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争吵》 篇3

《争吵》 篇3

来源:微智科技网


  第一部分:分层作业

  ★(人人必做)

  一、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嫉妒(jì jí)   服侍(shì sì)承认(chénɡ ché)

  毕竟(jìnɡ jìn)  扎根(zá zā zhā)  ? 相似(sì shì)

  旅行(lù lǚ)  ? 瞟(piǎo piāo)线缝(fénɡ fènɡ)

  二、给下列拼音找朋友

  chénɡ? yuán?? fèn mò

  认??? 故 怒??? (??? )水

  实??? 因 力沉(??? )

  三、比一比,再组词

  成? 既(??? )? 漂? 愤? 缩? 毕

  戒? 即(??? )? 瞟? 喷? 宿? 必

  四、按要求写出词语

  1.近义词

  故意——(? )?? 缘故——(? )?? 愤怒——(? )

  悲哀——(? )?? 服侍——(? )?? 高尚——(? )

  2.反义词

  悲哀——(? )?? 防御——(? )?? 温和——(? )

  3. 表示看的词语

  瞟:(? )(?? )(?? )

  4.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一眨眼:(??? )(??? )(?? )

  五、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缘:a.沿着;顺着??? b.原因??? c.缘分d.边

  缘故(? ) 人缘(? )边缘(? ) 缘溪而行(? )

  2.疾:a.急速;强烈??? b.痛苦??? c.痛恨

  疾驰(? ) 疾恶如仇(? ) 疾苦(? )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

  2.由于做错了事情而惋惜、懊悔的心情。(??? )

  3.对他人或外界采取的抵挡行为。(??? )

  ★★(部分学生做,即优等生也必须做)

  一、我能照样子从句中理解“我”(安利柯)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报复)

  “我觉得很不安……不该那样做。”──(  )

  “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  )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  )

  二、读句子,回答问题

  1.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但心里想的却不一样,克莱谛心里想着_________________,我却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既然你错了,___________________请他原谅,而不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着从我手里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1)父亲说的“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他”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这件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父亲神情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写词语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父亲的话中我懂得了高尚的意思,“高尚”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想象

  “父亲从我手上夺过戒尺,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父亲此时可能会说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父亲可能会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即优等生也可不做)

  在你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和好的?都互相说了些什么?把它写下来(特别是人物的心情、神态、动作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本册常规知识点在平时训练作业

  1.提示语“说”的运用(提示语在前用“:” 提示语在中间用“,” 提示语在后用“。”)

  2.同音异形字的掌握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