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来源:微智科技网


读书笔记

图书馆里的书籍真多,与我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籍也是数不胜数,各个课程

老师都给我们推荐了相关书籍供我们阅读,本学期我读了《新闻理论教程》、《传播的四种理论》、《广告创意法则与心理效果解码》、《人人都爱心理游戏》、《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思考的技术》、《简爱》等,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新闻理论教程》、《传媒的四种理论》、《广告创意法则与心理效果解码》和《遇见未知的自己》。

杨保军先生的专著《新闻理论教程》堪称是一项新成果、新收获。该书在体系与内容等方面都透出诸多新意,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专著。让我对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中国的新闻教育起始于20世纪初叶,有80多年的历史,此书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我很认同作者讲的“新闻传播业的实质是运作新闻传播过程”,当我们在逻辑上先把握了新闻传播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业以及它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但是对于“新闻实质上简化了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在更广阔的视界里认识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这句话我不太理解。

新闻学的发展是以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为基础的,新闻学在西方的演变与发展,主要是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的演变与发展,(因为出现在西方的主要新闻思想、观念、理论,基本上诞生于欧美诸国,特别是美国),大致可以分为诞生、成型和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新闻学三个基本阶段,新闻的诞生实质是指报学的诞生(由于最早的大众化新闻传播只有报纸,因此最初的新闻学以“报学”的面目出现)。1845年,德国人普尔兹出版了《德国新闻事业史》,该书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专著。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揭示新闻活动的特征,标志着新闻学的诞生。20世纪40年代至今,新闻学在西方的发展十分丰富而庞杂,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注重综合性的宏观研究;二、提出了一系列与新闻传播实践密切相关的新闻观念(主要有:新新闻主义、调查新闻学、精确新闻学、倡导新闻学、多视角新闻学、发展新闻学、公共新闻学等)三、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四、在总结反思中前行,在变化的媒介环境中构建新的理论;五、关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诸多理论问题。罗森教授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是的,新闻记者应该对社会公众负责,新闻媒介应该担当起更积极的角色,去加强公民的职责和权益保护。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主要思想源流来自美国本土和欧洲。其奠基人物主要有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突出贡献是拉斯韦尔德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了什么效果),卢因的“把关人”理论,霍夫兰的劝服理论和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传播学的另一位奠基性人物是施拉姆,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尽管新闻史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中国的唐朝,但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直到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才在中国出现。新闻学在中国的诞生,产床是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性的产物是:徐宝璜的《新闻学》,1919年出版,这是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被称为“破天荒”之作;劭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论述采访的学术专著;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出版,这部著作是中国历史新闻学的奠基之作,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研究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开创性学术专著。新闻学的学科结构:(一)历史新闻学(二)理论新闻学(三)应用新闻学(四)交叉新闻学。“很难想象,一个对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业缺乏基本认识的人,对新闻精神缺乏足够理解的人,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或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因此,我们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或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对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业有基本的认识,对新闻精神有足够的理解。新闻学是一门的社会科学,并且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强的社会科学,新闻学是一门济世之学,它的成果必须回归实践之中。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存在于具体的新闻传播周围的条件或环境有个媒体环境,由全部新闻媒体构成的全媒体环境;社会系统大环境,个媒体环境中谈到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硬环境可见可触,软环境可感可觉,它们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共同构筑着个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从总体上说,新闻传播内外环境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既有良性的互动,也有恶性的互动。但在这种总体的互动关系中,外环境决定着内环境的整体态势。“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迫使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社会各子系统进行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调整、变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态环境。无论从世界新闻史还是中国新闻史看,传媒业始终处于不断或强或弱、或大或小的变革中,这是因为传媒业的社会生态环境在不停的变动中。”新闻传播环境新闻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没有传播环境的传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新闻传播环境通常在两个层面上影响新闻传播活动:一是对具体新闻报道的直接影响;二是通过对整体新闻传播观念、传播方式、传播规范、传播风格、传播潮流等的影响,最终落实在对具体新闻传播的影响上。新闻传播是传播的一种,传播包含着新闻传播,传播是一般,新闻传播是特殊,传播与新闻传播是不能等同的。由于新闻传播是传播的一部分,因此新闻传播遵循传播的一般规律,传播学的一些概念、范畴、原理、规律等,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运用到新闻学中来,根本的原因正在这里,由于学科对象的差异,导致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传播学以定量分析作为基本方法”,“新闻用的主要是定性描述”,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在人类还远远没有新闻意识的情况下,它就开始了,它与人类社会同生,与一般传播同步,新闻传播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代:“前新闻传播业时代”、“新闻传播业时代”和“后新闻传播业时代”,人们通常将传播的基本类型分为三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即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作者提到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有三要素说(信息、新闻传播者、新闻收受者)四要素说(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收受者)五要素说(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七要素说(发信者、符号化、信息、通道、符号读解、受信者、反馈)作者更倾向于四要素说,而我个人更倾向于五要素说,我认为反馈这一环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检测传播的效果。依照新闻传播类型的宏观构成,可以将人际新闻传播、群体新闻传播和大众新闻传播的模式概括为“点--点”

模式和“点—面”模式。新闻是新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新闻又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对象,把握新闻的本质,理解新闻的特征,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新闻价值要素是新闻事实对主体产生新闻价值效应的客观根据,新闻价值主要是指它们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新闻传播的基本方式:(一)媒介方式(二)文体方式(三)符号方式(四)过程方式。

《传媒的四种理论》原译名《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理论”指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主义理论。“四种理论”开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从宏观的视野揭示出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芬兰学者卡尔·诺登斯特伦以“超越传媒的四种理论”为题发表了论文,提出了媒介研究的“五种范式”(1)自由主义——多元主义范式;(2)社会责任范式;(3)批判范式;(4)行政管理范式;(5)文化谈判范式,这“五种范式”鲜明的将批判视角带入比较研究中,并吸收了英国文化研究的成果。“四种理论”尤其是“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不是为了否定,二十为了“拯救”和巩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新闻学研究从来就不是单纯局限于新闻传播学本身,必然也必须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甚至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新闻学与信息科学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四种理论大体确定了西方世界的传播类型:威权主义理论,源于从柏拉图到马基雅维利历经几个世纪的威权主义政治思想;自由主义理论,源于弥尔顿、洛克、密尔和启蒙运动;社会责任理论,源于传播和启蒙运动哲学的某些带有行为主义性质的怀疑;苏联主义理论,源于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和苏联的党专政。威权主义理论首要目标是支持和推进当权的,为国家服务;自由主义理论首要目标是告知、娱乐、售卖,但主要是帮助发现真理和监督,社会责任理论首要目标是告知、娱乐售卖,但主要是将冲突提升到讨论层面;苏联主义理论首要目标是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党的专政的成功和延续做贡献。

阅读了雷雯雯的《广告创意法则与心理效果解码》我的启发:“不喊不叫”没人知道,酒好也怕巷子深。在现实的生活中,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销售到总统竞选,几乎都打上了广告的烙印如各种路牌广告、灯箱广告、车厢广告、报纸广告、电视广告和杂志广告等。广告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气一样到处存在着。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表达形式和语言系统能像广告一样,呈现出如此持久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广告发展与西方国家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国的广告创意从2005年才开始在国际大赛上获奖,这种突破让中国广告界着实兴奋,同时我们也开始对广告现状进行理性思考。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兴起,它包括广告、建筑、视觉艺术、工艺、设计、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等多项领域,而那些创意人才便是这个产业向前发展的推动者。广告创意人员是一种很稀缺的人才资源,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商业环境,给中国广告市场和广告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巨变。广告业也不例外的遭遇了全球化竞争。实际上这是为中国广告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竞争平台,同时也是使广告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广告人作为广告行业的主体与核心,担负着行业发展的重任。在西方国家,广告人很受尊敬且待遇颇丰,与之相比,在中国广告人的地位和声誉还没有得到这般待遇,从内因到外因分析这种现状就是广告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广告人缺乏国际广告经验,广告人创新能力薄弱,广告人漠视“游戏规则”。广告是沟通,是信息沟通,也是情感沟通。广告创作人才须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凡的陈述力,聪明,具有抽象力、想象力和活力,再加上对人感兴趣,对

不同的人有极强的好奇心,知识丰富,好学,对各种艺术形式感兴趣,创作人才的创作资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广告人必须是认真生活的人。

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是社会心理学老师推荐我们看的书籍。它是一本现代都市修身心灵的好书,好读好学,我读了第一遍之后,感觉受益很多,又读了第二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有非常强烈的购买一本的欲望,有强烈的向我的好朋友们推荐与他们分享的冲动。

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东西。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是死亡而改变的。人努力追求的东西是爱、喜悦和和平。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是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讯息。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是白费力气。一切的问题都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处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对于人事物要看见它,接纳它,然后放下对它的需要。

《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学会了淡然面对一切,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对于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我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它接纳它,我相信凡是发生皆对我有利。

学习,学问面对的不是海洋,而是无限的宇宙。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学完一门学科的所有知识,不可能研究完一门学科所有的问题,我要借鉴前辈们总结的知识,脚踏实地,不断学习、研究。我了解的还太少太少,我需要不断充电,尤其是生活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我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与时俱进,继续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