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省级工法申报书1

省级工法申报书1

来源:微智科技网


推 广 应 用 前 景 本工法施工简单,吊装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施工工期短。可适用于100-1000m3倒锥壳水塔水箱吊装以及大型构件的吊装工程。

主要技术文件目录 一、 前言 二、 工法特点 三、 适用范围 四、 工艺原理 五、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六、 材料与设备 七、 质量控制 八、 安全措施 九、 环保措施 十、 效益分析 十一、应用实例

预应力钢绞线提升大型构筑物、设备施工工法研究与应用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在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的二期、三期高炉事故水塔工程进行实施,已竣工,运行效果良好。 二、使用部位及前提

倒锥壳水塔具有结构紧凑、造型美观等优点,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目前常用的标准水塔为100-500m3。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钢铁冶金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高炉容量在不断增大,为了保证高炉等设备在在特殊停电情况下的工业用水,需要配置40m高1000m3倒锥壳水塔,为其提供事故用水。1000m3属于非标准型水塔,直径大,高度40m,水箱重量达到350t,水箱提升难度较大,危险系数高。因此如何选择确定水箱的提升方案成为整个水塔施工的关键,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提升操作简单,吊装安全可靠,而且施工成本低,吊装效率高,节省工期。

采用钢绞线吊装水塔水箱,筒身和水箱先行预制,筒顶安装钢制提升架,提升水箱以筒身为支座,钢制提升架由斜支撑柱、上钢梁、 下钢梁、联系杆件等组成,上、下钢梁间安放液压千斤顶,并在上、下钢梁上面安放预应力单孔锚具,钢绞线穿过上下锚具。千斤顶顶起上钢梁,上锚具自动将钢绞线锁紧,随上钢梁向上运动;下锚具夹片受钢绞线向上的摩擦力,夹片自动打开,水箱被提起上升。当千斤顶回程时,下锚具自动将钢绞线锁住。上钢梁靠回落带动上锚具,上锚具靠钢绞线的推力自动打开,钢绞线自上锚具孔中退出,操作千斤顶不断往复运动,上下锚具不断交替打开、锁紧,使钢绞线带动水箱持续上升,直到完成全部提升吊装。 三、主要特点

采用钢绞线,利用筒身做支点吊装,水箱在地面预制,保证水箱施工质量,减少高空作业。

钢绞线吊装倒锥壳水箱,施工简单,吊装安全平稳,节省施工成本,缩短工期。

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工艺流程

安装提升平台上的斜牛腿、下钢梁、上钢梁 →上下钢梁之间安放千斤顶→穿钢绞线并随即用夹片锁紧钢绞线,拉紧钢绞线固定水箱下锚具 →安下、上钢梁锚具 → 安装电动油泵、分油器及千斤顶油路 →接通电源并关闭分油器针形阀 → 液压油泵试工作,检查油泵是否正常→油泵正式工作、千斤顶进油,千斤顶活塞顶升锚具带动水箱上升 →行程结束,油泵回油,千斤顶活塞下降,下锚具同时锁紧钢绞线千→斤顶上锚具松开,并随之下降 → 重复提升过程直至水箱到设计标高→安装临时刚托架→水箱下支承环梁浇筑混凝土并达设计强度→在水箱下环梁上端切断钢绞线,卸下千斤顶及上锚具、油泵及提升钢架。

4.2.吊装机具选择 4.2.1提升架的设计和安装

根据支筒顶端12根支撑柱位置,将提升架设置为12边形,见下图。安装流程:

1、 支筒上环梁浇筑时环向均布预埋12块钢板,斜支撑柱焊接在预埋

钢板上,斜支撑上端中心与水箱下环梁中心垂直。

2、 斜支撑顶端焊接下钢梁垫板,在垫板上焊接12边形下钢梁,钢梁

选用[22号槽钢,采用槽钢截面为] [,间距为3cm。

3、 下钢梁接头处焊接接头盖板即千斤顶垫板。下钢梁焊接完成后,

在下钢梁与上人井预埋钢板间焊接拉接工字钢连杆。然后在连杆上用木板铺设操作平台。 4、

上钢梁其做法同下钢梁,上钢梁焊接完毕,将千斤顶安放于上下钢梁之间,在上下钢梁间焊接U形防侧移槽钢架,防止偏移。

图4-1提升架俯视图

图4-2提升架前视图

图4-3提升架轴测示意图

图4-4 提升架单柱示意图

提升架安装前,应在地面上试拼装,检测合格后,再分件运至筒顶正式安装。安装顺序为:斜拉支撑杆件→下钢梁及径向联系杆件→上钢梁及导向架→吊起上钢梁→固定安装千斤顶→放下上钢梁(落在千斤顶上面)。

水箱提升钢架计算书见附件1

4. 2.2钢绞线选用:钢绞线选用预应力钢绞线1x7-17.8-1860MPa,钢绞线使用根数n=KN/AR,

式中K为吊装安全系数,不小于3;

N为水柜总重(包括施工荷载等) 本工程水箱重量为350t即3500KN;

A为一根钢绞线的有效面积(mm2) 取A=191mm2; R为钢绞线钢丝强度级别为1860MPa。

N=3*3500*1000/1860*191=29根。

根据本水塔实际情况及安全系数,预应力钢绞1x7-17.8-1860Mpa选用36根。

安装钢绞线时,按所需长度将钢绞线切割成段,两端进行锚头工序处理后,将钢绞线从水柜下环梁预埋套管中穿过,穿过锚具,将钢绞线挂住。钢绞线安装完毕,即可开始安装油泵及导线。

安装完毕的各条钢绞线松紧不一,应力相差很大,必须进行调整,使其应力趋于均衡。调整方法是将锚具套在伸出锚头的钢绞线上,专人用杠杆顺序撬紧,反复调整直到各线松紧一致为止。可用应力检测仪检查,也可用手直接拉摇钢绞线,以手感判定各线的松紧程度和受力情况。

4.2.3水箱下环梁锚具:采用KM22- 1860型锚具。

4.2.4千斤顶选择:水柜提升时千斤顶你选用12个额定起重量为100t 行程为200mm ,P=K*N/nF,

式中N为水柜总重,包括施工荷载等; F为一个千斤顶的额定起重量,

n为拟选用千斤顶个数。通过计算确定千斤顶数量(安全系数≥3)。

P=3*350/100*12=87.5t,满足起重要求

4.2.5电动油泵选择:选用液压油泵GBY-63Mpa两台,经过一拖六千斤顶给每台千斤顶供油,油泵压力为额定63MPa。

4.2.6、操作控制

1.水箱提升前应完成的工作:

筒身、水箱混凝土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1.1.筒身提升钢架上下钢梁其位置与水箱下梁预埋Φ32钢管相对应,钢梁间隙、预埋钢管孔应在同一中心垂线上。

1.2.平台四周焊接钢栏杆,筒身内设爬梯,平台中间满铺不小于30mm厚的木板。

1.3.下钢梁就近千斤顶位置处制作刻度标杆,以便提升时随时观察水箱的水平度。 2.构造要求

2.1.水箱下环梁吊点构造

在预制水箱时,水箱下环梁底边预埋一圈厚12mm钢板,使水箱吊点在提升时受力均匀,将36根Φ32钢管沿环向均匀穿过并焊接在预埋钢板上,钢管下口与钢板下表面平齐,将其浇筑在水箱下环梁中,水箱提升时将钢绞线穿过钢管并用锚具锁紧,

2.2.水箱下环梁吊点锚垫板构造

吊点和钢绞线总根数确定后,选用KM22-1860锚具,该锚具用于预应力结构时由锚垫板和锚板配套;水箱预制时应将水箱放在事先用砼浇筑而成的12个高300mm混凝土支墩上,为提升时穿钢绞线固定锚具提供方便。

2.2.水塔提升钢架的构造要求

提升钢架比水箱设计固定位置高2200mm,上下钢梁内切圆直径应

与水箱下环梁直径相等。 3.操作注意事项

3.1.提升钢架须注意接触面严密,高低不平处须用用垫铁垫平并将其可靠焊接。

3.2.钢绞线应用砂轮切割机切断,拆除钢绞线时可用气割割断,割断后,需将端头处用细铁丝绑紧。

3.3.水箱下环梁的吊点锚具锁紧前,每根钢绞线应基本拉紧到同一程度,夹片完全夹紧。

3.4.提升钢架上液压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转,先充油排气,然后加压至20N/mm2,每次持压5min,重复3次后检查各密封处是否渗漏,待各部工作正常后接通千斤通。

3.5.提升时发现千斤顶不同步或钢绞线有松动时应及时调整进油量控制千斤顶升差。

3.6.第一次提升时,以水箱离支点200mm时停止24h,以观察此阶段是否有异常现象。

3.7.提升过程中,须随时察看水箱的水平度,发现不平随即调平。提升结束后应检查各锚固牢靠,如有问题应及时锚紧。并用木楔把水箱下环梁与筒身之间空隙楔紧,水箱下环梁用钢支撑固定。

3.8.为使2台油泵同步工作,每个千斤顶旁固定一根标尺,在千斤顶活塞顶上设一指针对准标尺。活塞向上顶升时指针随时指出提升高度,根指针高差相差达10mm时,应随时调节千斤顶进油量,以控制千斤顶行走速度。

4、材料与设备

4.1材料控制

严把材料质量关,对提升架所用槽钢、钢板以及钢绞线锚具严格检验,不合格材料杜绝使用。

4.2水箱提升材料设备表 名 称 千斤顶 电动油泵 规格型号 数量 备 注 其中备用6台 其中筒身提升平台上下钢锚 具 KM22-1860 158只 梁72只,水箱下环梁处36只,其余备用50只 钢 绞 线 卷 扬 机 塔顶提升钢自制 梁 五、施工技术要求 5.1 所有钢结构部分(包括提升架、吊环等)的焊接必须由具有焊接合格证的焊工焊接,并应由检查员签字方可投入使用;

5.2各部检查确认无问题后,以1MPa的油压将松驰的钢绞线抽紧,然后进行加压提升,上升到200mm时停止,再次详细检查,24小时后,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方可继续升;

1套 焊成提升钢架 Φ17.8 3T 36根 1台 时物件垂直运输 采用[22槽钢,σ=20钢板58.5米/根 主要用于提升和拆除作业BM-100TX200 18台 GBY-63MPa 2台

5.3 水箱提升时应尽量减小千斤顶回油所产生的冲击荷载;如果发现水箱偏斜,应在提升过程中,通过调整针形阀,减小偏高那面千斤顶的提升量,从而达到调平的目的;

5.4 水箱上升到规定标高还有50mm时,再进行一次严格精密的调平。到位后,应按图纸要求对水箱的水平度及对中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5.5 安装质量标准 项 目 标高误差 中心线位置偏差 不平误差 允许偏差 ±10mm ±5mm ±5mm 备 注 5.6该施工工艺工期短,为高炉提前运行保驾护航。该施工工艺安全可靠,避免高空搭设脚手架风险。

六、经济与社会效益证明材料

预应力钢绞线提升水箱工艺比穿心千斤顶圆钢爬杆提升水箱工艺施工工期提前5天;钢绞线提升方案需用钢绞线4.5t, 穿心千斤顶圆钢爬杆提升案则需要14.5t,钢材节约10t;钢绞线方案需要油泵、分油器、千斤顶等全套设备共计6.5万元。穿心千斤顶方案则需额定起重量30KN千斤顶300台、油泵两台,摊销费、修理费折合8万元。

使用本方法施工提高了施工工期,保住了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成本,而且安全可靠,达到建设单位按期投产的要求。

平山县敬业冶炼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5日

七、应用实例

在河北平山敬业冶炼有限公司3*1260事故水塔工程采用本工法施工,水箱安全平稳就位,施工工期缩短了5天,节省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建设单位按时投产使用,得到建设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工程照片

钢架布置

钢绞线安装

油泵设置

油路布置

上横梁锚具

下横梁锚具

顶升

锚具控制

锚具控制

同步控制

水箱试吊

吊装就位

经济与社会效益证明材料

预应力钢绞线提升水箱工艺比穿心千斤顶圆钢爬杆提升水箱工艺施工工期提前5天;钢绞线提升方案需用钢绞线4.5t, 穿心千斤顶圆钢爬杆提升案则需要14.5t,钢材节约10t;钢绞线方案需要油泵、分油器、千斤顶等全套设备共计6.5万元。穿心千斤顶方案则需额定起重量30KN千斤顶300台、油泵两台,摊销费、修理费折合8万元。

使用本方法施工提高了施工工期,保住了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成本,而且安全可靠,达到建设单位按期投产的要求。

平山县敬业冶炼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5日

附件1:水箱提升钢架计算书

水塔水箱自重350T=3500KN

共有36个吊点,每个吊点F=3500/36=97.2KN

每根简支梁上设3个吊点,吊装时考虑1.1的动力系数:F=1.1X97.2=107KN 1、验算千斤顶上方1/12简支钢梁 计算简图如下:

----- 设计信息 -----

钢梁钢材:Q235 梁跨度(m): 1.359

梁平面外计算长度(m): 2.600

钢梁截面:普通热轧槽钢背对背组合][: [22a 肢间距:30 容许挠度限值[υ]: l/180 = 7.550 (mm)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计算梁截面自重作用: 计算

简支梁受荷方式: 竖向单向受荷

----- 设计依据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简支梁作用与验算 ----- 1、截面特性计算

A =6.3680e-003; Xc =9.2000e-002; Yc =1.1000e-001; Ix =4.7878e-005; Iy =1.1409e-005; ix =8.6700e-002; iy =4.2327e-002; W1x=4.3520e-004; W2x=4.3520e-004; W1y=1.2401e-004; W2y=1.2401e-004; 2、简支梁自重作用计算 梁自重荷载作用计算:

简支梁自重 (KN): G =6.7935e-001;

自重作用折算梁上均布线荷(KN/m) p=4.99e-001; 3、梁上恒载作用

荷载编号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荷载值2 1 4 107.00 0.34 0.00 0.00 2 4 107.00 0.68 0.00 0.00 3 4 107.00 1.02 0.00 0.00

4、单工况荷载标准值作用支座反力 (压为正,单位:KN)

△ 恒载标准值支座反力

左支座反力 Rd1=160.722, 右支座反力 Rd2=160.958 5、梁上各断面内力计算结果 △ 组合1:1恒+1活

断面号 :1 2 3 4 5 6 7 弯矩(kN.m)0.000 18.199 36.391 54.576 60.665 66.720 72.768 剪力(kN) :160.722 160.665 160.608 160.552 53.495 53.439 53.382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66.746 60.665 54.576 36.444 18.225 0.000 剪力(kN) : -53.675 -53.731 -53.788 -160.845 -160.901 -160.958 6、简支梁截面强度验算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72.795 (组合:1; 控制位置:0.680m)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59.303 < f=215.000 简支梁抗弯强度验算满足。

简支梁最大作用剪力(kN):160.958 (组合:1; 控制位置:1.359m) 简支梁抗剪计算应力(N/mm2):61.281 < fv=125.000 简支梁抗剪承载能力满足。 7、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

平面外长细比 λy:61.426 梁整体稳定系数φb:0.984

简支梁最大正弯矩(kN.m):72.795 (组合:1; 控制位置:0.680m) 简支梁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69.945 < f=215.000 简支梁整体稳定验算满足。 8、简支梁挠度验算

△ 标准组合:1.0恒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弯矩(kN.m):0.000 18.199 36.391 54.576 60.665 66.720 72.768 剪力(kN): 160.722 160.665 160.608 160.552 53.495 53.439 53.382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弯矩(kN.m): 66.746 60.665 54.576 36.444 18.225 0.000 剪力(kN) : -53.675 -53.731 -53.788 -160.845 -160.901 -160.958 简支梁挠度计算结果: 断面号 : 1 2 3 4 5 6 7 挠度值(mm):0.000 0.351 0.678 0.958 1.170 1.303 1.349 断面号 : 8 9 10 11 12 13 挠度值(mm): 1.303 1.170 0.958 0.678 0.351 0.000 最大挠度所在位置: 0.679m

计算最大挠度: 1.349(mm) < 容许挠度: 7.550(mm) 简支梁挠度验算满足。

梁轴力图:

梁弯矩图:

****** 简支梁验算满足。****** ====== 计算结束 ======

2、验算千斤顶下方钢梁支架

简支梁上设三个吊点可知千斤顶支座的反力为2R=3F+F/2+F=4F 每个支座反力R=2F 支架计算简图:

设计主要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总信息 ---- 结构类型: 构筑物

设计规范: 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节点总数: 4 柱数: 3 梁数: 0 支座约束数: 3 标准截面总数: 2

活荷载计算信息: 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风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风荷载 钢材: Q235

梁柱自重计算信息: 柱梁自重都计算 恒载作用下柱的轴向变形: 考虑 梁柱自重计算增大系数: 1.20 基础计算信息: 不计算基础 梁刚度增大系数: 1.00

钢结构净截面面积与毛截面面积比: 0.85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方法: 有侧移

钢结构阶形柱的计算长度折减系数: 0.800 钢结构受拉柱容许长细比: 300 钢结构受压柱容许长细比: 150

钢梁(恒+活)容许挠跨比: l / 400 钢梁(活)容许挠跨比: l / 500 柱顶容许水平位移/柱高: l / 500 地震作用计算: 不考虑地震作用 窄行输出全部内容

---- 节点坐标 ----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1) 2.38 0.00 (2) 2.62 1.50 (3) 0.00 1.50 (4) 0.00 0.00

---- 柱关联号 --------

柱号 节点Ⅰ 节点Ⅱ 柱号 节点Ⅰ 节点Ⅱ 柱号 节点Ⅰ 节点Ⅱ (1) 3 2 (2) 4 1 (3) 1 2 ---- 梁关联号 ----

梁号 节点Ⅰ 节点Ⅱ 梁号 节点Ⅰ 节点Ⅱ 梁号 节点Ⅰ 节点Ⅱ

---- 柱上下节点偏心 ----

节点号 柱偏心值 节点号 柱偏心值 节点号 柱偏心值 节点号 柱偏心值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 标准截面信息 ----

1、标准截面类型

(1) 35, 2[22a , 0.010 普通槽钢[]组合 (2) 31, I14 , 普通工字钢截面 I

---- 柱布置截面号,铰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柱号 标准截 铰接 截面布 柱号 标准截 铰接 截面布 面 号 信息 置角度 面 号 信息 置角度 (1) 2 3 0 (2) 2 3 0 (3) 1 3 0

---- 梁布置截面号,铰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梁号 标准截 铰接 截面布 梁号 标准截 铰接 截面布 面 号 信息 置角度 面 号 信息 置角度

2、标准截面特性

截面号 Xc Yc Ix Iy A

1 0.08200 0.11000 0.47878E-04 0.26851E-04 0.63680E-02 2 0.04000 0.07000 0.71200E-05 0.300E-06 0.21500E-02

截面号 ix iy W1x W2x W1y W2y

1 0.86700E-01 0.935E-01 0.43520E-03 0.43520E-03 0.32746E-03 0.32746E-03

2 0.57500E-01 0.17300E-01 0.10170E-03 0.10170E-03 0.16100E-04 0.16100E-04

恒荷载计算...

节 点 荷 载: 节点号 弯矩 垂直力 水平力

2 0.00 214.00 0.00 0

柱 荷 载: 柱号 荷载类型 荷载值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0

梁 荷 载: 连续数 荷载个数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值2

荷载参数2

---- 恒荷载标准值作用计算结果 ----

--- 柱内力 ---

柱号 M N V M N V 1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2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 梁内力 ---

梁号 M N V M N V --- 恒荷载作用下的节点位移(mm) ---

节点号. X向位移 Y向位移 2 0.2 0.3 活荷载计算...

节 点 荷 载: 节点号 弯矩 垂直力 水平力

0

柱 荷 载: 柱号 荷载类型 荷载值 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

0

梁 荷 载: 连续数 荷载个数 荷载类型 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值2 荷载参数2

--- 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节点位移(mm) ---

节点号. X向位移 Y向位移 2 0.0 0.0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

----- 荷载效应组合及强度、稳定、配筋计算 -----

--------------------------------------------------------------------- 钢 柱 1 截面类型= 31;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2.62, Ly= 2.62; 长细比:λx= 45.7,λy= 151.7

构件长度= 2.62; 计算长度系数: Ux= 1.00 Uy= 1.00 抗震等级: 不考虑抗震

截面参数: I14 普通工字钢

轴压截面分类:X轴:a类, Y轴:b类 构件钢号:Q235

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

柱 下 端 柱 上 端

组合号 M N V M N V 1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2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3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4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5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6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7 0.01 -48.31 0.36 0.00 48.31 0.36 8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9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10 0.01 -48.31 0.36 0.00 48.31 0.36 11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12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13 0.01 -48.31 0.36 0.00 48.31 0.36 14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15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16 0.01 -48.31 0.36 0.00 48.31 0.36 17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18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19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20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21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22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23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24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25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26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27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28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29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30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31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32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33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34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35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36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37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38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39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40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41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42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43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44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45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46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47 0.01 -42.94 0.32 0.00 42.94 0.32 48 0.01 -35.78 0.27 0.00 35.78 0.26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7, M= 0.01, N=-48.31, M=0.00, N=48.31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26.43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 0.123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拉杆,平面内长细比 λ= 46. ≤ [λ]= 300 拉杆,平面外长细比 λ= 152. ≤ [λ]= 300

构件重量 (Kg)= 44.30

--------------------------------------------------------------------------------

钢 柱 2 截面类型= 31;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2.38, Ly= 2.38; 长细比:λx= 41.3,λy= 137.3

构件长度= 2.38; 计算长度系数: Ux= 1.00 Uy= 1.00 抗震等级: 不考虑抗震

截面参数: I14 普通工字钢 轴压截面分类:X轴:a类, Y轴:b类 构件钢号:Q235

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

柱 下 端 柱 上 端

组合号 M N V M N V 1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2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4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5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6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7 0.00 0.00 0.32 0.00 0.00 0.32 8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9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10 0.00 0.00 0.32 0.00 0.00 0.32 11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12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13 0.00 0.00 0.32 0.00 0.00 0.32 14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15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16 0.00 0.00 0.32 0.00 0.00 0.32 17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18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19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20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21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22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23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24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25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26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27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28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29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30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1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32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3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34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5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36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7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38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39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40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41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42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43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44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45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46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47 0.00 0.00 0.29 0.00 0.00 0.29 48 0.00 0.00 0.24 0.00 0.00 0.24 翼缘容许宽厚比 [B/T] = 15.00

翼缘宽厚比 B/T = 3.40 < [B/T]= 15.00 拉杆,平面内长细比 λ= 41. ≤ [λ]= 300

拉杆,平面外长细比 λ= 137. ≤ [λ]= 300

构件重量 (Kg)= 40.08

--------------------------------------------------------------------------------

钢 柱 3 截面类型= 35;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1.52, Ly= 1.52; 长细比:λx= 17.5,λy= 23.4

构件长度= 1.52; 计算长度系数: Ux= 1.00 Uy= 1.00 抗震等级: 不考虑抗震

截面参数: 2[22a 普通槽钢组合[], d(mm) = 10 轴压截面分类:X轴:b类, Y轴:b类 构件钢号:Q235

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

柱 下 端 柱 上 端

组合号 M N V M N V 1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2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3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4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5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6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7 0.00 294.48 0.11 0.00 -293.26 0.10 8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9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10 0.00 294.48 0.11 0.00 -293.26 0.10

11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12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13 0.00 294.48 0.11 0.00 -293.26 0.10 14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15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16 0.00 294.48 0.11 0.00 -293.26 0.10 17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18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19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20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21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22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23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24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25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26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27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28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29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30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31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32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33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34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35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36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37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38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39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40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41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42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43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44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45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46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47 0.00 261.76 0.09 0.00 -260.68 0.09 48 0.00 218.13 0.08 0.00 -217.23 0.07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7, M= 0.00, N= 294.48, M= 0.00, N= -293.26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54.40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 0.253

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47.34 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0.220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48.24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0.224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压杆,平面内长细比 λ= 18. ≤ [λ]= 150 压杆,平面外长细比 λ= 23. ≤ [λ]= 150

-----计算结束满足设计要求----- 支架应力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