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一词并不是单一的概念,它包含两个方面——发出者与欣赏者。
(一)服装企业的发源地、历史及背景它们是品牌文化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展示往往能够得到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与依赖。如英国的Reiss在国外的首个服装店就是以雨为主题,通过天花板上悬垂下来的3000多个长笛般的丙烯酸棒制造烟雨蒙蒙的意境,将人们带到服装的发源地——伦敦。使外乡的英国人产生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使当地人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这份情感寄托在服装中。
(二)服装特性服装因其面料、功能,风格款式等特性不同而各有特色,能将其特色充分的展示给消费者才是正确的销售语言。如在某服装的秋末橱窗展示中,设计师用白色的材料做成雪的形状,为一个冬日难得有雪的城市营造出冰雪世界的意境,引发了人们身体对冷的感觉,内心对雪的一种向往;这时将雪白纯净的羽绒服展示出来,柔软温暖的服装一下跳入顾客的眼中。
(三)服装的受众人群消费者的认同与共鸣是服装销售的关键,针对服装的定位的不同对不同消费人群的喜好及特点进行研究,选取合适的意境才能有效的进行信息的传递。如少女装多以梦等为主题,营造一个充满了甜美梦幻的意境;而女仕装则经常以成熟温婉为方向,营造一个在知书达礼女主人治理下和乐融融家庭意境。
二、意境营造的设计方法
《商店设计》一书中说到“商店装饰设计者应善于根据本商店的经营范围和经营特色及环境条件来综合考虑并构思,为顾客和从业人员展现一幅精美的艺术画卷。即巧妙地把情与景、意和境、与物等有机的交融在一起,让人一踏入店门,就感觉好似进入了神奇的艺术境界,使人得到了精神享受和寄托,并感到满足。”在服装展示空间中,当设计师选对适合该服装消费者的意境后,怎么才能将它们展示出来呢?这就需要一定的设计方法:首先可以通过一些修辞的设计手法,营造一个能使顾客产生美好情愫的空间氛围。然后可以通过设计元素构成的方法去展示顾客喜爱的服装特性。这样才能使顾客得到从视觉到情感的满足,完成购买的行为。
(一)意境营造中的修辞设计法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是一种能较好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可以准确、可理解和具有感染力的进行语言表达并能达到表达目的,在服装展示空间设计时候,设计师不妨可以试一试这种手法,特别是整体氛围营造上效果非常好。
1、比喻法比喻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也是服装展示中经常用到的能够引感共鸣的一种设计手法。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设计可以通过比喻的运用将原本抽象晦涩的道理讲清楚,也可以让大众更好的去接受它。如杭州名品街上的一家服装店就是以“化茧成蝶”主题来营造意境。在设计中运用了比喻法,将竹藤编织成的试衣间比喻成了一个“蛹”。当进入试衣间顾客穿好新衣打开蛹,就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再次展现在朋友及家人的面前,这个手法将整个空间的氛围推到最高点,同时也让每个看过的人回味悠长。
2、比拟法比拟即比喻加拟人,把原本呆板无生气的物变成了有情绪的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设计中常用的比拟具有很强的感彩,是设计者通过设计将强烈感情去感染读者的一种辞格。在服装展示中如果运用了比拟,也将会让消费者产生无限的想象。例如美国假小子服装店的就把整个服装店比拟成一个爱捉迷藏的孩子。它一改普通服装展示中把衣服都陈列在外的形式,把所有的服装根据类型分别藏在不同的已经划分好的空间中。当顾客们进入店中就如同进入小迷宫中,每到一处都会发现新的惊喜,营造出了一个有趣味的意境,满足了该服装受众群体猎奇的心理。
3、暗示法在社会交往中暗示是社会和人际影响的形式之一,暗示者与受暗示者存在的是一种主动、自觉与被动的关系。在服装展示设计中暗示也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设计师在顾客心理无防备的条件下,通过展示空间整体氛围的营造向消费者传递服装各种信息。夸张地说暗示是最积极最温柔的展示方式。它在一个无对抗的条件下主动自觉进行展示,往往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如KillahPitti的意大利店中就用了暗示的方法、。Killah在英文中的翻译是女杀手,所以设计师在进行服装展示设计时就以美国黑帮为主题,运用大量的扑克、骷髅符号元素与黑白的色彩来渲染杀手的冷酷,运用了水晶灯、玫瑰图案来突出女杀手独特的性别魅力。为年轻的女消费者制造了一个另类的意境,迎合了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
(二)意境营造中的元素构成设计法消费者之所以购买服装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服装的穿戴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性及社会性理由。因此服装的基本形态、品种、用途、制作方法、原材料、风格等特性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到服装展示的定位及最后的销售。所以针对具体的消费群体,通过使用元素构成设计法,去展示服装某些独特属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重组法可以很好的展示服装的质地、拼贴合成法可以很好的体现服装的风格、比例调整法可以展示服装的着装效果等等。
1、重组法构成元素重组法是将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达到一种别于以往的效果。是在初接触设计时最一种较为保守的设计方法。因为它会使人们联想到原构成要素产生熟悉且具有一定新鲜感。橱窗展示中也经常可见,如一个皮衣的服装橱窗展示上,设计师用魔方作为它的基本形态进行打乱,将枣红马的拼图中马的头部到了一处,而将一个身穿红色皮衣手持马鞭的半身模特重新组合到到魔方图案马的头部,达到了一种三维与二维的结合的人头马身的效果。。
2、拼贴合成法“拼贴与合成”这两个词看起来有一些后现代设计的味道。该种设计方法运用最具有特点的例子是英国的莫斯奇诺品牌时装店。莫斯奇诺品牌的服装本身就是以讽喻、机智前卫的内涵昭彰于世的,所以在它的服装展示空间中运用了各种象征符号、图案、形状和色彩等元素。在其内部,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八卦图,也可以看到通俗的心型图案;既可以看到时尚报纸的墙面装饰,也可以看到具有波斯风情的图案装饰。所有元素拼贴合成在一起营造出具有多个国家特色的风情,也体现出该服装多元文化,自然让消费者心生向往之情。
3、比例调整法通过元素比例的调整,即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也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强烈共鸣。如纽约巴尼斯服装店中具有戏剧化的场景描写,一个身穿飘逸白裙的女模特坐在非常高的木道具上双手举起呼救,下面蹲着一只美洲的豹口中含着女模特衣服上的一块白色布片。设计师通过增大道具比例让模特看起来更娇小了,让顾客看到这个场景不禁会想到荒野中楚楚可怜的少女,那一袭白裙穿着的效果立刻深入人心。
三、总结
[关键词] 社会性网络服务 六度空间理论 运营和盈利模式 同质化
一、SNS的起源
SNS英文全称为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其宗旨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美国人基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最早构思出SNS的概念。根据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该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可以不断放大并相互交叉,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网络――即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结合六度空间理论和WEB2.省略;同年12月,几位大学生创立了校内网(后由千橡集团接手更名为人人网)。。
。。。
二、SNS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尤其在康盛创想(Comsenz)推出了UCenter 。据康盛公司的数据统计,仅使用其UC 。
。因此,要了解SNS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首先要了解其运营和盈利模式。
。。
(2)高级会员收费制
。以天际网为例,其服务主要是整合用户的人脉圈,并向商务人士提供一个结交朋友的途径。。一般SNS的社交关系到一度交友就结束,但作为商务SNS的天际网则可以拓展人脉,由此他们可以尝试向会员收费,甚至可以利用人脉来招聘。当企业需要招人时,天际网可以帮助企业在三度人脉里推广,并推荐合适的人选,从而向招聘方收费。
(3)增值服务
。千橡集团前副总裁许朝军的做法是按照超市的思路来经营校内网:“如果将校内网比作是家乐福或沃尔玛,那么各路开发团队就是生产企业,校内网只须将门店打理干净,将交通、收费系统搞好,让用户享受到便利的‘购物’环境,产品的事情就交给生产商去解决。”
(5)调查收费
。。
。。。
。。。。
(1)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独创性
。。大量而单调的重复使许多用户在新鲜感过后即对这些小游戏产生厌倦。CNNIC《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厌烦游戏的用户占14.8%。。
。自2008年5月份推出以来,开心网便几乎是完全复了 “好友买卖”和“抢车位”两个组件游戏。。
。开发过中国最著名SNS游戏“开心农场”的五分钟,在2010年7月之前仅仅只获得过350万美元的投资,与其相比,美国SNS游戏开发商Zynga曾得到日本电信和软银1.47亿美元投资、而的更先后获得微软、DST及Elevation Partners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
(3)软件盗版泛滥
由于中国国内盗版情况较严重,软件市场缺乏活力且职位有限,愿意从事第三方应用的软件开发的企业和技术人员都极为稀缺。
。。
三、中国SNS的商业前景
在经历了5年的热潮之后,中国的SNS社交网络在2010年遭遇到了一个低谷――随着用户新鲜感的逐步丧失,新用户增长缓慢、老用户流失加速,许多中小型SNS步履维艰。。
与此同时,依然有人看好SNS。搜索引擎巨头百度正乘机进入SNS范畴。2010年6月30日,百度低调成立社会化网络事业部,并开始招聘SNS方面技术、产品方面的人才,这意味着SNS成为百度未来发展的重点业务,且不排除百度推出SNS的可能性。业内人士称,中国的SNS产业的大洗牌时代已经到来。
1.差异化定位找准自身特色
。
2.依靠合作发展壮大
。
3.结合电子商务进行拓展
。。。。
综上所述,只有在激烈的市场中找准定位,并拥有独特优势并善于开拓并同其他形式网络服务相结合,中国的SNS社交网络服务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式花纹图案;流行;发展
0 前言
中式花纹图案是当前服装设计的艺术源泉之一,对服装的美观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服装的美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中式花纹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服装设计工作开展。由此可见,开展有关中式花纹图案问题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1 蒙古族图案
1.1 蒙古族图案的类型
(1)犄性纹样。犄性纹样是蒙古族花纹图案中最常见的图案之一,是一种以兽角为原型的图案,随着时间推移,犄性纹样已经成为蒙古族服饰中最常见的装饰物之一,能构成边缘纹饰、中心纹饰等最基本图样。
(2)盘肠纹。盘肠纹是蒙古族图案花纹中的绳结类图案,由多条蜿蜒交叉的线条盘结而成,出现直角、圆角方向的变化。从当前蒙古族服饰特点来看,盘肠纹经常被用于中心纹样,并作为整个服饰的核心装饰花纹。
除了犄性纹样与盘肠纹之外,蒙古族花纹图案还包括云纹、回纹等图案类型,但相比之下没有代表性,因此就不做一一概述。
1.2 蒙古族图案的流行与发展分析
蒙古族图案在服装设计中,往往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特征,往往是从头到脚都有艺术装饰品,因此蒙古族人民在服装设计中,十分重视对服装图案的选择,从长裙、短袄到帽子、袍子,都能发现花纹图案的身影。在传统的蒙古族服装设计中,往往以盘肠纹为中心,在服装边缘处设置犄性纹样,这样基本构成了蒙古族传统的服装形态,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蒙古族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目前,蒙古族服装上的图案装饰物主要存在于领口、袖口、衣襟边沿等位置,这些位置的装饰物往往由金银丝线缝制而成,经常可以看到团花、草龙等图案出现在服装上;盘肠纹依旧作为最主要的服装装饰图案出现在面料上(也有一些特殊地区蒙古族将盘肠纹作为地纹),并用云纹进行配合点缀蒙古袍。
在整个蒙古族服饰服装设计中,“博克服”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服饰,其在图案选择上依然延续了传统的D案风格。由于博克服属于蒙古族的摔跤服,因此在服装设计中,没有设置袖子;同时,为了显示摔跤人的勇猛,博克服在服装设计上往往会采用狮子纹、云纹等图案,让整个服装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目前,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蒙古族图案元素对女士长裙系列服装设计产生了影响。例如,卡其秀就推出了几款以蒙古族花纹图案为主的女性长裙服饰,此类服装在整体样式上倾向于唐装,但在花纹图案设置上,大胆地采用了蒙古族服装元素,将犄性纹样设置在服装边缘处,并随意搭配若干个小型盘肠纹,让整个服装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该服装的市场推广情况来看,此类服装的市场营销结果良好,社会满意度较高,说明其设计具有科学性。
2 唐朝服饰图案
2.1 宝花纹图案
宝花纹图案是唐朝服饰中最常见的服装装饰花纹图案,是由团窠图案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图案形式,在延边过程中,宝花纹图案逐渐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并用花卉类图案逐渐取代了传统团窠图案;在唐朝开元时期,宝花纹图案达到巅峰,并对唐朝服装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整个宝花纹图案设计中,大部分图案都呈现出和谐、有序的特征,并且有序性、对称性在宝花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整个图案变得和谐、有规律,能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在整个结构设计中,宝花纹以花瓣、蓓蕾、枝叶三种结构为核心,在进行疏密适度、变化有序的排列之后,整个图像结构的美感度显著提高;再配之以相应的色彩,就会让图案变得色彩华丽、端庄大方。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宝花纹图案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从图案类型来看,宝花纹的图案类型与岭南少数民族图案具有相似性,都强调用色彩鲜明的图案来装饰服饰。目前,这种花纹装饰理念已经对当前服装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2.2 宝花纹图案的应用创新
在当前服装设计中,宝花纹图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结合中国人普遍对花卉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因此在当前服装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征进行服装设计。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服装设计产生巨大影响,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宝花纹图案进行创新成为进一步提高服装设计水平的突破口。
(1)浪漫风格形式。由于浪漫风格本身强调情感自由,要求认得个性能得到;人的主观意识,成为浪漫风格的关键点,情感就是人的主要追求。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圆转柔和、丰富多彩来展现图像结构,让宝花纹变得飘逸轻盈。在具体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数字化手段将宝花纹设计为造型夸张、复杂化的图案,并将图案内部的色彩进行置换,让宝花纹能显示出浪漫、高雅的特征。
(2)装饰风格。装饰风格是20世纪最流行的服装设计风格之一,在该风格的影响下,一大批设计人员结合非洲古老的装饰风格应用其中,并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而大量地运用了对称图案与夸张造型。从造型结构来看,装饰风格的图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因此可以将宝花纹以装饰风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设计中,可以保留宝花纹对称的风格造型,但对于其内部结构,避免展现的过于繁琐,尽可能地将宝花纹图像内容设计为直线化、几何化,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以青灰色、淡红色等颜色表现出服装的艺术特征。
2.3 实例研究
(1)说明。。
(2)设计过程。分别用绿色、蓝色为主基调,对宝花纹结构进行处理,尽可能在宝花纹上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感觉;在数字化技术选择上,以数字化虚拟技术为关键,开展服装设计,其大体处理流程为:宝花纹提取线描稿色彩艺术化处理色彩重组滤镜生成效果图。
(3)面料选择。本次设计中主要采用空心棉与欧根纱为主要面料,这是因为这两种面料在挺阔性方面占据优势,并且采用这些面料所设计的服装不会因为轮廓造型问题而导致过于笨拙,影响整体美感。
(4)服装形式与服装效果。结合现代人审美,本文设计出一套长摆裙与短裙样品,整个服装以淡蓝色为计调,配合宝花纹结构,充分显示了服装鲜明的色彩,并且在图案内容上,具有独特性,保证对女性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其产生消费行为。
3 结语
中式花纹图案在当前服装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服装设计人员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影响,并充分考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服装结构、花纹图案等进行优化,确保所设计的服装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 郑清璇,梁惠娥.唐朝服饰上的宝花纹在现代女装中的设计应用[J].丝绸,2014(08):51-56.
[2] 任美平.蒙古族图案花纹的象征意义[J].美术大观,2009(05):66.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改革思路;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3-0044-01
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原则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动手操作十分强的技术性课程,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体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与专业性,必须从市场需求着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专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所以,我认为,中职服装设计专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技能操作,逐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一)注重发展性原则
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把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索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逐渐增多,这样才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发展性原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二)注重针对性原则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不仅仅体现的是服装设计的本质,也符合中职阶段学生的智育发展水平,故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就是区分好重点和次重点,合理安排好教学进程。
(三)注重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为学生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总体特征,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未来的就业前景、工薪收入等等,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及时调整好教学内容,逐渐实现专业教学与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做好工作,需要与诸多服装企业合作,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四)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中职服装设计课程设置要科学编程,确保实现教学目标。故此,相关人员应该从教学整体的高度出发,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特性,广泛采纳意见,及时制订好相应的计划步骤,实现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二、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力量,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技术类的课程来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他们尽早熟悉工作岗位,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基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建立“教学实验—仿真实训—岗位实务”的体系,这样可以初步实现校外与校内两个方面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与此同时,在校内实习基地中,应该加快服装实验室的改建,加快服装CAD设计室的建设步伐,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校内学习环境。当然,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广泛设置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促进学与做的结合。
(二)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仅仅依靠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与实践教学环境是不科学的,更重要的是有一支专业能力高、责任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故此,我认为,实现服装设计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就在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例如,学校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重组,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的发生,然后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选派骨干教师去外面参加培训,增强专业能力。同时还可邀请国内著名的服装设计专家来校讲学、授课,力争将行业最新知识和信息尽快传达给学生。
(三)实现与业界的横向联合,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服装设计必须紧贴流行趋势,也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与季节性,故此,服装设计必须追踪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及时了解服装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了解服装企业技术最新的流行工艺。在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为学生实习提供的平台,加强设计实践、市场实践。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参与,但是也要从实际出发,迎合市场需求,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是构成现代设计行业的重要内容,是一种结合了科学艺术和服装,并涉及市场营销、美学、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服装。服装设计的过程需要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要考虑到服装的结构、材料、工艺、美感、独特性等主要设计要素,还需要体现其理性和感性有机融合的特点[1]。因此,设计者在遵循严谨科学的规则和方式进行工艺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设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从而更好地展现所设计服装的美感和独特性,也可以融入设计着自己的某些情感,来使服装更具个性。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服装设计还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因素和消费者的品位特点和消费倾向,巧妙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域文化。最后,服装设计还需遵从平衡、统一、比例、加重、韵律五大原则。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逐步的提高,我国也日益成为服装制造和销售大国。现代消费者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审美能力和品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服装方面也更加注重服装的款式、风格、颜色等设计因素,服装更多的成为了人们一种独特个性的体现。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开展专业的服装设计教学,用来培育更多的服装设计人才,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然而,由于我国服装设计教学的基础过于薄弱,还存在很多的设计规范以及方法欠妥等问题[2]。服装设计教学水平的低下,导致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设计技能,从而导致就业困难,不得不转行到其他行业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服装设计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我国服装设计教学的缺陷
目前很多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管理制度都存在很多的不足,学校在服装设计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授课标准上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监督。此外,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也不尽合理,对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方式的规定都较为模糊,教学设备也较为欠缺,这些都使得教师资源参差不齐,教学质量达不到标准。设计理念是服装设计的灵魂所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设计教学中设计理念都较为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内涵,只是单一的追求服装设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极为错误的方法,因此,现代的服装设计要更加注重设计的价值和文化内涵。设计教学形式的过于单一极大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专业知识的程度,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都是按部就班,没有创意和吸引力,也没有结合实践去具体的分析服装设计生产工艺,使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基本技能。现代高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过度注重服装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其更应该具备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性,这种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设计理念受到束缚,也会被世界的时尚潮流所抛弃,设计的服装早晚会被遗忘和淘汰。学校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方面教学时,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不能对自身的未来就业有一个清晰而具体的定位。另外,学生没有对学生未来就业方面进行定向的培养和指导,使得很多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跟随社会需求设计服装的能力,实践性和社会经验都过于欠缺。
三、就业导向下合理的服装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的服装设计需要更多地注重体现艺术感和品位,这也要求设计者具备良好的文化涵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应该引进先进的、创新的现代化专业设计理念,使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艺术价值标准有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设计出更具时代感个满足时尚潮流的服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启发性的教学思想对学生服装设计的认知和创造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内容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实战演练,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服装设计的影视资料,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实现与当代时装发展潮流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加入自己对服装设计的独特见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立体、理性地认识现代社会的潮流发展趋势。对学生的就业方向也要做出一些明确的指导、定性,适当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指导,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服装设计教学的最终目标。。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学校要对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全方面、较为细致、确切的规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就业技能培训和面试能力培养工作,使学生的就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方向,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
四、结语
1.1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形成的,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而服装设计发展也是连贯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严格遵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也是由于这种从来没有间断过的传承性,导致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服装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1.2兼容性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各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进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会接受外来文化,而且也在稳定发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性,因此服装设计过程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不单单只是影响了艺术、政治等,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服装可以非常直观的反映当代主流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此现代服装设计也应该主动承担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责任,虽然服装设计的影响抵不上传统文化,然而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以及人类的健康发展。
2.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
2.1应用“统一”法则
服装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遵循形式美法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法则就是“统一”法则,这也是协调服装设计中每个要素的一种重要工具。设计自身就应该有机结合技法、材料和机能等各方面,但是服装设计更加讲究这种“统一”。服装设计过程中,局部样式和整体样式保持统一对于确保整个服装设计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思想可达到良好的协调作用,大大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及其完整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主张“以和为贵”,不仅仅在人际交往中适用于这种观念,而且也适用于服装设计。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思考服装材料有没有达到时展的需求,而且应该思考服装样式有没有达到人们的舒适性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应该确保服装设计能够达到目标人群的身份背景、社会地位以及职位等多方面要求。比如,如果目标人群主要从事的是户外工作,那么服装设计需要搭配和大地、树木等颜色比较接近的色彩,这样才可以保证服装设计能够满足目标人群的真正需求。
2.2应用“对称”法则
“对称”法主要体现在服装整体的样式设计方面。目前从主流人群推崇的审美观念分析,选择服装的过程中主要会强调服装设计的“对称”感。“对称”法则就是服装设计思想的象征,在服装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比较注重对称美,从很多考古产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比如敦煌莫高窟闻名中外,其中所有壁画都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艺术充分展现出来了。其次,现代服装设计的颜色选择以及样式设计等方面也可以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对称美”。
2.3应用“变化”法则
现代服装设计形式美的“变化”法则和服装设计的创新元素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变化”原则实际上就体现了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有利于提高服装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整体上都比较平稳,然而还是经过“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等几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不管这种变化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服装设计过程中,这样的“变化”也是有利也有弊的,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不仅应该寻求创新,同时也应该尊重传统审美观念。
3.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走向
3.1设计创造价值
。现代服装设计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各种设计元素越来越多,关于服装特点以及设计方式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服装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服装设计的一种主流趋势,因为我国传统文化自身具备恒久发展价值,也具备深远意义,因此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可大大提高服装设计产品的价值,这对于促进其在新时代中审美观念的发展都极为重要。服装设计进行创新可在根本上增加服装设计的价值,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就很强,这对于现代服装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2现代服装设计的价值
。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服装设计理念最能够代表其自身价值的因素,对于服装设计而言,最重要的精神本质就是设计理念,可以将服装设计中的多种元素集合起来。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带有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而且也满足现代审美理念,这才汇聚成当前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其自身价值。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很多设计元素比较复杂,其中有的元素比较符合主流审美观念,而有的元素比较标新立异,很多广泛目标群体很难接受,然而不管设计元素有没有满足主流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很难被忽视,不仅可以使现代服装设计产品显得“标新立异”,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服装产品的内在价值,提高服装设计的档次。
3.3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价值
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可大大提高现代服装设计的价值。通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已经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可大大提高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价值,这也是现代服装产品和其他服装产品进行竞争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现代服装设计产品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促进服装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迎合大部分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比较推崇传统服装设计的主要潮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产品的市场份额,这样也可以间接提高市场盈利。
3.4服装设计的新价值走向分析
目前我国服装设计基本上已经慢慢发展成熟,不管是线条处理,还是色彩配置、样式等方面技术都相对成熟,如果想要取得进一步发展,首先一定要进行创新。服装设计创新不单单指的是创新服装样式,同时还包括创新服装设计方式、设计灵感以及文化内涵。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正好可以将“创新”体现出来。近年来,人们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服装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设计层面,而且应该强调服装设计的传统文化内容,希望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应用来丰富服装文化色彩。
。
参考文献:
[1]周姣.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剪纸为例[J].艺术科技,2015,(12):1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