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水泥与混凝土生产 Cement and concrete production
清水混凝土制备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高广文
(北京韩信混凝土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5)
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10-0024-01
摘要:清水混凝土具有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以及完善工程管理水准等重要特征,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清水混凝土在技术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于清水混凝土的研究却主要集中于施工技术方面,对于清水混凝土制备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则是研究较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应用普通混凝土的混合方法来进行混合制备,并未针对其特性来设置专用制备方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清水混凝土的特征,并针对性地分析了相应的设计思路、质量控制方法,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制备技术;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配合比设计从属于混凝土技术之中的核心要点,就普通混凝土来讲如此,而对于要求更高并且拥有更为优秀性能的清水混凝土来讲更是如此。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和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流程基本一致,二者均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调整、试验方可,但是清水混凝土较之于普通混凝土来讲,其要求达到内里坚实、外在平滑的重要技术特征,因此二者设计理念是存有相应差异的。清水混凝土在满足于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抗压性能、经济性能等重要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满足于其高质量的表观需要。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在现有普通混凝土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寻找到更为符合清水混凝土性能需要的专用制备方法,以此来完善后续工程建设工作。
能。骨料堆积的密实程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料颗粒之间的咬合力,可以有效提高当前清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骨料的坚实堆积能够切实有效地降低体积方面的变动,极大程度上地增加现下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其耐久性能。
3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3.1现有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方法
1.经验法,经验法一般需要结合现有的普通混凝土施工调合比以及其他有关于清水混凝土的资料来进行水胶比、物料掺和比例以及减水剂类型等多种变量的有效控制,结合对清水混凝土各种性能指标的综合型评判来获取相应的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
本方法操作更为简单,对于施工经验并不充足的施工单位来讲,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但是本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盲目性,仅仅是结合普通混凝土的设计配比方法来进行多次试验,在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后选择最为优质的配合方法。 2. 全计算法,此种方法主要是由P.K.Mehta以及P.C.Ai’tcin提出:如果想要让专有混凝土达到相应的施工性能以及施工强度,那么就需要对胶凝材料的料浆以及骨料进行有效控制,使二者达到最佳配比,建议将胶凝材料料浆体积:骨料体积设置为35:65,而后结合公式以及相关的原理材料来进行参数计算,明确各种外加剂的使用量。
此种方法的设计思想着眼于混凝土的性能强度。虽然其能够广泛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之中,但是却并不能完全被应用于清水混凝土。
3.2清水混凝土专用配合比方法
①将石做自然堆积,而后获得石的质量m以及石的自然紧密堆积孔隙率a。
11
②利用砂土来填补石的空袭,进而获得砂土的质量m,砂土的紧密堆积孔隙
2
1 清水混凝土的特征
就清水混凝土的概念以及其核心性能需要来看,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其拥有高质量的表观性能,具体表现于以下两点:
首先,清水混凝土外表面的色泽需要足够均匀,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色差,这是对清水混凝土最为基本的要求。而如果想要达到此项目标,那么就必须要对清水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稳定控制,同时还需要确定相对合理的科学配合比以及施工技术,无论是任何一项要素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清水混凝土表面色泽受到影响。
其次,清水混凝土表面不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气泡,如果气泡超出允许范围,那么就需要对气泡予以修补,以此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整体表观质量符合需要。清水混凝土的气泡以及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整体黏度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2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结合清水混凝土的概念以及其具体性能等诸多方面来讲,清水混凝土在保障工作性能、耐久性能以及承压性能的前提下,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内里坚实、外部美观。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认为清水混凝土的配合设计应该从以下两点着手: 2.1适宜的浆体量
浆体量主要包含浆体组成、粘稠度以及相对体积等重要指标,其将会直接对清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耐久性能以及承压性能、表面色泽程度、光泽程度以及气泡排除的难易度造成影响。浆体组成也就是水胶比等等,其将会直接影响到清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水胶比较低的话,那么清水混凝土的强度将会更高并且耐久性也要更为优秀,相反的,如果水胶比较高的话,那么清水混凝土的强度则会较低并且耐久性能也会随之降低。浆体的黏度将会直接对清水混凝土的表观质量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如果浆体的粘稠度较高的话,那么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则较为难以排除,而模板和清水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则是薄弱区,此处容易狙击大量气泡,进而导致其整体表观质量受到影响。浆体黏度较低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更为轻松地排除混凝土内部存有的气泡,但是却很有可能导致当前混凝土产生分层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表观均匀性受到影响,其色泽分布将会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现象。浆体相对体积较大的话,清水混凝土更加容易被应用于施工流程,并且对其表观的控制也将会更为轻松,但是此时的混凝土体积容易收缩,进而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影响。浆体相对体积较小的情况下,那么清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则较为难以排除,进而将会导致清水混凝土的整体表观质量受到影响。 2.2坚实的骨料堆积
坚实的骨料堆积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前清水混凝土内部的密实程度,有助于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承压能力以及工作性能。如果拥有堆积坚实并且连续级配的粗细骨料,那么可以保障混凝土在浆体较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达到更为优质的工作性
率a,砂土以及石的紧密堆积孔隙率β以及0.315mm上部分的砂土的质量m。
2
3
③结合强度设计理论,明确现下工程的水胶比,并针对于各种胶的比例来配比浆体,测定当前浆体的密度。
④对石的表面积进行计算,同时对0.315mm上部分的砂土表面积进行计算。 ⑤结合石的质量m1以及其比表面积来对其表面积进行计算,结合0.315mm上部分的砂土的比表面积,对砂土的表面积进行计算。
⑥将水胶比的净浆均匀地涂抹在砂土以及石表面,净浆的整体厚度应该控制在0.3-0.4mm,而后对净浆的体积予以计算,如果其体积、0.315mm上部分的砂土体积以及石的体积的和高于单位体积,那么就需要等比例降低砂土以及石的使用量,对第五项步骤重复,直到三者体积之和与单位体积相等;如果说三者的体积之和比单位体积小的话,那么则需要借助于净浆来对单位体积进行补充。
⑦结合净浆体积以及0.315mm下部分的砂土体积来明确浆体体积;针对于浆体体积以及其密度来计算其质量以及各种教材的质量、需要的水量;根据砂土的质量m2以及石的质量m,进而明确相应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
1
清水混凝土的有关配合比方法充分展现出了内里坚实、外在美观的重要特征。
4 结束语
总之,为了切实有效地发挥出清水混凝土的性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准确地改变胶凝材料的种类以及其比例,并针对性地开展质量控制工作,以此来切实有效地完善工程建设,保障清水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以及其相应的外观表征,使制备技术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张鹏飞.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2]杨晓波,姜丽.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工艺优化研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9(0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