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来源:微智科技网
九年级(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妾私臣,臣之姜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注]景公:齐景公。废酒:停止饮酒。爱:怜惜。令:假使。桀纣:即夏桀和商纣王,是两个暴君。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____的确____(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____偏爱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

译文:像这样听从他的建议,那么(我)就被大臣挟制了。3. 齐威王对进谏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答:虚心采纳(意思对即可)

4. 请为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标题:景公纳谏废酒(意思对即可)

5. 邹忌进谏的方式与弦章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答:邹忌委婉进谏;弦章直言进谏

【译文】齐景公喝酒,一连喝了七天七夜.大夫弦章进谏说:“您喝了七天七夜的酒,我请您不要喝酒了!不然的话,就赐我死。” 晏婴入朝拜见,景公对他说:“弦章劝诫我说:‘希望您停止饮酒!不然的话,就赐我死。’如果听他的劝告,那我就受臣子控制了;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 晏婴回答说:“弦章遇到您这样的国君,真是幸运!假使遇到夏桀王、殷纣王那样的暴君,弦章已经死了很久了。”于是齐景公就停止了饮酒。

(二)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注释】婺(wù)州:今浙江金华靖康:宋钦宗年号磁州:今河北磁县率:都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生兵:指生力军潜善:人名,即黄潜善薨(hng):死亡

6、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官 两 河 者率 托 故 不 行

A、官/ 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B、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C、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D、 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度将孤兵寡 度(考虑、估计 )

(2)泽无一语及家事 及(谈论(到)、提及)

8、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2分)

现在进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死里求生。(评分意见:“等”没有翻译为“同样”的不给分)

9、宗泽为什么会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因为宗泽上书20多次请皇上将其调回京城,每次都被潜善等人阻挠。抗金的大志未能完成,最终忧愤成疾。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题干的要求抓住文中的情节和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

10、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分)豪爽有大志、英勇善战、忠君爱国。(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要事件及人物的言行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概括。

【翻译】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宗泽从小就性格豪爽有大的志向,元祜六年进士及第。殿试时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病,考官厌恶他的直率,将他的排名列为最低一等。调任到衢州任龙游县令。当地百姓不知学习,宗泽为他们建立了学校,安排了儒学教师,讲解儒家经典学术,社会风气大为改变,从此以后登科中举的人源源不断。调到登州任通判。(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老百姓横征暴敛来的。宗泽上奏请求免征其税。

朝廷派遣使臣在登州与女真讲和,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与他的亲友说:“天下从此多事了。”于是宗泽隐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房屋。请康元年,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这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一带的都借故不上任。宗泽说:“拿着国家俸禄而避难,这不行。”当天就一个人骑匹马出发上任去了,跟从的疲弱兵卒有十多人。磁州经过敌兵铁骑践踏后,百姓都逃跑搬家了。宗泽到任后,修缮城池,疏浚护城河,置办作战器械,招募义勇兵士,开始为固守城池不转移的战略作打算。上奏说:“邢、洺、磁、赵、相五州各存蓄精锐士兵两万人,敌军攻打州时,其他四州都响应帮助,这样一州的兵力就常有十万之多。”皇上看后嘉奖了他。金人逼迫徽、钦二帝北行,康王在南京登基,宗泽入朝面见,眼泪鼻涕流满脸颊,陈述复兴大计。金人谋划攻打汴京,从郑州发兵到达白沙,离汴京十分近了,京都里的人都害怕极了。同僚和部下入府询问计谋,宗泽正与客人下围棋,笑着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将在外面一定能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名精锐士兵,叫他们绕到敌人

背后,在敌人的退路上伏击。金人果然大败,自此不再来侵犯东京。宗泽威望名声一天比一天大,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敬畏他,对于宋人来说必称他宗爷爷。宗泽上奏疏说:“丁进愿率几十万大军守护京城,李成愿意随驾护卫还朝,即使渡过黄河去剿灭金兵,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一同以死全力抗击金兵。我听说“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天下就会归顺你。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皇上于是下诏书,选择好日子回京。

宗泽前后共上奏二十多次请求皇上回京,多次被黄潜善等人所扣留,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了疽。各位将领入府问病,宗泽急切地说:“我是因为二帝蒙难而积愤变成这样。你们如果能歼灭敌人,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众将军都流着泪说:“怎么敢不尽力杀敌!各位将军退出后,宗泽叹气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天色阴沉风雨交加。宗泽关于家事没说一句话,只是连呼三声“过河”而死。京城里的人哀痛号哭。宗泽的遗书仍然极力主张皇上回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

(三)《唐文粹》选读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其甚者,则终身不仰视,曰吾恶天圆。或有喻之,以天大无穷,人不能极远视四垂,因谓之圆,天不圆也。对曰:‘天纵不圆,为人称之,我亦恶焉。’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小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圆,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注]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季川:元结的堂弟。预:参与。

1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天大无穷”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2分)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以悦婴儿C.吴广以为然D.以中有足乐者

试题分析:先准确判断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再根据各选句的意思结合对文言常用词的积累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项和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意为 “因为”。

12、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正直沦为地位低下的人,不能圆滑谋求显贵。C.公植虽知天并非圆的,但因人们说天是圆的,因此厌恶之心不变。D.公植因小事就责骂元结为人圆滑投机,甚至拿着矛戟来追杀他,足见其耿直。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将各项表述的内容与文一一比照,找到理解不误的地方。D句有误,公植并未真的拿着矛戟来追杀元结。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其甚者甚( 严重,厉害 ) 或有喻之 喻( 使……明白 )恣令悦媚婴儿恣( 听任,任凭 ) 躬自戏圆 躬(亲自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2分)译:回家喜欢婴儿玩圆,出外一定喜欢小人趋奉圆滑。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2分)

译:我不过是让孩子玩玩团团转的玩具,公植尚且责骂我,气愤地表示要和我绝交。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趋”“尚”等,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

元结家的奶妈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用来逗婴儿玩乐,婴儿很喜欢它,奶妈便找来一群孩子,陪他一起嬉乐。

朋友中有个叫公植的,听说有这么一个运弄婴儿的玩具,请求看一看。等他看到这个玩具,急忙拿去烧掉,并责备元结说:“我听说古代憎恶圆的士人唱道:宁可方正地沦为仆隶,也绝不肯圆滑地取得公卿,宁肯方正地处身下殿,也不愿圆滑地求得显贵。

其中态度更为激烈的,辈子都不肯抬头看天,并说:我憎恶天是圆的。有人对他解释说,天广阔无边,人所不能穷尽,远视天幕四垂,因而以为天圆,而天并非圆形啊。那个人回答说:天纵然不是圆的,但人们说它圆,我也因此而讨厌它。

次山你怎么随便让奶妈做了这么个会团团转的玩具,由着他用来逗弄婴儿?小时候喜欢的,长大了一定爱好。教小儿爱玩圆转之物,将来长大了使他陷于不义,大人自己以圆为戏,更是背弃了方正之道。

唉,你元次山回到家喜欢小孩逗弄团团转的玩具,出了家门一定欣赏小人的处世圆滑,我又怎能料定您元次山今后不至于官谈圆滑、行止圆转,而一辈子都圆滑呢?我哪里还可以再做您的朋友!

元结把元季川叫来,告诉他说:我不过是让孩子玩玩团团转的玩具,公植尚且责骂我,气愤地表示要和我绝交。假若以圆融应对事物,以圆融顺应时风,事非圆融不参与,事非圆融不作为,那么公植大概要操起戈矛诛杀我们罢!

(四)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 景公:齐景公。 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晏子谏景公 (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晏子对曰(回答)

公被狐白之裘 (通“披”,身穿)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挨饿受冻的人)

16.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3分)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水落而石出者

B.坐于堂侧阶 ;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 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 ;其如土石何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译:(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18.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

译: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19、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景公说:“讲得好。我听你的话。”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五)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注】益阳:地名。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累日不爨: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实腹:填充肚子。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犹:仍然。

20、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2分)

至 舍 四 支 僵 劲不 能 动 媵 人 持 汤 沃 灌 以 衾 拥 覆 久 而 乃 和。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负箧曳屣(拖;拖着 ) (2)以中有足乐者 ( 因为 )(3)乃时吞纸以实腹( 时常;经常 ) (4)卒成学士 ( 终于)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2)嗜学,家贫无资。译: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23、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用原文回答)(2 分)

答:乃时吞纸以实腹;抱犬而卧。

2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和求学的艰辛。

(六)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品类:指万物。信:实在。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泉香而酒洌(水(酒)清 ) (2)树林阴翳 (遮蔽 ) (3)少长咸集 (全,都 ) (4)茂林修竹(长,高 )2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l)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译: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畅快。(每句2分,大意正确即得分)

27.【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2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分)

28.【甲】【乙】两文均体现了 “ 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2分)28.【甲】的“乐”是与民同乐。(1分〉【乙】的“乐”是与友赏景饮酒赋诗之乐(或与友同游之乐)。(1分)(大意正确可得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