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使用笔记
PROE常用建模命令及环境设置
1. 定制窗口布局
使用“工具箱”快捷菜单可改变窗口中菜单条和工具栏的布局。在顶部或右侧工具栏上的任何地方单击鼠标右键 使用“工具箱”快捷菜单,可以定制如下布局:
很多按钮用于特殊菜单或功能集的命令,要在工具栏显示这些按钮,在“工具箱”快捷菜单选取相关的选项即可。
单击“工具箱”快捷菜单中的【命令】选项,打开如图所示的〖定制〗对话框。使用〖定制〗对话框的〖命令〗选项卡可以添加或删除菜单项目和按钮
2. 使用多个Pro/E窗口
在Pro/E中如果打开多个窗口,那么一次只能激活其中一个(即处于工作状态);不过,在非活动窗口中仍可以执行某些功能。要激活一个非活动窗口,只需单击菜单【窗口】→【激活】命令或在键盘上按“Ctrl+A”键。
3. Pro/E窗口常用的快捷菜单
选取项目后,单击鼠标右键即可打开相应的快捷菜单。在Pro/E窗口中常用的快捷菜单如下:
“模型树”快捷菜单:在“模型树”中选择一个项目后,单击鼠标右键即可打开“模型树”快捷菜单。
“草绘器”快捷菜单:在“草绘器”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即可打开“草绘器”快捷菜单。
“绘图”快捷菜单:在“绘图”模式下,在绘图窗口上单击鼠标右键即可打开“绘图”快捷菜单。
“工具箱”快捷菜单:在顶部、左侧或右侧工具栏上的任何地方单击鼠标右键即可打开“工具箱”快捷菜单
4.鼠标键的使用
按下鼠标中键并移动鼠标,可以任意方向地旋转视区中的模型。
对于中键为鼠轮的鼠标,转动鼠轮可放大或缩小视区中的模型。 同时按下Ctrl键和鼠标中键,上下拖动鼠标可放大或缩小视区中的模型。
同时按下Shift键和鼠标中键,拖动鼠标可平移视区中的模型。 右键:选中对象(如工作区和模型树中的对象、模型中的图素等),单击右键,显示相应的快捷菜单 5.新建
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选项,系统显示如图2-16所示的〖新建〗对话框,该对话框包含要建立的文件类型及其子类型。
6.设置工作目录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设置工作目录】选项,打开如图2-21所示的〖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在〖名称〗栏中输入一个目录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当前工作目录的设定。
7.保存副本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副本】选项,系统显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输入保存文件名,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8.选择模板
当新建一个空模板模型文件时,单击该选项,系统显示如图所示的〖选择模板〗对话框。选择一个模型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该模型被复制到新建的模型工作窗中
.
9.拭除文件
使用【拭除】命令可将内存中的模型文件删除,但并不删除硬盘中的原文件 10.删除
使用该命令可删除当前模型的所有版本文件,或者删除当前模型的所有旧版本,只保留最新版本。
11.配置“Config.pro”文件
单击菜单【工具】→【选项】,显示〖选项〗对话框
在〖选项〗栏中输入allow_anatomic_features(用户也可只输入allow,然后单击【查找】按钮,在列出的系列参数中选择allow_anatomic_features即可),在〖值〗栏中输入 “yes”
12.视图视角控制的操作方法是:
单击菜单【视图】→【方向】→【重定向】,打开〖方向〗对话框,
在〖方向〗对话框的〖类型〗栏中包含“动态定向”、“按参照定向”和“优先”选项三种类型,用户可在〖方向〗对话框的〖类型〗栏中选择这三种类型之一,然后进行相应操作,对窗口中的视图重新定向。
13.设置模型颜色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颜色和外观】选项,打开〖外观编辑器〗对话框。
2) 选择已有的外观样本或添加新的外观样本。 3) 在属性面板中,对选定的颜色样本进行参数设置。4) 在指定面板中,选择分配颜色的对象类型。
5) 单击【选择对象】按钮,在模型中选取要上色的对象。 6) 选取完毕单击【应用】按钮即可。
7) 单击【关闭】按钮,关闭外观编辑器对话框。
14.设置光源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视图】→【模型设置】→【光源】选项,打开〖光源编辑器〗窗口。
2) 添加需要的光源并进行相应设置,直到满意为止
15.网格面设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视图】→【模型设置】→【网格曲面】选项,打开〖网格〗对话框。
2) 在〖曲面〗栏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面的类型:“曲面”或者“面组”。 3) 单击〖曲面〗栏的【选择对象】按钮,选择模型的表面或曲面。 4) 在〖网格间距〗栏中设定网格的间距
16.建立基准平面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模型基准】→【平面】选项,或单击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 。
2) 在图形窗口中为新的基准平面选择参照,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参照〗栏中选择合适的约束(如偏移、平行、法向、穿过等)。 3) 若选择多个对象作为参照,应按下Ctrl键。
4) 重复步骤 2 ~ 3,直到必要的约束建立完毕。 5)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基准平面的创建
17.建立基准平面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模型基准】→【平面】选项,或单击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 。
2) 在图形窗口中为新的基准平面选择参照,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参照〗栏中选择合适的约束(如偏移、平行、法向、穿过等)。 3) 若选择多个对象作为参照,应按下Ctrl键。 4) 重复步骤 2 ~ 3,直到必要的约束建立完毕。 5)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基准平面的创建。
18.创建一般基准点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选择一条边、曲线或基准轴等图素。
2) 单击按钮 ,一个默认的基准点添加到所指定的实体上,同时打开〖基准点〗对话框。
3) 通过拖动基准点定位句柄,手动调节基准点位置,或者设定〖放置面板〗的相应参数定位基准点。
4) 单击【新点】选项,添加更多的基准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基准点的创建。
19.创建草绘基准点的步骤如下:
1) 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按钮 ,打开〖草绘的基准点〗对话框。 2) 选择并定位草绘平面。
3) 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工作界面。
4) 接受默认的尺寸标注参照或添加新的标注参照,然后关闭〖参照〗对话框。
5) 单击草绘命令工具栏中的按钮 ,在绘图区创建一个点。根据需要可创建多个点。
6) 单击草绘命令工具栏中的按钮 ,退出草绘工作界面,完成基准点创建。
20.创建偏移坐标基准点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按钮 ,打开〖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对话框。 2) 在图形窗口或模型树中选择要放置点的坐标系。 3) 在〖类型〗列表中选择要使用的坐标系类型。
4) 单击〖偏移坐标系基准点〗对话框表区域中的单元框,系统自动添加一个点,然后修改坐标值即可。
5) 完成点的添加后,单击确定按钮,或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添加的点。
21.建立坐标系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 ,打开〖坐标系〗对话框。 2) 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坐标系的放置参照。 3) 选定坐标系的偏移类型并设定偏移值。
4) 单击【确定】按钮,创建默认定位的新坐标系;若需设定新坐标系的坐标方向,则单击【定向】按钮,在展开的〖定向〗面板中设定新坐标系。
22.拉伸特征
单击绘图区右侧的【拉伸工具】按钮 ,或单击菜单【插入】→【拉伸】选项,系统显示如图所示的拉伸特征操控板,并提示“选取一个草绘(如果首选内部草绘,可在放置面板中找到“定义”选项。)”现将该操控板介绍如下。
23.建立拉伸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进入零件设计模式,单击菜单【插入】→【拉伸】选项,或直接单击【拉伸工具】按钮 打开拉伸特征操控板。
2) 单击〖放置〗面板中的【定义】按钮,系统显示如图6-6所示的〖草绘〗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显示指定的草绘平面、参照平面、视图方向等内容。
3) 在绘图区中选择相应的草绘平面或参照平面,在〖草绘〗对话框中设定视图方向和特征生成方向。
4) 单击〖草绘〗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系统进入草绘状态。
5)
在草绘环境中绘制拉伸截面,绘制完毕单击草进入零件设计模式,单击菜单【插入】→【拉伸】选项,或直接单击〖放置〗面板中的【定义】按钮,在绘图区中选择相应的草绘平面或参照平面,单击〖草绘〗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系统进入草绘状态。
6) 在〖选项〗面板选择拉伸模式并设置拉伸尺寸。
24.建立旋转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进入“零件设计”模式,单击菜单【插入】→【旋转】选项,或直接单击【旋转工具】按钮 ,打开旋“转特征操控板”。 2).单击〖位置〗面板中的【定义】按钮,系统显示〖草绘〗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显示指定的草绘面、参照平面、视图方向等内容。 3).在绘图区中选择相应的草绘平面或参照平面,在〖草绘〗对话框中设定视图方向和特征生成方向。
4).单击〖草绘〗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系统进入草绘工作环境。5).在草绘环境中使用绘制中心线工具绘制一条中心线作为截面的旋转中心线,在中心线的一侧绘制旋转特征截面,绘制完毕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 ,回到旋转特征操控板
25.建立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如果建立减料特征选【切口】选项)。
2) 在〖扫描轨迹〗菜单中选择创建轨迹线的方式。
3) 如果在步骤中,选择的是【草绘轨迹】,则需定义绘图面与参考面,然后绘制轨迹线;如果选择【选取轨迹】,则需在绘制区中选择一条曲线作为轨迹线。
4) 如果轨迹线为开放轨迹并与实体相接合,则应确定轨迹的首尾端为【自由端点】还是【合并终点】。如果轨迹为封闭的,则需配合截面的形状选择【增加内部因素】或【无内部因素】选项。 5) 在自动进入的草绘工作区中绘制扫描截面并标注尺寸(注:位置尺寸的标注必须以轨迹起点的十字线的中心为基准)。
6) 完成后,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预览】按钮,观察扫描结果,单击鼠标中键完成扫描特征。
26建立平行混合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混合】→【伸出项】选项;若建立厚度均匀的实体,则选择【薄板伸出项】。
2) 在弹出的〖混合选项〗菜单中选择【平行】选项,并相应选择截面的绘制形式及方法。 在弹出的〖属性〗菜单中确定截面混合的方式是【直的】还是【光滑】,若建立混合曲面还应选择端面为【开放终点】还是【封闭端】,如图6-54所示。 选择草绘平面与参照面,绘制第1个截面,标注尺寸,并观察或调整起始点的位置。 在绘图窗口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切换剖面】选项,绘制的第1个截面颜色变淡,此时绘制第2个截面,标注尺寸,并观察或调整起始点的位置。 3) 若要绘制第3个截面,操作步骤同步骤,若不绘制新的截面,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
即可完成混合截面的绘制。若要重新回到第1个截面,再次在右键快捷菜单中单击【切换剖面】选项即可,如图6-55所示。
4) 系统弹出的〖深度〗菜单,选择一种定义深度的选项,然后相应确定相邻截面间的距离。
5) 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预览】按钮,观察混合后的结果;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混合特征的建立。
27. 建立一般混合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混合】→【伸出项】选项;若绘制厚度均匀的实体,则选择【薄板伸出项】选项。
2) 在〖混合选项〗菜单中,选择【一般】选项,并根据情况选择截面的绘制形式及方法。
3) 确定截面混合的方式是直的还是光滑的。
4) 选择草绘面与参照面,在草绘环境中使用【创建参照坐标系】按钮 ,建立一个相对坐标系并标注此坐标系的位置尺寸。 5) 绘制混合特征的第1个截面并标注尺寸。
6) 单击草绘命令工具栏中的按钮 ,按系统提示依次输入第2个截面沿相对坐标系X、Y、Z三方向旋转的角度。 7) 同绘制第1个截面的操作,绘制第2个截面。
8) 若绘制第3个截面,操作同步骤,否则按系统提示,单击【否】按钮结束截面绘制。 9) 重复直到完成截面的绘制。
10) 完成混合截面的绘制后,依次输入截面相对坐标系间的距离。 11) 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预览】按钮,观察生成的模型;或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混合特征的建立。 28.肋
单击菜单【插入】→【筋】选项或单击按钮
1) 筋特征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平面间添加加强筋,该特征是一种特殊的增料特征。
2) 根据相邻平面的类型不同,生成的筋分为:直筋和旋转筋两种形式。相邻的两个面均为平面时,生成的筋称为直筋,即筋的
表面是1个平面;相邻的两个面中有1个为弧面或圆柱面时,草绘筋的平面必须通过圆柱面或弧面的中心轴,生成的筋为旋转筋,其表面为圆锥曲面。
29.建立简单孔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孔】选项,或单击按钮 ,系统显示孔特征操控板。
2) 选择孔的类型为“简单”。
3) 确定孔的放置平面及孔的尺寸定位方式,并相应标注孔的定位尺寸。
4) 输入孔的直径,选定深度定义方式,并相应给出孔的深度。 5) 单击控制面板中的【预览】按钮观察生成的孔特征,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按钮 ,完成孔特征的建立。
30.绘制草绘孔的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孔】选项,或单击按钮 ,系统显示孔特征操控板。
2) 选定孔的类型为“草绘”。
3) 单击按钮 打开一个草绘文件,或单击按钮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一个剖面。
4) 在草绘状态绘制一条旋转中心线和剖面,并标注尺寸。 5) 完成步骤 4,系统返回孔特征操控板。
6) 单击【放置】按钮 ,在打开的面板中设定孔的放置平面及孔的尺寸定位方式,并相应标注孔的定位尺寸。
7) 单击【预览】按钮,观察完成的孔特征;单击按钮 ,完成孔特征建立。
31.建立圆角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倒圆角】命令;或单击按钮 ,打开圆角特征操控板。
2) 单击【设置】按钮,在打开的面板中设定圆角类型、形成圆角的方式、圆角的参照、圆角的半径等。
3) 单击【圆角过渡】模式按钮 ,设置转角的形状。 4) 单击【选项】按钮,选择生成的圆角是实体形式还是曲面形式。 5) 单击【预览】按钮,观察生成的圆角,单击按钮 ,完成圆角特征的建立。
33.建立抽壳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插入】→【壳】选项,或单击按钮 ,打开抽壳特征操控板。
2) 在模型中选择要移除的面。如果要移走多个面,应按下Ctrl键,然后依次单击要移走的面。 3) 设定壳体厚度及去除材料方向。
4) 单击【预览】按钮,观察抽壳情况,单击按钮 ,完成抽壳特征。
34使特征成为只读方式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单击菜单【编辑】→【只读】选项,系统显示〖只读特征〗菜单。
2) 根据设定只读的要求,选择如下命令之一进行相应操作:【选取】、【特征号】、【所有特征】、【清除】。 3) 单击【完成/返回】选项,选定的特征成为只读。
35.移动基准面的标签文字
1) 单击工具栏中的基准面【显示/隐藏】切换按钮 ,使模型中显示基准面如图8-12所示。
2) 选中“FRONT”,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移动基准标签】选项,系统提示选择一个新的放置点。 3) 在希望放置基准标签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该标签被移到光标指定的位置,如图8-13所示。
36.修改基准面TOP
1) 在模型树中选中基准平面TOP,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系统显示〖基准〗对话框。 2) 在〖基准〗对话框中更改TOP的名称为“MYTOP”。 3) 选择基准面的类型与放置方式,如图8-14所示。
4) 在模型中选择尺寸“22”,该基准面的文本移到选中的尺寸处
36.重定义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选择特征并单击鼠标右键。
2)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定义】选项,打开模型对话框或特征操控板或者出现〖重定义〗菜单。
3) 若打开特征操控板,则选择适当的选项,以重定义特征;若打开模型对话框,则双击要进行重定义的项目或单击该项目,然后单击【定义】按钮;若出现〖重定义〗菜单,则应选择相应的选项,然后单击【完成】选项。 4) 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完成特征重定义。
37.插入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 单击【插入模式】选项,弹出菜单,单击【激活】即可进入特征插入模式,绘图区域右下方会出现文字“插入模式”。
• 系统提示:“选取在其后插入的特征”,选择一个特征作为插
入的参照,在该特征之后的特征自动被隐含,如图8-24所示。被隐含的特征在此处插入新特征
• 建立新特征。
• 完成新特征后,单击菜单【编辑】→【恢复】→【恢复全部】
选项,恢复在步骤3中所有隐含的特征。
38.特征排序的操作步骤如下:
•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 在〖特征〗菜单下,选择【重新排序】选项,系统提示:“选取要重排序的特征。多个特征必须是连续顺序。” • 在绘图窗口或模型树中选择要调整的特征。
• 此时信息栏会提示该特征的可能排序范围,如图8-32所示。 • 单击【完成】选项,系统显示〖重新排序〗菜单,如图8-33所示。在该菜单中,选择【之前】或【之后】选项,以确定所选择的特征要移动到系统提示的某特征之前或之后。
按系统提示,在绘图窗口或模型树中选择一个特征作为特征插入的位置。
39.隐含或删除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 在模型树或图形窗口中选择要删除或隐含的特征。
• 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隐含】或【删除】选项,在模型树中被选择的特征及其子特征高亮显示,同时弹出一对话框,以确认要删除或隐含的特征,
•
单击〖隐含〗或〖删除〗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选定特征及其子特征的隐含或删除;若想保留子特征则单击〖隐含〗或〖删除〗对话框中的【选项>>】按钮,打开如图8-39所示的〖子项
处理〗窗口。
• • • • • •
在〖子项处理〗窗口中,选定该子特征的相应处理方式。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特征的隐含或删除。
要恢复被隐含的特征,应单击菜单【编辑】→【恢复】选项。 恢复:恢复选定的特征。
恢复上一个集:恢复上次隐含的特征。 恢复全部:恢复所有隐含的特征。
40.新参考复制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 单击特征菜单中的【复制】选项,打开〖复制特征〗菜单,单
击【新参考】选项。
• 选择特征的方式是【选取】、【所有特征】、【不同模型】还
是【不同版本】。
• 若在步骤 中选择【选取】作为特征的选取方式,则需定义复
制后特征与原始特征间的关系是【】,还是【从属】。
• 若在步骤 中选择【不同模型】或【不同版本】,则应选定
一个模型,然后在该模型中选择要复制的特征。
• 若在步骤 中选择【选取】选项,则直接在图形窗口的模型
中选择要复制的特征即可。
• 定义复制后特征的尺寸。若在步骤 中选择【选取】作为特
征的选取方式,系统显示如图9-3所示的〖组可变尺寸〗菜单,在
该菜单选择要改变的尺寸。
• 若在步骤 中选择【不同模型】或【不同版本】进行特征的
复制,此时则会出现如图9-4所示的〖比例〗菜单,以定义复制特征的缩放比例大小。
• 使用〖参考〗菜单,根据系统的提示依次选择相对于原始特征
的参考面或参考边,以确定复制特征的放置位置。
• 完成上述操作后,单击鼠标中键即可完成特征的复制。
41.相同参考方式复制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 单击〖特征〗菜单中的【复制】选项,打开〖复制特征〗菜单,单击【相同参考】选项。
• 选择复制特征的选择方式:【选取】还是【不同版本】。 • 定义复制特征与原始特征的从属关系。 • 选择要复制的特征。
• 使用〖组可变尺寸〗菜单或〖比例〗菜单,定义复制特征的尺寸或缩放比例。
• 完成上述操作,单击鼠标中键完成特征的复制。
42.镜像方式复制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 单击〖特征〗菜单中的【复制】选项,打开〖复制特征〗菜单,单击【镜像】选项。
• 确定特征的选择方式:【选取】或者【所有特征】。
• 明确特征与原始特征之间的从属关系:【】或者【从属】。 • 选择镜像的对象。若步骤 中选择【所有特征】,则被隐含或隐藏的特征也会被镜像复制。
• 选择或建立一个平面作为镜像参照面,完成特征的镜像。
43.移动方式复制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 单击〖特征〗菜单中的【复制】选项,打开〖复制特征〗菜单,单击【移动】选项。
• 确定特征的选择方式:【选取】或者【所有特征】。
• 明确特征与原始特征之间的从属关系:【】或者【从属】。 • 选择要复制的特征。
• 在〖移动特征〗菜单中选择复制特征的方式:【平移】或【旋转】。 • 选择平移或旋转的方向参照,输入平移尺寸或旋转角度。 • 完成平移或旋转的定义后,若要改变复制特征的几何尺寸或位置尺寸,可选择〖组可变尺寸〗菜单中的相应“Dim”选项,输入新的尺寸。
• 单击鼠标中键,完成特征的复制
44.创建尺寸阵列的步骤如下:
1) 选择要建立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阵列特征】工具按钮 ,打开“阵列特征操控板”,系统默认的阵列类型是“尺寸”阵列。
2) 选定一个尺寸作为第一个方向阵列的尺寸参考,在〖尺寸〗面板相应的〖增量〗栏中输入该方向的尺寸增量(即阵列子特征间距)。
3) 在第一个阵列方向要选择多个尺寸,应按下Ctrl键,然后在模型中选择尺寸,并在〖尺寸〗面板相应的〖增量〗栏输入相应的尺寸增量。
4) 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个方向的阵列数目(包括原始特征)。 5) 要建立双向阵列,应在模型中选择阵列特征的第二个方向的尺寸,其他步骤同步骤 3、步骤4。
6) 单击阵列操控板中的按钮 ,完成特征阵列的建立。
45创建方向阵列的步骤如下:
1) 选取要创建阵列的特征,在“编辑特征”工具栏中单击按钮 。 打开“阵列”特征操控板。
2) 将阵列类型设置为“方向”,第一方向的收集器变为激活状态。
3) 选取作为方向参照的对象定义阵列的第一方向。可以作为方向参照的对象有:直边、平面、平曲面、线性曲线、坐标系的轴和基准轴。
4) 在选定方向上自动创建包含两个成员(用黑点表示)的默认阵列。
5) 键入第一方向的阵列成员数。 6) 更改阵列成员之间的距离。
7) 要在另一方向上添加阵列成员,单击第二方向收集器,然后选取第二方向参照。
8) 在文本框中键入以标签 2 开头的第二方向阵列成员数。 9) 更改阵列成员之间的距离。
10)要调整某一方向阵列的方向,单击“阵列”特征操控板中该方向的按钮 , 或输入负增量。
46创建轴阵列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选取要创建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按钮 ,打开阵列特征操控板。 2) 选择阵列类型为“轴”,选取或创建基准轴作为阵列的中心。系统在角度方向上创建默认阵列,阵列成员以黑点表示。 3) 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阵列。指定角度方向的阵列成员数,可在操控板的文本框内键入个数。
4) 要指定阵列成员之间的角度,在数字框内键入角度值,或从预定义的角度列表中进行选取。
5) 要指定角度范围,使所有阵列成员在该范围内等间距分布,单击按钮 ,然后在文本框内键入角度范围,或从预定义的角度列表中进行选择。
6) 要在径向方向(第二方向)上添加阵列成员,在其对应文本框内键入以标签2开头的成员数。
7) 要在径向方向上排列成员,在文本框内键入成员之间的距离。 8) 要反转阵列的方向,对各个方向单击按钮 , 或输入负增量。 9) 要创建可变阵列,在〖尺寸〗面板中添加要改变的尺寸。 10)单击阵列面板中的按钮 ,完成阵列特征的建立。
47.建立填充阵列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要创建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阵列】工具按钮 ,打开阵列特征操控板。
选择阵列类型为“填充”。
单击〖参照〗面板中的【定义】按钮,打开〖草绘〗对话框,选择草绘平面后进入草绘环境,草绘要创建阵列的区域。 选择阵列网格类型。 设定阵列子特征之间的间距。
设定阵列子特征与填充边界的最短距离。 明确网格关于原点的转角。 对于圆弧或旋转网格,设定其径距。
单击阵列面板中的按钮 ,完成填充阵列特征的建立
48.曲线阵列
1) 选择要创建阵列的特征,然后单击【阵列】工具按钮 ,打开阵列特征操控板。
2) 在阵列特征操控板中选择阵列类型为“曲线”。
3) 单击〖参照〗面板中的【定义】按钮,打开〖草绘〗窗口。 4) 选择绘制阵列曲线的草绘平面和视图参照,在草绘环境中绘制阵列曲线。
5) 在阵列特征操控板中设置阵列特征在曲线上的间距或阵列特征个数。
6) 单击阵列特征操控板的按钮 ,完成曲线阵列的建立。
49.pro/E中螺旋扫描切口命令,可以实现孔螺纹的绘制,但是其螺距必须大于截面的长度,否则扫描时截面重合,无法实现命令。
Proe典型实用技巧
1.将PRO/E的图形放到word文档里
方法一:先在Pro/E中在线框模式(在绘图模式下也可以)下直接另存为*.CGM文件,然后在WORD中插入,此方法效果非常好,图像矢量图形,所以可以任意缩放也不会模糊,此方法适合线条图 方法二:直接使用抓图软件(如HyperSnap-DX)抓图,修改后粘贴到WORD
2.POR/E渲染用自定义图片 视图 > 颜色和外观中
3.如何将Pro/E中的零件调入3D MAX中进行渲染
先将零件输出为igs文件(方法为File > Save a Copy > 出现Save a Copy对话框,在type栏中选择IGES(*.igs) 在3D MAX中调入igs文件进行渲染
4.渲染功能
野火版的使用了CDRS相同的渲染引擎,效果好多了;渲染功能在View > Model Setup > PhotoRender
改变零件中的实体或曲面的颜色功能在View > Model Setup > Color and Appearance
5.关联视图
view->Relate View ,点选视图,点选需要关联的Item。
6.创建打死边Wall。
Sheetmetal---Wall---Extrude---use radius,
一:使用钣金件内侧边拉伸建立特征,其inside radius必需为0; 二:使用钣金件外侧边拉伸建立特征,其inside radius必需为0;要画外侧轮廓线。
7.创建压边 先切除缺口;
Sheetmetal---Wall---Extrude---use radius在切除边上拉伸特征。inside radius设为0。
8. 翻孔攻丝 打底孔;
Sheetmetal---Wall---Swept-.>Use Radius 草绘翻孔高度直线;定义Radius;
Cosmetics---Thread,注意选择翻孔上来的直孔璧。
9. 修改Partial view或detail view的显示边界 View-〉Modify View-〉Boundary;
10. 将视图转换为与模型无关 Modify view-〉Snapshot
11. 伪造Drawing尺寸
选尺寸-〉Proparents-〉在Text中将D改为O; 写你自己的尺寸;也可以标注公差:如:
@O300@++0.05@#@--0.02@# 基本尺寸300,上偏差0.05,下偏差-0.02
注意:只对手工添加的尺寸有效,show的尺寸不行。
12.三维标注
在Config中加入allow_3d_dimensions Yes
13.Shell抽壳时间,不能有锐角边界,最好C1连续; 厚度不大于最小圆角半径(曲率半径)
14.组件中模型的简化表示(利于快速刷新) Views-〉Modify View-〉View State
组件模示中建立简化表示(SimplifiedRepresentation)
15.显示球标
BOM-〉Show-〉Show all;
修改球标类型:Change Type-〉选重复区域-〉选Simple等(也可以定制,选Coustom)
16.筛选表格
Table-〉Repeat Region-〉Filters
可以使用关系式:&fam.inst.param.name!=**
17.表格分页
Table-〉Pagination
18.关于关系式的输入
我们在添加关系式时,可以不点击“增加add”,而点“编辑关系edit relation”。
19. 2键鼠标支持:2button_mouse_mmb_support:yes_no yes :ctrl+shift+左键——旋转
20.工程图里PRO自己带的字体不好.有很多缺陷.在加入其它字体以后,计算机速度又跟不上,所以在开始标寸法时,还是用PRO自带的字体,最后要出图时才改为加入的字体,样就不影响速度问题了。
21.iges曲面,遇到实在不能直接修复的面,建议切换到legaacy模块,使用里面的曲面remove,不提倡直接用重新定义里面的删除;
22. 外面读入的曲线,如果修改较少,建议直接用曲线里面的数据来自文件,比较好,如果你准备作比较大的改动,还是建议进入legaacy模块,用里面的修改曲线,调整比较方便如果是2001以后的版本,建议直接用style比较方便;
23. 对于非规则的曲面,如果直接延不行,可以用高级里面的
surface free form ,这个菜单同样适合修复iges曲面,模具建构分模面等等;
24. 多使用轴点功能,能为后面建构特征做定位用,在工程图里面,对于非回转体的中心线,如果在part里面,建构特征的时候,已经在对称中心加上轴点,可以直接打开基准轴的显示,得到中心线;
25. 在草绘截面里面,对于草绘线条,可以直接按者ctrl键拖动线条的端点进行延长(野火里面);
26. 对于在草绘里面采用特征边做截面的特征,如果遇到特征修改造成失败的,建议进入草绘后,不要直接删除,先选中所有的草绘线条,然后使用移动或者旋转命令, 总之是使草绘线条与原特征边尽可能的错开,然后重新使用新的特征边做草绘截面,再使用取代命令,一定要注意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
27. 为了减少碎面,在草绘里面,对于多段相切的线条,如直线和圆弧连接,可以先选中所有的线条然后进入编辑菜单选择转换成样条线(野火).
28. 在创建较复杂零件时,可以将零件分成多个零件分别创建, 然后用:特征---创建---外部复制几何 将他们合并在一起。
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基准和
29.旋转阵列的要点:
照,避免已绘制特征的干扰。
1.如果你准备直接阵列(非先旋转复制一个特征后,再阵列 ), 在选择草绘截面的绘图平面后,不能用系统缺省的参考方向(除旋转阵列以外基本都可以),一般指定一个水平或者垂直参考平面,此处一定要用旋转参照产生一个 基准平面,为增加一个角度增量,我一般取90或者180等特殊的角度(目的的是便于画草绘截面符合正常的看图),进入草绘后,特别特别注意,除了阵列的 旋转中心作为原点参照,其余的参照绝对的不允许,如果是用使用边或者偏移边的截面,同样在完成草绘之前要删除他们的参照,满足了这些条件,旋转阵列一定成 功;
2.也可有先做一个草绘点,把点先阵列,接着做阵列的第一个特征的时候,也是完全用前面的基准点为参照,完成特征后直接阵列就可以; 3.如果觉得上面的比较麻烦,还有就是常用的手法,做好第一个特征后,先旋转拷贝出一个特征,然后用拷贝的特征做阵列,如果这样还是会失败的话,最后一 招,万能,就是先把第一个特征的曲面先拷贝,然后旋转拷贝曲面,后面直接用曲面来阵列(这一招也适用于同时要阵列较多特征的场合,免除做组阵列的麻烦).
30.Trail文件应用
用写字板打开trail.txt,将里面你要恢复到的地方之后的操作删除掉后存盘用PROE打开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