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之修辞手法
导学案
2018.11.16
一、学习目标
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3.学习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二、复习重点:
1.解读举例作品,掌握答题规律,有效组织答案,做到准确答题。 2.能结合诗句准确表述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交流讨论预习案课前小测第1题各诗句修辞手法的好处,初步感知修辞的妙用。
四、高考命题设问的形式(怎样考)
1.常见设问:
(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五、课堂精讲(以课前小测第2题为例,总结答题的基本步骤)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安徽卷)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 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从修辞角度考虑),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
2、总结归纳: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题型的答题步骤是怎样的?(怎样答)
六、 当堂训练(限时8分钟)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2016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七、本课总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八、课后拓展:完成《全优课堂》P248练习题
2
七、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 特点及作用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无形为有比喻 形,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使道理通俗易懂,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 比拟 比拟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突出作者情感。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者的思想感情。(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思反复 设问 反问 用典 双关 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用历史故事或前人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