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例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例

来源:微智科技网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文1

一、目前员工培训的主要问题

第一,从培训对象来看,培训不分对象及层次,培训的差异性与个性化不能得以凸显。一般综合性医院目前主要是四类人员,临床医生及辅助技术类人员,护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

第二,从培训内容看,首先培训内容陈旧更新滞后,跟不上医学学科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国际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也无法及时普及到医院管理人员当中。其次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第三培训内容循环重复使用。医护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都有较强的终身学习的求知欲,继续教育是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一个方面,医院应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给予其良好的引导。

第三,从培训方式看,培训方式单一,目前医院的培训主要选择的还是专家面授方式,缺乏互动与讨论,员工的参与感很低,积极性不高,往往是被动接受。传授方式枯燥乏味,使得很多员工将培训作为获取学分的手段,忽略了培训的重要性与真正目的。

第四,忽略培训效果的反馈与评估,很多医院的培训目前仅仅停留于为继续教育学分培训的低层次阶段,将学会获取作为医院与员工培训达成的唯一目的,完全忽视了培训的效果。培训效果反映不到员工的绩效评估当中,缺乏实在的激励价值。

二、个性化培训方案的产生

所谓医院员工个性化培训,是指医院根据医学学科、医学技术及医院管理等的目前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趋势,对医院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发掘员工个人潜质及自我价值倾向,结合医院发展目标及优势学科,精细制定培训目标、、培训,选择培训资源,培训内容与培训课程。围绕个性化培训制定培训方案,是医院改变培训策略的关键一步。

第一,培训对象的确立。个性化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将员工先做分类,根据医院的员工类型可分为临床医、技类、护理类、行政管理类、后勤服务类等四类人员,每一类员工,,按不同职称、职务或年资等因素,分层次设置培训重点,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确定授课层面,设定修学要求。

第二,培训计划的制定。首先医院应确立一个组织与实施个性化培训的部门,一般由医院人力资源部或者科教部门作为行政负责部门,该部门负责落实医院培训目标,设置个性化培训方案,建立培训的组织架构,制定培训计划,统筹配置培训资源,安排培训课程。其次培训计划应明确学员受训要求,如采用学分制则要明确学分合格线,明确培训课程、师资、课时安排及授课形式,并以课程表的形式通过医院办公网或者其他方式告知员工,便于员工选课并合理安排时间。

第三,培训方式的选择。医院员工工作繁忙,同时工作时长与排班不同于惯常8小时工作制,因此个性化培训应根据员工的需求凸显多样化。可将现场教学、网上自学、外出进修、参与学术会议,科内培训及案例讨论等都采纳为培训方式,结合员工受训要求及课程安排,合理选择培训方式。。

三、个性化培训的实施

第一,行政负责部门与相关科室协调沟通,落实课程开发,确定师资、教材、培训场地等。各相关科室确定课程时数、课程内容、培训讲师及课程安排,并报行政负责部门。行政负责部门整合各科室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表,并通过医院办公网挂网公示。

第二,为保障培训实施员工的出勤率与参与率,在现场教学中设立刷卡记考勤,在网上教学中设立考试环节,保障培训有效实施。行政负责部门要实时统计员工参训情况,并及时挂网告知员工。可在医院办公网设立专门的员工培训平台,方便员工进行网上学习,网上查询课程及学分查询等。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文2

[关键词]传帮带方案;低年资护士;临床培训

。。

1.2制定各活动成员的职责

1.2.1指导小组职责:①制定传帮带活动的工作计划;②讨论和调整指导老师和新年资护士“结对子”;③检查传帮带的实施和落实,第一季度1次/月,第2~4季度1次/季度;组织“新老护士传帮带”活动经验交流会,对优秀结对子给予表扬,并请新老护士双方介绍经验。

1.2.2指导护士的职责:①指导低年资护士制定学习计划,规范其职业道德行为,增强其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协作意识;提高新年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病情观察、操作技能水平、护理文件书写、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指导低年资护士积极开展护理模式的探索,学习医学科研设计和论文写作,以提高其临床科研能力。

1.2.3低年资护士职责:①热爱本职工作,尊敬老师,勤奋学习,乐于奉献;认真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程和专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每月制定的计划并整理记录,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2方案在新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2.1培训内容制定和实施阶段:低年资护士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专科疾病制定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上交指导小组审阅通过后认真如期实行。

2.1.1理论知识内容的培训:指导护士每周不定时检查低年资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并点评,每月至少检查1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评估患者接受程度和满意度,选择权威期刊发表的范文进行讲解写作的技巧,推荐经验文章。被指导护士通过查找资料,主动学习每月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病例给老师讲解,讨论自己的看法及不确定问题,再由老师补充不足和纠正错误之处,并作好笔记。

2.1.2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指导护士按照操作技能培训计划面授流程,必要时到床旁进行演示,再由被指导护士到床边进行操作。师要重点观察其同患者的互动能力,并引导其说出不足之处。

2.1.3实施职业督导行为:护士的职业督导是促进护理专业实践系统化的过程,可促进护士的职业行为,与护士的职业安全感、职业认同感等密切相关。督导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及性格特征等,对被督导护士的职业认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督导目标即为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胜任力、知识技能水平[1]。

指导护士通过在教与学时或者向患者和其他同事调查等途径来了解被指导护士的工作心态,并传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心得,引导其用评判性思维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扰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增强其职业安全感和归属感,鼓励其向积极方向发展,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

2.2评估阶段:指导护士定期评估所指导护士的每月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再由科室护长提问点评,大科护士长随机考核,不及格者重新学习直到掌握。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活动经验交流会。

3效果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低年资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达100%,专科理论(80分合格)和操作技能水平(90分合格,评分标准按广西壮族自治区编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55项》)考核合格率比2009年每季度考核平均合格率分别上升了25.8%和20%。

4讨论

4.1保证了培训的完整性和目的性:这一培训注重了教学前、中、后的衔接与呼应,通过让低年资护士作好计划,结合临床观察、收集资料、讲解,老师引导、点评和正性强化,护理管理者检查评估实效性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培训目的。低年资护士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而且获得了指导老师提供的前沿临床知识、丰富的案例和规范的临床技能以及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

4.2创建了学习型护理团队,形成和谐互助的医院护理文化:通过低年资护士准备、结合案例或自己的工作经验讲解,指导护士引导、示范、观察、评价,以及交流各自的工作心得,亦师亦友,增强了两者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而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指导护士和具有创新的临床思维方式的低年资护士在学习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相互感染,彼此欣赏,隐性和显性知识共享[2],形成了和谐互助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毕业论文库

。②指导护士要以身作则,在技术、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做好榜样,做到以身示教,为人师表。③注意适时督促低年资护士学习,逐渐培养其学习和发现问题的主动性,积极与其沟通,注重对其的观察和反馈等。④由于临床工作繁重,指导与被指导者之间没有多少共处时间,所以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一起上班空闲时间来完成培训计划。

5参考文献

[1]Severinsson E.Confirmation,meaning and self-awarenessas core concepts of the nursing supervision model[J].NursingEthics,2001,8(1):36.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文3

一、 培训目的

1.规范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操作技能。

2.熟悉各专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专科业务能力。

3.掌握院感基本知识,提高人际沟通、护理教学、护理科研能力。

4.帮助新护士迅速适应医院环境,投入护理工作,保障护理安全。

5.培养专科护士,强化主管护师业务能力,提高护士长管理素质。

二、 培训规划

培训分为五个方面: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专科业务能力培训、新进护士业务培训、护理综合能力培训、重点护理人才培养。

三、 培训对象

1.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助理护士、护士、新入职人员。

2.专科业务能力培训:各专科护理人员。

3.新进护士业务培训:新入职护理人员。

4.护理综合素质培训:全院护理人员。

5.重点护理人才培养:护士长、主管护师、护理骨干。

四、 实施方案

1.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有护理部组织,24项基础护理操作按每月培训两项逐步完成,每月培训分为四个流程:(1)第一周观看操作碟片,观摩操作示范;(2)第二、三周指导操作练习;(3)第四周实际操作考核。

2.专科业务能力培训:各科室组织,护士每季度一次考核一次,护师、主管护师每半年考核一次,护理部定期指导,年底根据综合考试成绩评选优良、合格等级。

3.新进护士业务培训:实行院科二级培训,护理部组织岗前培训,各专科负责专科培训。新毕业护士采用轮科方式进行培训,各轮转科室制定培训计划,依照计划对轮科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其他人员由各专科培训。

4.护理综合素质培训:护理部制定计划,主要以每月组织一次全院业务学习的形式开展,并举行市级学术讲座,开办专题培训班。

5.重点护理人才培养:积极选派护理骨干去省级大医院进修学习,举行护士长经验交流会,安排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参加护理管理及专科知识,落实主管护师ICU轮转制度。

五、 培训内容

1.基础护理操作培训:静脉输液、静脉输血、注射法、鼻饲法、洗胃法、灌肠术等24项基础护理操作。

2.专科业务能力培养:各专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

3.新进护士业务培训:护理核心制度、医德医风教育、护理服务礼仪、医疗法律法规、各专科护理知识等。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文4

【关键词】护理程序;新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55(2011)04-0073-01

Application of Nursing Procedure Model Teaching on Training to New Nurses

Huo Chunmei Li Zhiyan Xiang He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ining to new nurses on nursing procedure model teaching. Methods:24 new nurses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14 cases)and the control group(10 cases),nursing procedure model teaching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model teaching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performence of theory test,operation test and satisfaction to training(p<0.05).Conclusion:nursing procedure model teaching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aining to new nurses.

【Key words】nursing procedure;new nurses;training

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将面临从护生转变到护士的角色,逐步承担工作,服务于患者。护士毕业后1年内要巩固其专业思想,抓好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种工作职责与程序,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1]。本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股份制医院,由于医院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上岗护士很多,常规模式教学在培训质量方面效果欠佳。自2009年以来科室采用了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后,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7年-2008年入科新护士10名(设为对照组),2009年-2010年入科新护士14名(设为观察组)。年龄18-22岁,平均(20±2)岁;学历:大专13名(54%),中专11名(46%)。两组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培训,即新护士安排到科室后,直接委派各班次护士跟班带教。

1.2.2 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模式教学培训。方法如下。

1.2.2.1 评估:新护士入科后首先由科室培训管理小组进行专人评估,包括年龄、学历、毕业学校、实习医院、家庭情况、对护理职业的认同、对工作的需求、对科室专业的了解、在校学习成绩和实习评价等,初步掌握新护士的情况。

1.2.2.2 诊断:根据评估情况,列出新护士在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包含护理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各班流程、服务礼仪规范、规章制度、沟通技巧、病房管理、院感知识等方面的问题。

1.2.2.3 计划:针对新护士存在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包括入科教育、带教老师选择、跟班带教内容、各班轮转时间、培训专题安排、考核人员安排、考核范围、考核时间等。

1.2.2.4 实施:根据制定的培训计划逐一进行落实和推进。在实施专人带教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训管理组长及时跟踪带教情况和效果,护士长定期安排时间察看新护士的学习情况,督导计划的落实。

1.2.2.5 评价: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包括新护士自身学习评价、存在问题的解决程度评价、培训计划和过程实施评价、带教老师的评价四个方面),每周由培训组长或护士长定期进行评价。抽查新护士的学习效果及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向新护士和带教老师进行反馈,确保达到培训目标。

1.2.3 两组统一在培训2个月后进行理论考试、护理操作考试和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率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2组新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见表1。

表1 2组新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x±s,分)

2.2 2 组新护士的护理操作考试成绩,见表2。

表2 2组新护士的护理操作考试成绩(x±s,分)

2.3 2组新护士的满意率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2组新护士的满意率调查结果(%)

3 讨论

3.1 对照组的新护士是按班次轮流由各相应班次的护士进行带教,各带教护士没有针对新护士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自身教学职责,没有整体的的培训观念,造成“多人带教,各不负责”的结果,从而影响了新护士的整体培训效果。

3.2 将护理程序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和质量促进中,确实改变了管理层以往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作风[2]。护理程序模式教学改变了以往新护士常规的培训理念,以人为本,切实从每一个新护士个体出发。首先进行评估,找出个体在培训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专人负责全程带教,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培训实施的全程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反馈信息,适时完善培训计划。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在培训过程的大循环(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中,随时进行着小循环,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提高了新护士培训的终末质量。

3.3 培训应注意避免重复课本内容,教新护士欠缺的,教护士所急需的内容,使新护士对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期待,愿意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3]。护理程序模式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征求教学意见法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满足了个体的学习需求;提问式教学法促使新护士思考,充分调动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在校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现场操作示范法能使新护士对护理操作的流程及规范有更深更形象的了解,改变对护理理论和操作程序死记硬背的方式;。

3.4 护理程序模式教学针对的内容比较全面,包含护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流程、服务礼仪、规章制度、沟通技巧、病房管理、院感知识等方面。拓展了新护士的工作、学习视角,打破了部分新护士“只要会打针输液,我就能上班”的陈旧观念,使她们能学会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服务技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切实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168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文5

根据县局印发的《全县卫生系统“卫生形象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一个月以来,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宣传阶段

1、20__年3月20日,全体职工学习了于卫发[20__]4号文件精神《全县卫生系统“卫生形象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此项活动的开展,从而展现了卫生人员爱岗敬业和勤奋奉献的精神面貌。全体职工有决心使我院成为党和放心及群众满意的卫生院,为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我院成立了“卫生形象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以院长为组长,院务会成员为成员。并制定了各项工作目标和考核方案。

1、疾病预防与控制

(1)我院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救治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等预案。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了我院疫情报告制度。作好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工作,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报告率达95%以上。如20__年4月17日小学出现了流感疫情,我院第一时间带领医务人员到达现场了解疫情,及时向上级上报疫情。并采取了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使流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3)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了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

(4)重点传染病控制工作1至4月份我院结核病病人项目管理8人,新生儿乙肝第一针及时接种率达到75%。

2、妇幼保健工作

(1)《出生医学证明》实施专人专柜管理,并实施证和章分开管理。

(2)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确定医务人员参加乡级助产技术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

(3)指定专人负责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4)规范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保证了贫困孕产妇能及时得到补助。

3、医政医教工作

(1)卫生院国债项目工程已完成第一招标工作,招标失败,现行第二次招标工作,已发招标公告,并制定了车溪卫生院住院大楼建设倒计时。

(2)对20__年度第二批村卫生所建设项目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已提出整改意见,已准备迎接达标验收。确定了20__年度第三批村卫生所建设项目。

(3)根据《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的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由于人员变动,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和计划及具体措施。已对各个科室进行多次检查和整改。

(4)执行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准入管理的规定。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措施。医院开展医疗文件书写、药品质量、消毒管理、院感等定期检查评价和整改活动。建立卫技人员花名册和卫技人员档案。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制定临床技能培训和大比武活动方案及措施,并已确定参加技能大比武名单。已确定上报卫技人员综合培训名单及人才培养计划。

4、卫生行风建设

(1)、落实了公立医院行风建设的30条便民措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及就医程序。

(2)针对我院具体情况,开展宣传教育、杜绝商业贿赂。

(3)公开了《江西省卫生行业收费标准》,让大家对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价格进行监督检查。

(4)制订了纠正损害群众利用的长效机制。

5、财务工作

(1)由于我院财务人员兼职,所以导致上级无偿拨入的医疗器械没有登记建帐。

(2)我院没有乱收费情况。药品、医疗器械均从正规渠道采购。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村卫生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均按规定用途、规定按程序使用,无挤占、挪用、截留等情况。

(4)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经院务会讨论决定,制定了一套“按劳分配,统筹效益,兼顾公平”的分配方案。各项支出均符合财经规定。

三、经过进行“卫生形象建设年”活动一个月以来,我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在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已经落实了儿童入学、入托时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但未进行补

种工作。(2)妇幼保健中健康教育和婚前保健免费咨询服务不到位。

(3)《出生医学证明》现采用手写。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1)及时做好查漏补种工作,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使补种率达到90%以上。

(2)制定卫生监督工作年度培训计划,协助上级执法工作。

(3)以各种形式广大群众宣传母婴保健知识和传染病防治法。继续加强“降消”项目建设。

医院培训计划方案范文6

【关键词】 医院员工培训; 医学教育

Discussion of Staff Training in Hospital/HUANG Qing-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151-154

【Abstract】 Hospital staff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also an important way and the primary means of hospit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hospital’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reasonable use of personnel, more important is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re-education of the employees, which requires hospitals to establish a new training concept and binding Hospital training program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Hospital Staff training; Medical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econd Aff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6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78

医院要发展关键在人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认为,医院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在于合理的使用人才,更重要的是及时有效地开发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医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关键是对人才的占有和更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再者医疗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更新,医疗技术人员需要通过持续有效的培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因此,医院的员工培训显得至关重要。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开发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是各级医院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正确认识全员培训及其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客观要求各从业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原有的知识,尤其是在医疗行业,医疗技术推陈出新尤为快速,知识的半衰期较短,刚掌握的知识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后就面临更新淘汰的问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及时参加各类培训再教育学习。特别是近些年医院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患者高质量、高水平的诊疗与服务要求、更新的保健预防新技术、方法和更完善的法制,都需要医院各类工作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适合于医院的快速发展[1]。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推进医疗服务创新意识,从而增进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技术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更新员工知识结构,提高医疗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员工完成其自我实现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综合水平,在医院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和学习能力[2]。总之社会发展的需求、医院发展的需求、外部竞争的需求及增强医院凝聚力等需求使医院全员培训成为医院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

系统性的员工培训,第一步应全面掌握医院各层次人员的培训需求,从而有的放矢的提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

2.1 医院管理人员的需求 一是指医院行政管理层,包括医院院长、副院长以及院级党务干部,其工作重点在于给医院管理发展提供战略决策。二是各医院临床及职能科室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是医院具体各项医疗服务行为的执行者、负责各项医疗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医院正常运行各项任务的具体指挥及操作的一线责任人。研究表明,我国医院管理队伍的主体依旧是由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转岗而来,绝大多数是靠经验来管理,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专业知识[3]。而医院领导层的管理职业化水平欠缺。医院决策目标管理、医院经营模式、医院质量控制、人力资源培养管理、医院财务运作运营、医院市场推广、领导理念与领导艺术以及具体项目执行力等学科在目前医院管理中的突显出相当的重要性,而上述各个环节的知识都需要系统完善的学习及培训。

2.2 新员工岗前培训的需求 近些年由于医院业务快速扩张的需求,新进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新员工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环节、了解医院的人文文化氛围、掌握岗位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是投入到新岗位工作的前提。具体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院史教育、国家的有关卫生领域法律和法规教育、三基培训和院内外急救技术培训、职业道德素养、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以上培训项目均能有效地帮助新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信心,缩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并为今后尽快进入医院工作状态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有效的岗前培训可以使新员工很大程度地避免其浪费时间或降低犯医疗差错的风险,是医院培训的重要一环。

2.3 临床医疗技术人员的需求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是医院运行的主要技术骨干,其包括医师、检验师、药剂师、技师和护理人员等。。同时医务人员在掌握基础专业技能的还需要具备本专业创新科研能力、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以及新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的良好维护。鉴于此,医疗新技术培训、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规范化培训、医患关系法制讲座等培训内容一直都是医院培训的主要内容。只有高质量的培训学习,才能从各个方面保证医疗人员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2.4 核心人才的需求 核心人才即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作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在制定战略规划时,重点就是培育核心人才,他们是医院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骨干,以医疗技术人才和服务技术人才为主,他们需要掌握高、精、尖的医学知识与技能,需要传、帮、带的传授能力,这也是对他们培训的方向。医院通常选拔专业水平拔尖,在该专业领域具有良好的领先实力并能以自己对专业的前沿实力带动本科室其他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这类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医院提供的前沿医疗科研培训具有强烈的需求。只有医院在一定程度上的大力支持,提供相关的培训内容,才能满足其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需要。因此,医院应针对此需求安排高层次的新技术项目培训。随着我国医学学历教育的提高,一方面高学历人员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背景、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同时普遍临床实践能力缺乏、医疗综合素质不足等现象。因此加大对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较短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临床技能积累,同时掌握医疗行业相关的综合知识,对于这一层次人才的培训尤为关键,是医院水平提高的主体工作[4]。

2.5 后勤人员的需求 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是医院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医院各项工作及生产生活的基础;医疗服务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实施,科研工作的推进,人员饮食、水电气等经常性保障,医院环境卫生的维护,医院建筑用房维修维护。近年来,随着后勤社会化的展开和推进,其中相当多的工作纳入了社会化经营,但后勤保障工作仍然具有服务性、整体性先行性、随机性、计划性、协调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在劳动安全、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突发事件的应急、劳动技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尤为重要。让后勤保障员工牢固树立后勤工作的整体观念、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及法制观念,以完善的保障服务病人。

3 培训内容及价值分析

3.1 医院管理培训 近些年医疗卫生的大幅改革及人民物质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于卫生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尚未进入规范化轨道,致使现行的医院管理队伍无法满足现代医院管理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要求。因此,加强医院管理人员培训,树立素质学习、科学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管理人员卫生研究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医院事业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发展障碍。伴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医院管理人员逐步走向职业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医院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很高的管理学科。只有通过医院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成为了解医学发展趋势、熟悉医院管理、掌握现代化信息技能、同时具有良好领导执行力和创新思维管理综合实力医院管理人才,才能在激烈竞争医疗市场环境带领医院进行重大发展战略制定执行,同时对医院市场管理和经营运作、经济成本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风险管理,在高水平运行同时保持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并在激烈地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不断领先的优势。

3.2 职业文化素养培训 医院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文化素养以及医疗伦理道德方面的涵养等相关人文知识都离不开医院职业文化的培训。在完善的职业文化培训下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职业价值观。。另外要努力营造团结、积极、齐心协力的医院文化,让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医院的战略愿景紧密结合,形成健康、和谐、良性积极的医院文化,让医院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强大的医院文化凝聚力,为医院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软实力”基础。

3.3 基本职业技能培训 通常指临床一线医疗、医技、护理、医疗技术科研等技能培训。医疗职业技能作为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服务质量水平的基础,一个医院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医疗的先进性。其培训水平的保证与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通过长期良好的培训是医疗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技能,使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医疗工作规范,并能保持在该专业领域内技术领先的地位,可有效地增强医院在患者心中的美誉度。良好的技术技能培训,确保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可让员工及时有效减少由于科研和医疗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工作压力,并能提高员工的职业信心和工作价值的良好认同,从而减少人员不正常的流动和流失,同时也大幅度降低医院运行的医疗风险,并能保障员工的职业稳定和生活保障。所以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可为医院业务多元化、高技术含量发展打下扎实的技术保障。

3.4 新技术项目培训 新技术项目培训是医院针对各专业领域新技术开展的针对性很强的高精技术培训,为加强学科建设和形成人才梯队而进行的高层次培训。一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会诊、手术示范和建立共同的合作项目;同时,建立一定的资金资助项目举办各类高级别的培训班,邀请该领域省内甚至国内领先的专家进行集中教学培训,并根据人才梯队有计划地选派学科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进修,掌握医学前沿医疗技术。此项培训有助于大幅提高新技术在临床一线及时有效的开展,可以为临床一线人员提供及时的智力保障,也更好地让新技术推广到临床为患者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为医院建立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学科、形成自己特色的医疗技术、打造自己高水平医疗水平队伍奠定雄厚的技术基础。

3.5 创新理念培训 创新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创新包括医疗理念的创新、医疗技术的创新、医院管理的创新、医院服务意识的创新、医院服务水平的创新。技术创新可以保障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满足日益提高的医疗要求;管理创新可以使医院的日常运作高效有序,同时可以克服旧管理方法的弊端;医疗服务理念的创新可以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水平、增加服务项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邀请院外其他高校教师,企业高管、专业培训人员来授课从而塑造员工全方位的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医学技术和科研创新人才[5]。服务意识创新可将医院服务延伸至院前的预防、健康指导和院后的随访、心理咨询等[6]。总之创新可大幅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填补医疗技术的盲点,开拓和占领更好的医疗市场,同时可以让员工的医疗技术及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为医院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智力支持。

3.6 医疗职业安全及健康培训 。保证患者和医院员工的安全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前提。医疗工作人员通过一定课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全面掌握医疗安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医疗操作技术规范是保证医疗安全的根本保障。同时,该项培训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职业安全及人身安全意识,增强保障患者安全意识,维护正常安全的医疗环境,从而弥补不可避免的技术缺陷并规避责任风险。早期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征兆并及时给予干预是降低风险最有效同时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把医疗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在一线临床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健康的防护也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医学职业暴露的危险严重威胁到医务人员的健康[7]。针对员工的健康保障,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医疗隔离,注意临床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在发现职业暴露后及时科学的处理;。

3.7 突发事件应急培训 目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例如SARS、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使医院在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上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紧急性及广泛性,稍有疏忽处理不力就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医院必须具备高强度而稳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针对突发事件时间紧急、病源复杂、波及面广、传染性强、危险性高及社会危害性广等特点,要求加强医护人员全方位掌握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与技能的要领,这要求医院要开展传染病学、急救医学、中毒医学、灾害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基本知识的学习[8],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关于突发事件处理的培训是当今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让一线人员掌握有效的处理方法,同心协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使医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减少突发事件对人们人身安全的损害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4 如何有效开展全员培训

医院全员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培训工程,首先要遵循科学性、完整性并及时反馈培训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4.1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就是根据不同的医院科室、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不同的培训项目的特性,针对性的分析不同医院员工的培训需求,整体做到个性化的分析,然后依次来制定不同的培训项目,由此可大大避免医院培训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需求分析步骤通常包括发现不足-提出改进-信息采集-需求分析四个阶段。同时,培训需求分析需从3个方面着手解决即需改进的不足之处、培训对象、培训项目。

4.2 培训方案的制定 确定培训需求后,就要依此针对性地来制定培训方案。一份科学有效完整的培训方案,对于培训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制订培训方案根据医院培训目标、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任务等综合考量制定。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和方式、培训师资、培训费用预算以及总体的培训时间进度等。

4.3 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是一项系统而计划性很强的教育项目。。(2)具有相当实力的培训师资队伍及专门培训机构的统一管理。(3)合理科学的培训进度安排。(4)充足的培训经费预算。(5)完善的培训设施。(6)完整的培训工作记录。笔者认为一个可持续的培训实施,应该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将培训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只有制定一个长期规划的培训方案才能保持项目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因此医院必须在制定计划时全盘考虑做长期持续的打算,在实施过程中把长期的培训计划分解成年度、半年、季度甚至月培训计划,最终落实到单个培训项目的管理。

4.4 培训效果评估 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培训项目反馈的有效总结,是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核查,以严谨务实的方法找到培训中的不足,是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最终正确评估培训效果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检验。;(2)科室评估:科室负责人对受训职工通过培训后掌握的新知识及技术作出相应的考核;(3)调查问卷评估:通过对受训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整理回收对其归纳、整理、分析,了解职工对于培训的需求以及各培训项目的效果感受,并以此做出下一步培训的调整;(4)评估记录:评估记录是以文本的形式详细的对评估做一个完整的记录,并根据记录数据做出一个分析,备案以此作为培训计划调整的依据。另外笔者认为,在长期的培训过程中采用循环式的培训评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首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确定评估目的、完善评估方案、收集分析评估信息数据,根据评估信息进行分析最后撰写评估报告,在完成这一阶段的评估后,最后通过评估的结果相应调整下一阶段的培训项目,前后两个培训相互对比改进,使评估始终处于持续循环状态[9]。长期循环的培训评估可以对管理者、受训者、培训讲师和培训机构的产生持续改进自我纠偏的动力。。

总之医院全员培训作为医院全方位发展的智力支持,应长抓不懈,其培训的有效方式探索应引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袁璜,张俊华,李晓燕,等.医院员工培训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3):1-165.

[2]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4.

[3]杨武,李玉明,李良.对全员培训问题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9):590-592.

[4]林红生.浅谈医院人才的开发培养[J].中外医疗,2008,(22):173.

[5]冯同强,冯兆棣.谈医学研究中的创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l,17(9):522-523.

[6]刘恒军,贾俊民,许世瑛,等.论医院管理创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l,17(9):520-521.

[7]吴伟斌,周永红.试论医学职业暴露及其安全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0):629-632.

[8]郭继卫,姬军生.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应对恐怖事件的准备[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9):544-546.

[9]汪群,王全蓉.培训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213-214.239.

[10]钱华.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促进医院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98-99.

[11]吴丽群,陈井芳,黄金银.浅谈人力资源角度护理实训中心职场化的建设[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151-152.

(收稿日期:2012-1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