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0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4)硫及其化合物(1)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0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4)硫及其化合物(1)

来源:微智科技网
硫及其化合物

李仕才

基础巩固

1.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SO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气氧化 C.可以用排水法收集SO2气体 D.相同条件下,SO2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SO2有刺激性气味,A项错误;SO2与O2不易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可发生反应,B项错误;S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错误。

答案:D

2.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 B.分别与石蕊溶液作用 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 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

解析:区别浓、稀硫酸,可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将其涂在纸上,浓硫酸会使纸炭化而发黑。 答案:C

3.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O2

+H2O

+NaOH或HCl――→

B.硫 D.铁

点燃

解析:SiO2、CuO、Fe3O4均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或碱,故A、C、D均错;B项,S+O2=====SO2, SO2+H2O===H2SO3, H2SO3+2NaOH===Na2SO3+2H2O,可以实现转化,故选B。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A.硅 C.铜

1

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

解析:A项,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了其漂白性,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利用其还原性,SO2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错误;B项,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可能是SO2、Cl2、H2O2、O3等,正确;C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SO2利用其和有色物质的结合,漂白粉和过氧化钠利用其氧化性,原理不同,错误;D项,盐酸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中的OH浓度减小,溶液褪色,错误。

答案:B

5.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

B.⑤ D.无

解析:①④CO2也能出现该现象;②HCl等也能出现该现象;③Cl2也能出现该现象。 答案:B

6.(2018年武汉调研)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Ba(OH)2溶液变浑浊 Na2S溶液变浑浊 KMnO4溶液褪色 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 解释 SO2与Ba(OH)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 SO2具有还原性 SO2具有漂白性 解析:A项,SO2+Ba(OH)2===BaSO3↓+H2O,正确;B项,SO2溶于水生成H2SO3,进而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S单质,正确;D项,SO2中和了NaOH溶液,不是漂白性,错误。

答案:D

7.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不挥发性 C.吸水性

B.酸性 D.脱水性

2

E.强氧化性

(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__。

F.强酸性

(2)蔗糖中加浓H2SO4产生“黑面包”现象__________。

(3)2NaCl+H2SO4(浓)=====Na2SO4+2HCl↑__________。 (4)Zn+H2SO4(稀)===ZnSO4+H2↑__________。

(5)Na2SO3+H2SO4(稀)===Na2SO4+SO2↑+H2O__________。

(6)Cu+2H2SO4(浓)=====CuSO4+SO2↑+H2O__________。

(7)C+2H2SO4(浓)=====2SO2↑+2H2O+CO2↑__________。

解析:(1)用浓H2SO4来干燥气体是利用了浓H2SO4的吸水性。(2)蔗糖中加浓H2SO4,由于浓H2SO4

具有脱水性而使蔗糖“炭化”。(3)利用浓H2SO4的强酸性和不挥发性来制取易挥发性的强酸。(4)利用稀H2SO4的酸性,与Zn反应制取H2。(5)因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故可用稀H2SO4来制取SO2。(6)Cu与浓H2SO4反应时既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又利用了浓H2SO4的酸性。(7)C与浓H2SO4共热反应是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

答案:(1)C (2)D (3)AF (4)B (5)F (6)BE (7)E

综合提升

8.在硫酸工业生产中,SO3的吸收过程是在吸收塔(如下图)中进行的,吸收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①处通入SO3,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 B.从②处喷下98.3%的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 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SO2,可直接排入大气 D.从④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硫酸

3

解析:A.从吸收塔底部①处通入SO3,从吸收塔顶部②处喷下98.3%的硫酸,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形式有利于吸收三氧化硫,故A正确;B.吸收塔中填充瓷环,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故B正确;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有SO2,还有少量氧气、氮气等,且SO2有毒,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入大气,故C项错误;从④处流出的是浓硫酸,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故D正确。

答案:C

9.下列各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操作 铁片投入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 现象 无明显变化 白纸变黑 溴水褪色 试纸变蓝 解释或推论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浓硫酸强氧化性导致纸张中的纤维素炭化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该气体是氨气 解析: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A不正确;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使纤维素炭化,B不正确;二氧化硫通入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二氧化硫表现为还原性,C不正确;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只有碱性气体NH3,D正确。

答案:D

高温

10.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应发生的现象有( )

A.一定产生BaSO4沉淀 B.一定产生BaSO3沉淀 C.一定有SO2逸出 D.一定有SO3逸出

解析:由于SO2对应的H2SO3是一种弱酸,与BaCl2不反应,而BaSO4难溶于水,而且也难溶于HCl、H2SO4等强酸,同时SO2、SO3都易溶于水,与水反应能生成相应的酸。所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一定生成BaSO4沉淀。

答案:A

11.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4

A.①中苹果块会干瘪

B.②中胆矾晶体表现有“白斑” C.③中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④中pH试纸变红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苹果块中散发的水分、胆矾风化产生的水、饱和KNO3溶液挥发产生的水分都被浓硫酸吸收,从而导致苹果块变干瘪、胆矾表面失水而出现不带结晶水的无水CuSO4、饱和KNO3溶液失水而有晶体析出,浓硫酸中不能电离出H,因此pH试纸不会变红,但会被炭化而变黑。

答案:D

12.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__氧化物。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5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SO2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备SO2的反应原理回答问题。 答案:(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石蕊溶液变红 酸性 (3)褪色 漂白 (4)出现黄色浑浊 氧化 (5)溴水褪色 还原

(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SO2+2NaOH===Na2SO3+H2O

创新设计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该气体为CO2。 猜想2:该气体为SO2。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

(1)B中应该装下列__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NaCl溶液 C.盐酸

B.酸性KMnO4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忆学过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又变澄清的气体,只有CO2和SO2,所以提出的猜想是:①气体为CO2;②气体为SO2;③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要验证气体的成分,必须先验证SO2是否存在,并除尽,再验证CO2气体的存在,因为SO2的存在对CO2的验证有干扰。

答案: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1)B (2)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 (3)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4)CO2和SO2的混合气体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