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闽侯县实验小学?肖林香????转贴自:闽侯县实验小学????点击数:914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闽侯县实验小学 肖林香
一.???????????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 指名读第十一自然段。
(1)???????? 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
(2)???????? 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
(3)???????? 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哪里看出?
(4)???????? 个别读孩子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读这种心情来!练习朗读。
3.?????????????? 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题目“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
二.??????????? 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1.?????????????? 自渎课文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如果你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吗?找出课文中有关能说明自己乐意放飞蜻蜓原因的句子。
2.?????????????? 指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同桌商量。
3.?????????????? 课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1)???????? 从蜻蜓本身讲。(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了解蜻蜓的尾巴,眼睛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
(2)???????? 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讲。
a.????????????? 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方法巧妙。
b.????????????? 不摆架子,尊重孩子。
c.????????????? 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
4.?????????????? 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放飞蜻蜓。
5.?????????????? 你们愿意同桌分角色来朗读一下课文吗?
6.??????????????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归纳总结。
1.?????????????? 老师指着题目,问学完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群孩子为什么同意放飞蜻蜓吗?
2.?????????????? 看到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时,此时,你们会想些什么?或者会说些么?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www.diyifanwen.com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