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判决交通事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赔偿?

如何判决交通事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赔偿?

来源:微智科技网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按照70%和30%比例判断,赔偿比例也不同。参照交警认定书判定责任,大部分判决以70%和30%确定责任比例。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损失,保险公司在责任范围内赔偿,双方有过错按比例分担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无过错,机动车承担赔偿责任,有过错根据程度减轻机动车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损失,机动车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主次责任要通过下列标准判断比例:

1、一般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之间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

2、主次责任承担不同,赔偿比例也不同。一般参照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判定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还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与赔偿:如何裁决主次责任及赔偿金额?

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与赔偿案件时,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进行裁决。对于主次责任的判定,会考虑各方当事人的行为、过失程度、交通规则等因素。如果一方的过失较大,可能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而另一方则被认定为次要责任方。赔偿金额的确定涉及到受害者的损失情况,包括医疗费用、财产损失、精神损失等。会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如双方的责任比例、受害者的实际损失等,以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赔偿金额。的裁决是基于法律和事实的,旨在维护交通秩序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以上标准,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的判断比例一般为70%和30%。会参考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来确定责任,并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在判定主次责任时,会考虑各方当事人的行为、过失程度和交通规则等因素。赔偿金额的确定则综合考虑责任比例和受害者的实际损失等因素。的裁决旨在维护交通秩序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与司法机关、保险机构等有关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七十条对 尚未查明身份的当事人,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中予以注明,待身份信息查明以后,制作书面补充说明送达各方当事人。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三十二条 交通应当对事故现场开展下列调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三)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现场不具备制作询问笔录条件的,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记录询问过程;

(四)其他调查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