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纺织经济 2006年4期(总第1 34期)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新思路——集群式融资 张美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 山东威海 ?_64209) 摘要: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各种解决途径的低效性现状,结合当前产业集群快速 发展的实际,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的新思路,即集群式融资思路,并着重分析 阐述了集群式融资的优势及其产生机理。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业集群;集群式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68(2006)04—0028—03 一、问题的提出 用有限。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市场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信息中介机构的可信度难 位,但其发展中的“位强势弱”特征突出,典型表 以完全依靠,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建立长期关 现为缺少“融资关怀”,融资障碍成为多数中小企业 系、难以掌握企业全面信息,中小企业倒闭率高、信 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 用约束机制缺乏、逃债率、废债率高【】】。抵押和担保 道、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等各种 是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给信息不透明企业时保护自己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与措施成效不明显, 利益的重要工具,但被中小企业认为抵押品条件要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无论正式的还是非 求苛刻。我国金融体系重新整合,对中小金融机构 正式的资本筹集,市场对于企业的经营年限和资本 进行关闭、合并,是中小企业贷款紧缩加剧的 规模等都有所要求,而这些要求为很多中小企业难 性原因。总之,融资难问题仍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 以企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中小企业最 制约因素。 . 大和最主要的外源性债务融资渠道,至于通过发行 面对上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各种原因,我们 公司债券和公司商业票据来筹集债务性资金,因规 在努力探索解决方法。事实上,中小企业融资中存 模不经济、信息不对称基本上也与中小企业无缘。 在的劣势,如上所述,有市场机制,调整等方 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 面的原因,但中小企业自身因素不容忽视。中小企 寻找外源性资本的困难,然而,对许多小企业来说, 业融资困难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规模小、不 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在缓解资本缺口方面的作 经济”、“经营差、信誉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 作者简介:张美萍,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最大化。例如可实行期权激励机制使代理人的利益 嘲闯达五,李勇.找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切入点【J], 趋向于委托人的目标,从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 财务与会计,2002;(4). 能性。并且为了使股东大会更好的选聘会计人员, [4】【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 M】.北 还应建立会计人才市场,形成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 999. 机制。◆ [5】张远超,董长瑞.微观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 参考文献: 出版社,2001. [1】【美】R科斯・^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 [6】谭克虎,李瑞贤.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经济学分析 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 997. [J】.技术经济,2001;(12). [2】刘诗白.主体产权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7】王满.从现代产权制度看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制[J】. 1 998.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 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4期(总第l 34期) 山东纺织经济 为它们孤立和分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结合当前 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企业集群、协作 发展角度出发,将中小企业置身于相互关联的产业 集群中,提出集群式融资的新思路。 按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特定领域里相互 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产业集群是一 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组织形态,既有产业 属性又有区域属性。集群有利于获取新的互补资产、 降低交易成本、分散经营风险、取得协同经济效果, 是一种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关 联性很强的企业、中介机构和知识生产机构,通过 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靠近所形成的相互竞争、相互 合作的社会网络系统[21。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社会关系 网络及合作对中小企业自身及产业集群发展起决定 性作用,这一点应当引起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 进行融资时足够的重视。 所谓集群式融资,通俗地可以理解为运用集群 优势进行企业融资。即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地理位 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为前提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 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利用集群优势融资的共生融资 模式。可以说,企业融资行为与银行、金融中介、社 会其他相关竞争主体经济行为之间是互补并立关系。 在以下集群式融资论述中,中小企业在企业、金融 中介机构、知识生产机构等相关联机构组成的产业 集群中融资,既可以保留单个企业所具有的融 资优势,又突出表现出融资信用优势、融资方式优 势、融资风险分散优势,并且集群式融资优势有其 深刻的内在产生机理,这对缓解中小企业面iN的融 资困难意义重大。 二,中小企业集群式融资优势分析 l、融资信用优势【3l。集群式融资可以突破单一 企业融资的信用局限,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1)信息共享与信用优势。金融交易不同于一般的 商品交易,它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 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让渡,交易建立的基础是 出资者对筹资者的信用和偿还能力以及对投资项目 的收益性等信息的了解程度。地理位置集中性、信 息共享性是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集群中成员在信 息共享环境中都有树立良好融资声誉的倾向。所以, 集群融资是实现信用与信息匹配的有效机制。(2) 分工合作与信用优势。集群内主体本质上是一个分 工合作体系。企业和其他机构间分工合作关系是建 立在供应链与价值链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这种关 系的维持、发展与延伸的基础是信用链的建立。将 这一集群内经济主体微观供产销领域的共生扩 展到融资领域,能提高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谈 判能力或市场地位。(3)社会惩戒机制与信用优势 [31。社会惩戒机制指集群内如果企业A同企业B进 行交易时出现欺骗行为,那么,对企业A的惩罚将 不再由企业B单独进行,而是一种“社会实施机制”, 即因为公共信息的迅速传播,企业A在其产业集群 上下的链条上信誉等级下降,对企业A构成市场风 险。同时其竞争对手会很快通过公共信息将其失信 行为传播开来,不利于企业A未来合作收益。于是, 在这样的融资环境中,中小企业只有选择守信才能 不被市场淘汰。 2、融资风险分散优势。中小金融机构、担保机 构是集群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集群式融资中往 往能充分利用人缘与地缘优势,充分了解贷款者所 从事的经营活动、财富状况、社会关系甚至人品等。 这些信息都有助于度量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信用能 力、违约的社会成本与心理成本等。虽然我国整体 上没有充分利用包括个人、企业、金融或非金融机 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来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 险投资体系,但是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 或非金融机构、民间风险投资基金间具有共兴衰的 区位、经济竞争优势。信用评级类中介机构虽然不 分担融资风险但具有较高风险评估能力,能防范和 化解融资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的 财务代理人,可与委托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3、集群式融资方式优势。融资方面的文献经常 涉及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强调企业的主 观能动作用,即企业通过何种渠道与来源及资金构 成比例来取得资金。而融资渠道则强调一种客观存 在,表明资金的来源与通道。实践表明,凡是产业 集群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都有比较畅通的融资渠 道,这为企业主动安排各种融资提供了充足的客观 资金渠道。同时集群式融资使中小企业的传统融资 方式难度变小,也有益于催生融资方式的创新。一 方面,由于地缘的关系,产业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 主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程度很深,信息不对称程 度的下降,减少了相互之间因信用差产生的融资风 险,使客观存在的融资渠道有效的为企业融资需要 服务【4l。此外,集群企业区域品牌优势及地理位置上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纺织经济 的接近,使银行易于了解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信誉、 财务状况等,贷款成本得到降低,从而提高银行向 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产 业集群内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方式的创新也多种多 样。如在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 内,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合作中可以获得多重利益, 包括利用其精、专、特优势获取工艺分包的合作收 益,带来的直接收益增长可以直接作为内部自有资 本融资。另外,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间资产、技术 —2006年4期( 蔓 塑 技术市场、原材料供应市场、产品交易市场、中间 品投入市场及信息服务中介等,专业化分工使单个 企业能共享各种辅助性服务的规模经济,降低单个 企业的生产、交易费用,改善融资环境。(2)柔性 劳动力供给。企业的柔性集聚带动了地方劳动力市 场的形成,反过来又减少了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出现, 降低了劳动力搜索、交易、管理及人工保障方面的 资金成本费用。(3)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效应 —集群企业具有的无形品牌价值,不仅有利于企 等资金占用方式与资金形式间的互换,如通过债权 关系互换融资、资产重组、技术管理共享等不断出 现的融资新方式,能有效实现存量资产优化组合配 置,推进集群式融资方式及融资体系创新。这些集 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存在,是产业集群效应的 内在体现,极大地降低了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信息成 本,改变了区域性、小规模和分散性的融资特点,使 融资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三、中小企业集群式融资优势产生机理 1.价值链分析。价值链概念是波特于1985年在 《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是一个 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 体。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 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总和即构成价值系统。价 值链分析对于系统理解集群企业的范围和集群企业 间内在资源供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产品投入到产 品和服务生产、销售过程的描述,有利于每个企业 确定它自身经营、财务业务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哪些 企业业务的基础之上,按照产业集群内外供给链来 安排企业的融资渠道选择。在现实中,无论是关系 型企业集群价值链还是核心型企业集群价值链,集 群内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技术研发企业或机构 和中介机构等位于产业价值链不同的环节上,他们 的财务资源、物化资源、技术资源、信誉资源、组 织资源、人力资源等具有互补性和依存性,集群企 业中相互关联的价值链上的信息流、物流为他们资 金流的合理安排提供了依据。 2、外部规模经济分析。外部规模经济是指边际 收益递增存在于行业内而不是单个厂商内部时市场 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的规模经济特性。外部规 模经济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促成集群式融资优势。 (1)专业化分工。中小企业集群后迅速形成的各种 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比如人才市场、资金市场、 30 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 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经济效益增 长和未来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2】。 3、根植性分析。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格兰诺维 特把经济行为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如制度安排、 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隐含经验类知识、 关系网络等)的依赖性称为根植性。根植性是产业 集群长期积累的历史属性。集群内企业家有相同或 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以此为基础,人 们间经常的联系、互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行为体现 出相互信任、理解、合作、互惠共生、协同竞 , 从而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内的人才、资金、技术、信 息等要素,促成了集群内新企业的衍生,同时,又 增强了对集群外部企业进入的吸引力,形成一种路 径依赖、累积因果的自我加强过程,这无疑有利于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壮大及融资吸引力。产业集群内 企业各经济主体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和 共同的产业文化,遵循着共同的思想行为规范,在 这些理念指导下,信息充分与相互信任使融资费用 降低、融资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0. 【21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MI.北京:中国 经济出版社,2004. [5】任志安,李梅.企业集群的信用优势分析[J】.中 国工业经济,2004;(7). [41z性玉,张玉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金 融理论与实践,2004;(6). [5】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学习型区域:面向 全球化的区域发展【J】.地理科学,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