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嫔的结构是:贵(上下结构)嫔(左右结构)。
贵嫔的拼音是:guì pín。注音是:ㄍㄨㄟˋㄆ一ㄣˊ。词语解释是: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泛指妃嫔。贵嫔[guìpín]⒈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⒉泛指妃嫔。引证解释是:⒈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引《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文帝增贵嬪、淑媛、脩容、顺成、良人……贵嬪、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⒉泛指妃嫔。引唐元稹《五弦弹》诗:“水精帘外教贵嬪,玳瑁筵心伴中要。”宋郭彖《睽车志》卷一:“灵素再拜殿下,继又曰:‘神霄某夫人来。’已而果有贵嬪继至者。”清唐孙华《登灵岩有怀馆娃宫遗事》诗:“浣沙顦顇越溪滨,一入吴宫作贵嬪。”。网络解释是:贵嫔贵嫔,是中国古代皇帝后宫妃嫔的位号之一。贵嫔一号始于魏文帝曹丕封其皇后郭女王为贵嫔,在当时是仅次于皇后的位号。在晋朝,贵嫔与夫人、贵人并称三夫人,仅次皇后,位视三公。南朝宋时,贵嫔与夫人、贵人并列三夫人,仅次皇后,位视三公;世祖孝建三年后,将三夫人改为贵嫔、贵妃、贵人;太宗又改贵嫔、贵姬、贵妃为三夫人。南朝齐时,皇后之下有贵嫔、夫人、贵人,并称三夫人。南朝陈时,贵嫔、贵妃、贵姬并称三夫人,位次皇后。其余朝代的贵嫔之等级,则皆未见记载。7、汉语大词典是:(1).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文帝增贵嫔、淑媛、脩容、顺成、良人……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2).泛指妃嫔。唐元稹《五弦弹》诗:“水精帘外教贵嫔,玳瑁筵心伴中要。”宋郭彖《睽车志》卷一:“灵素再拜殿下,继又曰:‘神霄某夫人来。’已而果有贵嫔继至者。”清唐孙华《登灵岩有怀馆娃宫遗事》诗:“浣沙憔悴越溪滨,一入吴宫作贵嫔。”。8、国语辞典是:魏文帝时所设置的女官。地位次于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见《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贵嫔[guìpín]⒈魏文帝时所设置的女官。地位次于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见《三国志·卷五·魏书·后妃传·序》。9、其他释义是:1.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2.泛指妃嫔。
贵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贵嫔详细内容】
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泛指妃嫔。贵嫔[guìpín]⒈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⒉泛指妃嫔。
二、引证解释
⒈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引《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文帝增贵嬪、淑媛、脩容、顺成、良人……贵嬪、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⒉泛指妃嫔。引唐元稹《五弦弹》诗:“水精帘外教贵嬪,玳瑁筵心伴中要。”宋郭彖《睽车志》卷一:“灵素再拜殿下,继又曰:‘神霄某夫人来。’已而果有贵嬪继至者。”清唐孙华《登灵岩有怀馆娃宫遗事》诗:“浣沙顦顇越溪滨,一入吴宫作贵嬪。”
三、网络解释
贵嫔贵嫔,是中国古代皇帝后宫妃嫔的位号之一。贵嫔一号始于魏文帝曹丕封其皇后郭女王为贵嫔,在当时是仅次于皇后的位号。在晋朝,贵嫔与夫人、贵人并称三夫人,仅次皇后,位视三公。南朝宋时,贵嫔与夫人、贵人并列三夫人,仅次皇后,位视三公;世祖孝建三年后,将三夫人改为贵嫔、贵妃、贵人;太宗又改贵嫔、贵姬、贵妃为三夫人。南朝齐时,皇后之下有贵嫔、夫人、贵人,并称三夫人。南朝陈时,贵嫔、贵妃、贵姬并称三夫人,位次皇后。其余朝代的贵嫔之等级,则皆未见记载。
四、其他释义
1.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2.泛指妃嫔。
五、关于贵嫔的词语
六、关于贵嫔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