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安史之乱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2、有道是,乱世用重典,自安史之乱起,唐史中有了不少凌迟记录。
3、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4、此后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沦陷,安禄山的向长安皇宫步步逼近。
5、安史之乱之后,昔日强盛的李唐王朝开始走向没落之途,至于这场祸乱纠葛的原因,与其说是权臣谋逆导致的举国之乱,不如说在奢华糜烂的王朝背后,党羽之争如同一颗毒瘤,早已腐蚀着朝廷的根基。
6、安史之乱前夕,安禄山得到李靖兵书《李药师遗篇》,引来各方争夺。
7、虽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武氏专权,出现了唐玄宗娶儿媳妇为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至于其它的风流韵事则层出不穷。
8、可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天下板荡。
9、安史之乱对于诗歌来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0、面对南诏与吐蕃的乱局,面对大唐帝国与大食帝国的怛罗斯之战,面对涂炭生灵的安史之乱,他又如何重写历史。
11、学子李正宏穿越重生回到唐朝,成了唐玄宗的太子李瑛,且看深知历史走向的他,如何执掌盛唐这艘艨艟巨舰,平“安史之乱”。
12、安史之乱中,杜甫四处漂泊,穷愁潦倒。
13、盖多年战乱如唐之安史之乱,非仅毁一代太平盛世归于艰虞,亦使传统礼乐社会及思想基础扫荡殆尽。
14、杜佑生活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变化,想通过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编纂,总结经验教训,以寻求治民之术,从而挽救唐王朝政治的危机。
15、但唐朝真的是很包容,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
16、安禄山一句阿谀奉迎的话,就讨得唐玄宗的欢心,于是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17、安史之乱时,她从北方流落苏州,被迫堕入妓院,善歌能诗,才貌出众,为苏州绝色佳丽。
18、我盛赞汉武帝以公主和亲匈奴,而换来的暂安,我痛恶商纣王因妲己而误国,我鄙视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家族的偏幸,而至造成安史之乱。
19、八世纪时,由唐、新罗、日本、渤海等构成的东北亚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就针对八世纪中叶以后唐罗间的政治交涉展开论述。
20、安史之乱猋发出波澜壮阔的大唐画卷,家仇国恨铸就成莽宕遒豪的英雄史诗,诡谋谲略霾蒙着炜煌空前的武林盛世,崎峗岖崟笃证了白首不渝的爱情誓言。
21、玄宗李隆基老来昏庸无道、贪恋美色、误用权奸李辅国,导致安史之乱,造成藩镇割据、边疆危急。
22、安史之乱时,他固守饶阳,被史思明攻破后宁死不降,被史思明用大锯杀害,后被安葬于此。
23、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24、安史之乱后,中原饱受战乱之苦,江南地区正式成为经济中心,“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就此开始了延续千年的“南粮北调”格局。
25、唐代儒学日趋衰落,但安史之乱前后,又出现儒学复兴思潮,这种思潮是推进文体革新的直接动力。
26、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
27、史书中的李隆基善骑射,通音律,早年英明果断,多才多艺,步入中年才怠问政事,宠幸宦官,专以声色为娱,导致著名的安史之乱。
28、但是,宦官真正的形成一股势力在政治上呼风唤雨则是在安史之乱后。
29、安史之乱,歌舞升平不再,诗风剧变,也才有了杜诗“痌瘝在抱”的重大转变,从这个意义而言,说安史之乱铸就了诗圣杜甫,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30、李白作品的大量散佚,自唐李阳冰始,至清人王琦及今人詹锳先生一直认为,原因在于安史之乱。
31、并受安史之乱祸,险被流放夜色郎。
32、安史之乱后,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
33、宣宗年间,这是唐朝最后的统治时期了,即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逐渐走向没落,昔日大唐的歌舞升平繁华盛世也将随着舞女的容颜而逝去。
34、再如唐代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受命扼守潼关,针对叛军兵锋甚锐、来势凶猛的实情,持重待机,坚壁不战。
35、安史之乱前夕的长安,如此浮华却缺乏真正的伟大!名来利往,人们的欲望在金色的王朝中起伏,于是,人类变的反倒比鬼怪更加危险。
36、安史之乱持续了数年,但最终还是被打压下去了。
37、,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