪下痢停止, 症状消失。在有等孢球虫感染阳性猪群可实行预防 性治疗。 磺胺类药物以磺胺六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最 好。治疗量为20~25毫升/每千克体重,l天1次,连 用3天,或用1.25毫升/升混于饲料中连服5天,均 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莫能霉素每吨饲料加 60~100克;拉沙霉素每吨饲料加150毫克,连喂4星 期,也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