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单选题
1.(10分)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应与①相等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2.(10分) 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②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
③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3.(10分)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4.(10分)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同化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
B.给农作物施农家肥能使农作物再次利用肥料中的化学能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传递和散失
D.第二营养级摄入量的10%~20%将传递到第三营养级 5.(10分) 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1
项目 能量(KJ) 昆虫摄食量 昆虫粪便量 昆虫呼吸消耗量 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 410 210 130 70 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 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 6.(10分) 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B.图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只一条
C.在农业生产中,要设法提高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D.E1主要为太阳能,E2为热能
7.(10分) 下列说法有几项正确的有( )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3)散失的热能不可以被生产者固定再次进入生态系统。
(4)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指次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7)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8)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A.(1)(3)(7) B.(3)(7) C.(2)(3)(4) D.(3)(7)(8) 8.(10分) 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
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 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 9.(10分) 图中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
2
1
A.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 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10.(10分) 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
B.该图中的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D D.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 11.(10分)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 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12.(10分)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C.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越少
D.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 13.(10分)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2
1
A.该食物网由食物链组成,猫头鹰属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并处于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有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态 D.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减少
14.(10分) 下图所示食物网中,X、Y、Z分别表示三个营养级所含的总能量。假定鸟类的食物构成中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X<5Y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可能遭到破坏 B.鸟增加能量Z最多需植物提供能量110Z C.X、Y、Z之间存在着X>Y+Z的关系
D.X>Y>Z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能量通过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15.(10分)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1、2代表第一、第二营养级,字母代表各种能量,其中A指呼吸作用,C流向分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该属于C1 B.植食动物的次级生产量是B2+C2+D2
C.B2是第二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
16.(10分) 被奉为天下第一鲜的阳澄湖大闸蟹,因口感极其鲜美,一直被人们所追捧。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苏州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对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2
1
A.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B.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9
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含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17.(10分)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单位:10kJ/(m·a)
GP 15.91 871.27 0.88 141.20 211.85
2
2
NP 2.81
R 13.10
369.69 501.58 0.34 62.07 19.26
0.54 79.13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18.(10分)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的原因不包括( ) A.每个营养级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B.照射到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没有被全部固定 C.每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D.上一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个体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捕食
19.(10分)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次级消费者中被三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C.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b或d中的 D.c和e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20.(10分)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2
1
A.图中b=h+c+d+e+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草→兔→ 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1.(10分)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贝类的示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B.B是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 C.贝类摄入的能量就是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2.(10分)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0万kJ)。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Ⅰ→Ⅱ→Ⅲ
b. 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0万kJ c. 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约为20%
A.b和c B.c和d C.b、c 、d D.a、b、c、d
23.(10分)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2
1
A.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B.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 C.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④)/②]×100%
D.由于生产者所含能量最多,所以积累在体内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也最多
24.(10分) 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 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于草的同化量
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
25.(10分) 如图所示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中过程①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B.图中过程①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实现,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
C.过程②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可见能量流动具有开放性和单向流动的特点 二、填空题
26.(10分) 如表是研究小组对我国某淡水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甲~丁代表各个营养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未利用量 流向分解者的量
22
J/(cm.a) J/(cm.a) 10.4 3.6 3227.7 5.3
925.8 16.2 3393.1 105.6
呼吸量 同化量
22
J/(cm.a) J/(cm.a) 1785.2 32.1 4003.3 208.3
392.5 51.9 13716.6 371.1
甲 乙 丙 丁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分析表格数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
__________J(cm.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 2.乙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
22
__________J(cm.a)、__________J(cm.a)。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该淡水湖生态系统__________(填“是”、“否”)达到相对稳定,原因
2
1
是__________。
4.为有效地防止该淡水湖出现水华现象,生态学家建议在湖边浅水区适量种植挺水植物(如荷花等),请分析此建议的生态学论据__________。
27.(10分)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入射太阳能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生产者的呼吸量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2001.0 497.0 111572.0 25.3 8.4 4.95 0.99 111.3 37.0 1.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哪一个具有较多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__________。
3.玉米田生态系统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8.(10分)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 2.从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①图中A表示__________能量。
②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态系统的功能除了能量流动之外,还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④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_________.
29.(10分)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流动值(单位
3-2-1
为10kJ·m·a),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
1
1.序号①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序号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储存。
-2-1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m·a。
3.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4.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____。
30.(10分) 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
3.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4.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2
1
参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 2.答案:A
解析:①被蜘蛛吃下而未被同化的能量不属于蜘蛛同化的能量,仍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①正确;②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蜘蛛至少是第三营养级,所以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②正确;③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代谢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正确;④能量传递效率指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比值,由于猎物同化的能量不能获得,所以不能计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④正确。 3.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正确;能量流动逐渐递减,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及分解者,D错误。 4.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故生产者同化量大于所有消费者同化量,故A正确。施用农家肥使物质得到循环利用,而不能让能量也重新被利用,故B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故C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10%-20%将传递到第三营养级,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就是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70/(410-210)x100%=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A正确;根据题意,昆虫摄食植物,则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B正确;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是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不属于未利用的能量,C错误;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第一营养级植物的能量至少有(410-210)/20%=1000kJ,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图中各营养级有的是光合作用获得能量,有的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能量,所以并不完全相同,A正确。Ⅰ、Ⅱ、Ⅲ、Ⅳ代表的是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中有很多种生物,所以不可能只有一条食物链,B正确。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生物先天固有的遗传特性,一般不能认为提高,C错。图中E1外来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所以主要为太阳能,E2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所以为热能,D正确。 考点:
2
1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食物链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输入量即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A错误、C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实际上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D错误。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光能进入生态系统的起点是生产者,所以确定A为生产者,则B、C、D为消费者, A所固定的能量除流入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所以A所固定的能量表示流经改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ABCD,故C项正确,D错误;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图中方框大小可以用来代表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故A、B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该食物网由10条食物链组成,猫头鹰处于第三、第四、第五、第个营养级,所以猫头鹰属于最高营养级生物并处于四个不同的营养级;该图为食物网,其由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组成,没有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生物的种间的关系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由于捕猎的原因,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增加。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2
1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B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二、填空题
26.答案:1.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3716.6 ; 12%
2.19.8; 0; 3.否; 在调查期间,每一营养级均有未利用的能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
4.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或使能量最大限度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解析:答案要点:挺水植物(荷花)在竞争光能中占优势(争夺阳光、无机盐等) 27.答案:1.玉米田; 玉米田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入射太阳能的比值最高 2.荒地生态系统; 3.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解析:
三、读图填空题 28.答案:1.1250; 2.16%; 3.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29.答案:1.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1.29X105; 3.12.7%; 15.6% ; 4.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能量输出量 解析:
30.答案:1.太阳能; 热能;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2.营养级Ⅱ同化的能量 ; 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b/y×100% ;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