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微智科技网

未成年人犯罪责任年龄分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负完全责任,14周岁至16周岁的人犯严重罪行负责任,不犯重罪不负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完全不负责任。14周岁至18周岁的人犯罪会从轻处罚。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年龄不明确需退回补充侦查。未满18周岁和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可从轻处罚,但特别残忍致人死亡除外。

法律分析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9、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拓展延伸

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与未成年人犯罪有何关系?

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在何岁以上的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界定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发展,认识到他们在心理、认知和社会责任方面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未成年人犯罪则指的是在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人所犯下的违法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往往采取特殊的司法程序和刑罚制度,旨在教育、改造和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因此,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直接影响着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和保护措施的制定。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与未成年人犯罪息息相关。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这一界定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发展,意识到他们在心理、认知和社会责任方面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刑事责任年龄以下的人犯下的违法行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通常采取特殊的司法程序和刑罚制度,旨在教育、改造和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因此,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直接影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和保护措施的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