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例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微智科技网
学生课堂2019 年 12 月

例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彭 益

(江西省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西萍乡 337000)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展示人们思考的过程的思维工具。面对新的部编版教材,掌握运用思维导图合理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十分必要。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统编教材 思维导图

一、统编教材,引发思考

现阶段,小学语文全面采用部编版教材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知识结构以及阅读难度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不少调整。比如阅读量加大、古诗词积累加大、增加阅读策略单元、增加习作单元等等。所有的调整对于教师而言是挑战,教材更加陌生,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重难点把握都更加困难。教材的调整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挑战,教材知识更深、需掌握的学习方法难度也在增大。面对新的统编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又要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辅助学习,这都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

经过笔者不断地实践研究发现,可以利用形象直观的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阅读方面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把思维导图的特性巧妙地运用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最终教会孩子们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学好统编教材。

思维导图是一种心智图。它能借助类似大脑思维中发散而有联结的图形,将众多内容或一篇文章的结构、脉络、重难点展示出来,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性图形思维工具。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解读文本、深化总结、拓展延伸,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方法指导。同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板书设计,将课文内容重点与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也就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板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借助课前的预习导图来讨论品读、合作学习,把自己的导图与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导图对比,发现自己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并在课堂中随着老师的教学修改导图,及时做到修正提高。可以达到利用思维导图发散的特点,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挖掘课文更广、更深的目的。

四、导图导学,助益深远

通过一定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思维导图有利于小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预习和复习。运用思维导图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当内容为一篇文章,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自主学习;当内容覆盖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一人较难完成或难以完成时,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参与,完成思维导图。复习时也有助于巩固之前的内容,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结构链和结构网,实现系统的学习,为之后的学习建立好良好基础。

思维导图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更高效的阅读,帮助小学生学会更有效地利用时间。一篇阅读文章所蕴含的内容及情感往往非常复杂,比如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父爱之舟》,短短一篇课文中,就有七八个关于父亲的场景,而蕴含的情感更是多重而复杂,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把握。而思维导图能从困难、复杂的课文内容中,提取重点信息,将阅读材料的内容系统、结构分明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更加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比如刚刚所说的《父爱之舟》一文,其中父亲对“我”的情感以及“我”对父亲的情感都十分深刻且复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这些情感都有不同看法,利用思维导图能构建出文章清晰的脉络,学生便能在这基础上,将抽象的情感,化为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导图具有放射性的特点,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如小学六年级课文《穷人》,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屋内屋外两种场景,两种氛围,让学生代入人物,展开想象,锻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思维导图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写作前,先绘制一个作文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理清写作脉络,疏通写作条理,这样,写作时就会更加顺畅,一气呵成,学生也就自然不会再惧怕写作了。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学习的策略,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熟练地运用思维导图,对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结合导图,例谈做法

据笔者多年实践发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实用。下面,我们就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为例,来谈谈具体做法。

在课堂教学前,我们可以把文章制成初步的阅读思维导图,梳理学生预习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可以用“万物迅速生长”为中心主题,逐层分支,第一层为“各种事物”和“以人为例”,把整篇文章合理地分成两大板块,而用这两个关键词又继续分支,继续阅读文章,从文中能提炼更多关键词。

在课堂上,利用〈课堂学习单一〉的一大题,让同桌分工自学,把自己打算选的材料写在圆圈图中,把作者的选材写进导图里。学生对比后会发现,虽然自己与作者都是围绕同一中心意思选材,但所选的材料是有区别的。此环节运用导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迅速理清作者的选材思路,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准备。

三、由此及彼,具体策略

当然,以上的做法仅仅只展现思维导图对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教学的一部分辅助作用。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系统备课,针对整套教材、整学年教材或整本教材、整单元教材,依次勾画出全面的思维导图,构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整体框架,从整体上把握好整组新教材的结构,明晰各阶段教学重点、难点。如果能够从整体把握教学的内容,也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老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时,也可以分出层次。课前,老师认真把握教材,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课型预设出不同的思维导图使之融入教学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课前自主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预习单帮助课文的初步分析。不止如此,对于统编教材中不同的单元、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阅读课型,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在导图中做出不同的变化。

**课题名称: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编号:PXYW2018-291。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