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燕子》课堂实录及评析 篇11

《燕子》课堂实录及评析 篇11

来源:微智科技网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二、设计理念

  这节课第三、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所以教学时,读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都让学生边读边想,燕子是怎样为春光增添生趣的。学习第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议一议燕子的动作“斜着身子”、“掠过”、“横掠”、“沾”等,领悟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晕”的意思,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欣赏。第四自然段图文结合,以读代讲,在读中想象燕子与春天的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理解“五线谱”、“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的比喻意义,领悟课文“意”、“像”结合的恰当与巧妙。

  三、教学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

  教材资料PPT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燕子这一课,让我们回一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燕子的特点。

  2、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

  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1、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

  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2、探究第三自然段

  (1)按课文内容说一说

  (2)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辨析“几痕”和“几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全文

  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四)拓展阅读

  《春天的联想》 《荷塘》 《打翻了》

  《春水》

  (五)快乐阅读

  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写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羽毛——乌黑发亮

  外形美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春光美

  细雨微风拂柳丝

  青草绿叶衬鲜花

  飞行美——

  轻快敏捷停歇美——春天的赞歌

  《燕子》教学反思

  3月5日下午,我们小语低段的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我顺利地上完了三年级语文上册1《燕子》这一课,下面就这一课,谈一下我的课后感想。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什么?从“斜着”、“掠过”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通过读句子生动、形象的描述令我和学生们赞叹不已。那么“沾”在这里应作什么讲?能换个词吗?(贴)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贴”而要用“沾”字呢?通过演示、品味,学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燕子飞倦了怎样休息?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课件,观察图片,再闭上眼想象,然后用换词(把“痕”换成“条”或“根”)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这一课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个别过渡衔接不够流畅。

  第二自然段句子理解不够透彻。提问题过于散、碎。

  如:春天都有哪些景物聚拢在一起了?

  燕子飞行都有哪些特点?这样一问,孩子们就很容易地抓住这些特点来回答问题了。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