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亲爱的爸爸妈妈

亲爱的爸爸妈妈

来源:微智科技网
亲爱的爸爸妈妈 魏斌华 原创 一、选择题。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瞭乱 不可明状 荒谬 憧憬 B、响彻云霄 头发班白 屏障 屹立 C、杀戮 荡然无存 赃物 荒谬

D、憧憬 月明风清 寒襟 张皇失错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抵抗; 挂花:负伤流血 B.朝圣:朝拜; 健忘:善于

C.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D.典范:字典; 名副其实:居第二位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轶事》等小说集。 4、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我多么愿望有一台电脑啊!

B、我们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大家都感到无比高兴和荣誉。 C、王强一天到晚总是糊糊涂涂的。

D、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6、选出重音的位置与整句话强调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秋天到了,这盆菊花为什么不开? B、上课铃响了,你怎么还不进教室? C、既然做错了,就要好好接受批评。 D、你仔细想想,这次考试为什么考不好?

二、仔细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中三次出现“南京大”?

1、 关于二战中纳粹的罪行和南京大的史实,你还了解多少?

四、解析题。

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街道上”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思路点睛:本题的扩展重点限定了具体地点“街道上”,中心人物分别是“我”和“人们”,其背景分别是“沙尘暴”和“大雪后”,“街道上”在“沙尘暴”和“大雪后”分别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这就要把平时在这两种情景中的感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情景一:沙尘暴时 我 街道上 答: 情景二:大雪后 人们 街道上

答:

2、知识青年出身的作家梁晓声接受英国电视台记者采访。记者问:没有文化大,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 请仿照英国记者发问的句式,代梁晓声拟一句答词。

答: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组成句式相似、前后呼应的一段文字。 旭日东升,照耀大地,给人间带来光明,自有它的辉煌灿烂; , , , 。妈妈,您虽然老了,但如同夕阳。没有您此时的火红,怎会有我明朝的蓬勃?

4、把下面的几个句子,改写成一组排比句,但不要改变原意。 (1) 在逆境中保持自信。

(2) 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能力自我适应、自我发展。 (3) 是在重压下的勇敢。

(4) 生命的真谛是在艰苦奋斗中的奋发。

答: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

从的《沁园春•长沙》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人创作本词时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 又是寒秋之景,但词中却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就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 ,越感到的必要性。词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精神,这种手法的运用恰 到好处。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历史是沉重的,现实呢?

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 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

中国有三位作家在座。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1937年,日本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那一场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的幸存者。今天我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理解。我注意到:今天的仪式上有许多青年和少年。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南京大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安格尔低声对我说:“我要问他三个问题:中国人侵略过日本吗?中国人过日本老百姓吗?美国在日本进攻珍珠港之前扔过吗?他们先发动战争!他们先杀人!”安格尔接着问我是否应该站起来反驳他呢?

“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1. 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

(1)重现: (2)幸存: 2. 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

答:

3. 安格尔的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4. 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

5.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这表明了什么?(“他”是指西德作家明赫白) 答: 6. 从这段文字看,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

参:

一、1、C;2、D;3、B;4、B;5、D;6、A。二、1、全是”一词说明纳粹杀害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市民,强调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2.这段议论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悲哀”“荒谬”说的是历史,是那场残酷的;“美丽’,“真实”指的是南斯拉夫人民,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悼念无辜死去的生命。历史与现实的融合,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三、1、本文第一次出现“南京大”,是作者在看到前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在以表演形式悼念遇害者时“不由想起南京大”,因为两者有很多共同点;第二次是开论讨会时中国大

陆作家杨旭在发言中提到“南京大”;第三次是出自日本人之口,但他把“南京大”与“广岛原子弹”相提并论。这种论调受到了其他作家的反驳。2、关于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种族灭绝灾难。纳粹用“死亡坑”和“死亡营”等大批量集中的手段了五百八十二万犹太人,使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了二分之一,世界犹太人减少了三分之一。最残酷的奥斯威辛死亡营用毒气室杀害了一百万人。关于南京大:1937年11月,日本入侵上海后,就对中华新设立的首都发动大规模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本人便展开一场世界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残酷暴行。中国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子被集合起来驱赶到市郊,或遭机关扫射倒地;或被日军当做肉靶,用来练习刺刀;或是身上被浇满汽油,活活烧死。数月下来,城内尸横遍地,散发着恶臭。数年之后,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专家估计,自1937年底到1938年初,在南京有超过二十六万平民死于日军手中,也有专家估计,这个数字至少超过三十五万人。四、1、示例:情景一,风携着沙子,打着旋儿,呼号着在天地间肆虐。我抱着头,眯着眼,步履维艰,只看到平常宽阔洁净的街道,顷刻间变得混沌、肮脏起来。情景二,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了。人们高高兴兴地拿起了铁锹,走出家门,来到街上。瞧,这皑皑的街道上到处是欢声笑语和各式各样的雪人。2、示例: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二战内容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3、夕阳西下,青山明丽,为天空织就彩霞,同样不失绚丽壮观。4、生命的真谛是在艰苦奋斗中的奋发,是在重压下的勇敢,是在逆境中的自信,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5、《沁园春•长沙》运用对比手法恰到好处。五、1、(1)重新显露。(2)侥幸地活下来。2、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3、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的发动者的憎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全句的意思: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4、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日本作家是自私的狡辩。5、大家因为明赫白的态度非常诚恳,握手表示对他的谅解、宽恕和尊重。 6、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 打牢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恍惚(hū) 模糊(mú) 肃穆(mù) 纳粹(nà) B.蜿蜒(wǎn) 残酷(ù) (tú) 荒谬mlù c.屹(yì)立 憧憬(jǐng) 石雕(diāo) 韵律(yùn) D.笼罩(1ǒng) 融合(róng) 云霄(xiāo) 杀戮(l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纳粹 杀戮 荒谬 恍惚 B.屹立 残酷 蜿蜒 肃穆 C.缭绕 溶合 笼罩 赤裸 D.盟誓 憧憬 倾泻 仪式

3.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释义,并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 A.流淌 B.发生 C.尽量发出 D.发展 (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

A.神情兴奋 B.神志不清 C.神态激动 D.颤抖 (3)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 A.向往 B.设计 c.猜测 D.害怕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5.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1)我们在 的山路上一拐弯,只见一座巨大的白色V型石雕屹立在山坡上。 (2)我 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3)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 (4)回音在倾泻的雨中 不绝。

(备选词:缭绕、向往、恍惚、缠绕、憧憬、蜿蜒、曲折)

发掘潜力

读课文“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到“也有一片沉寂。”完成6~9题。 6.六十几位作家在一起讨论,作者为什么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

7.安格尔的诗“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简要分析。

8.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态度有什么不同?

9.从这段文字看,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外一试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用原子弹去杀伤大量和平人民,这是大家反对的。但是。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 但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却抓住这颗原子弹大做文章,首先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样,一说二战,先说广岛,却把自己在二战中的侵略暴行掩盖起来了。

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1939年5月3日和4日对重庆的大轰炸,我是亲身经历的。日军投下了无数燃烧弹,重庆全市陷入火海中,而且水管被炸断了,无法救火,伤亡在万人左右。其后,日军又对重庆采取了“疲劳轰炸”的办法,即日机分批起飞,轮流来袭击,我们的警报时间,长达五天五夜,使人们在一百几十小时中不敢离开防空洞。1941年,日机空袭重庆,长达七天七夜。造成防空洞内万人窒息的惨案。据统计,这一年,日机对川、甘、陕、滇、黔、湘、桂各省的轰炸达l 878次,出动飞机达12 300余架次,中国人民受到的威胁和损失,恐怕大大超过了广岛人民。当年经历过这种场面的朋友,残酷情状,永世难忘。

但日本有些人却左一个广岛,右一个广岛,面对自己在二战中的罪行,闭口不谈。 今年6月9日通过那条“不战决议”,既无“不战”字样,也无“道歉”字样,非驴非马。 不伦不类。一句话,根本不想认错,自然也就不想道歉了。

但是,日本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特别是广岛群众,他们受到战争的惨重损失,但是他们也清楚,广岛之所以遭炸,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侵略的结果,那颗原子弹,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它引来的。7月27日,日本天皇明仁在广岛参加悼念原子弹受害者时,广岛群众举行了静坐示威,要求明仁代表死去的裕仁天皇。为发动侵略战争表示道歉,这就说明了问题。

裕仁功过,早有定评。日本的侵略罪行,也无可推脱。广岛事件,说明了日本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远在有些阁员和议员之上。这一个精神世界,比那颗原子弹重要得多了。

1.美国为什么要在日本广岛投入原子弹(用原文回答)?

2.结合具体的语境,说出“罄竹难书”的意思。

3.本文写了哪些事实?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案一览 课内一练 打牢基础

1.C(A“模糊”的“模”读“mó”;B“蜿蜒”的“蜿”读“wān”;D“杀戮”的“戮”读“lù”)

2.C(“溶”应为“融”)

3.(1)C(2)B(“恍惚”多指人的精神思想等。) (3)A 4.(1)排比(2)设问(3)比喻

5.(1)蜿蜒(2)恍惚(3)憧憬(4)缭绕

发掘潜力

6.作者从选材上体现了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

7.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的发动者的憎恨,对受害者的同情。 全句的意思: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

8.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日本作家是自私的狡辩。

9.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行为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

课外一试

1.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 2.比喻罪恶的事实太多,难以写完。

3.(1)美军在广岛投原子弹;(2)日机对重庆等地大轰炸;(3)日本天皇在广岛参加悼念原子弹受害者。

4.批判某些日本人顽固坚持军国主义的反动立场。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肃穆( ) 杀戮( ) 蜿蜒( ) 赤裸( )裸 2.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荒缪( ) 键忘( ) 头发班白( ) 响彻云宵( )

3.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________。萨特是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

4.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发生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我遇难同胞达________人。 能力提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②“„„南京大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③安格尔低声对我说:“我要问他三个问题:________他们先发动战争( )他们先杀人( )”安格尔接着问我是否应该站起来反驳他呢?

④“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1.第③段中画线处应填入三个问题,对此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

①中国人过日本老百姓吗? ②中国人侵略过日本吗?

③美国在日本进攻珍珠港之前扔过吗?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2.第③段两处括号内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3.听了那个日本人的发言之后,安格尔想站起来反驳他。请你结合安格尔的三个问题,替安格尔写一段反驳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想像一群孩子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的情景,并把它描述下来(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4个有关“战争”的成语。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开放探究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谎言 阿健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莱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

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________,所以这两件事的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选自《读者》2003年第5期,有改动。题目为编者所加,原题为《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1.本文叙写了哪两个谎言?请选出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 )

A.念高三时,母亲特地送给我两罐咸菜,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让我补脑子,好考上大学。我果然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B.念高三时,母亲特地送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没想到是伪劣产品,我把它全扔了。母亲以为我能考上大学,有那盒营养液的功劳,我表示赞同。

C.读大学的我收到母亲寄来的5只熟鸡蛋,因为邮途遥远,早已变质发臭。放假回家,母亲问起,我却说没有坏,一口气都吃了。

D.母亲寄给我5只熟鸡蛋,因为邮途遥远,早已变质发臭,我心里禁不住埋怨。放假回家,我却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2.“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这一点前文已用一个词作了暗示。这个词是________。

3.请给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文意通顺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叙述了两件没有说出的事,为什么说这是“美丽的”谎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吗?不妨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达标训练】

1.mù lù wānyán luǒ 2.谬 健 斑 霄 3.聂华苓 法 4.1937 12 30多万

【能力提高】

1.C 2.!! 3.(略) 4.(略) 5.冲锋陷阵、荷实弹、短兵相接、调兵遣将、运筹帷幄

【开放探究】

1.B、C 2.浑浊 3.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 4.“我”没有把事情的告诉母亲,是为了让母亲感受到“我”的成长离不

开她的关心爱护,不管她表达爱的形式有多特别,总能使“我”得到幸福和快乐;也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体贴。 5.(略)

一、为下列字注音组词

谬( )________ 憧( )________ 缭( )________ 戮( )________ 幢( )________ 潦( )________ 泻( )________ 悼( )________ 粹( )________ 泄( )________ 绰( )________ 猝( )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

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3.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

三、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 )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 )

3.“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中国人的地点。

( )

(二)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

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

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4.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

5.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

6.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

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三)广岛事件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用原子弹去杀伤大量和平人民,这是大家反对的。但是,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

但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却抓住这颗原子弹大做文章,首先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样,一说二战,先说广岛,却把自己在二战中的侵略暴行掩盖起来了。

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1939年5月3日和4日对重庆的大轰炸,我是亲身经历的。日军投下了无数燃烧弹,重庆全市陷入火海中,而且水管被炸断了,无法救火,伤亡在万人左右。其后,日军又对重庆采取了“疲劳轰炸”的办法,即日机分批起飞,轮流来袭击,我们的警报时间,长达五天五夜,使人们在一百几十小时中不敢离开防空洞。1941年,日机空袭重庆,长达七天七夜,造成防空洞内万人窒息的惨案。据统计,这一年,日机对川、甘、

陕、滇、黔、湘、桂各省的轰炸达1878次,出动飞机达12300余架次,中国人民受到的威胁和损失,恐怕大大超过了广岛人民。当年经历过这种场面的朋友,残酷情状,永世难忘。

但日本有些人却左一个广岛,右一个广岛,面对自己在二战中的罪行,闭口不谈。今年6月9日通过那条“不战决议”,既无“不战”字样,也无“道歉”字样,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一句话,根本不想认错,自然也就不想道歉了。

但是,日本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特别是广岛群众,他们受到战争的惨重损失,但是他们也清楚,广岛之所以遭炸,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侵略的结果,那颗原子弹,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它引来的。7月27日,日本天皇明仁在广岛参加悼念原子弹受害者时,广岛群众举行了静坐示威,要求明仁代表死去的裕仁天皇,为发动侵略战争表示道歉,这就说明了问题。

裕仁功过,早有定评。日本的侵略罪行,也无可推脱。广岛事件,说明了日本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远在有些阁员和议员之上。这一个精神世界,比那颗原子弹重要得多了。

1.美国为什么要在日本广岛投入原子弹(用原文回答)?

2.“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中的加粗词语“罄竹难书”的意思是

( )

A.比喻罪行难以书写。

B.比喻罪恶的事实太多,难以写完。

C.形容日军所犯下的罪行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D.形容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无法写入文中。 3.本文写了哪些事实?重点叙述什么?

4.本文写作有何特点?

5.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

【参】

一、谬miù(荒谬) 戮lù(杀戮) 憧chōng(憧憬) 幢zhuàng(一幢) 缭liáo(缭绕) 潦liáo(潦草) 泻xiâ(倾泻) 泄xiâ(泄气) 悼dào(悼念) 绰chuò(绰号) 粹cuì(纳粹) 猝cù(猝死)

二、1.表示对死难者的敬意。 2.指“我”的头脑瞬间变得不清晰了。

3.指纳粹的残酷,无辜者被人数之多,内心的沉重等。 三、1.C 2.A 3.A

四、(一)1.萨特;法;作家;评论 2.在句中的意思是指充满友爱与和平的小城。 3.纳粹疯狂地无辜者7000人,特别是他们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使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他感觉到了痛苦。 4.“沉重”是指纳粹无辜者的凶残,“美丽”是指塞尔维亚人民

的英勇。 5.纲领,统领全文。(二)1.残暴,无人性 2.时间,即顺叙 3.1937年12月,在南京紫金山麓,侵华日军中两杀人狂举行杀人竞赛。 4.本义是形容有滋有味或趣味很浓的样子。这里是反语,表明对其神态的憎恶。 5.最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杀人的数量;最令人厌恶的是他们的神态——笑。 6.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劫难,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坚不可摧,这里的长江指代中国。7.牢记历史教训,创建美好未来,才能免遭欺侮。 (三) 1.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 2.B 3.写了以下几件事:(1)美军在广岛投原子弹;(2)日机对重庆等地大轰炸;(3)日本天皇在广岛参加悼念原子弹受害者。重点揭露了日军所犯下的罪行。 4.文中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一方面写美军对日投原子弹与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方面写日本人民与当局某些阁员、议员的态度作对比。 5.批判了某些日本人顽固坚持军国主义的反动立场。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 )

(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

(4)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一、1.A(B.huǎnɡ;C.miù;D.bāo) 2.(1)描写天气状况,更主要的是象征人们纪念死者时悲伤痛苦的心情。

(2)对纳粹残杀这个小城7000多人感到痛苦,心情沉重。但作者赞美南斯拉夫整个民族的英勇,所以说记忆又是美丽的。

(3)表达了作者对无辜,灭绝人性的纳粹的痛恨之情。

(4)说它最感人,是因为这些字条是他们死前非常镇静地留给亲人的,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的爱,对纳粹的恨。 3.(1)排比 (2)设问 (3)比喻 (4)拟人

4.沉重 缓缓地 掩面哭泣 也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