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法》和《假释条例》,走私犯罪假释期间需要履行社区服务。具体执行方式由司法机关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对犯罪的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当执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有期徒刑判处一年以上刑罚的,刑满释放后可以减为假释。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时间未满的情况下,根据其表现和社会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解除刑罚,由罪犯回家原籍或者定居,接受社区矫正并履行假释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假释条例》第十六条:假释人员在假释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矫正机构的管理,积极参加矫正教育和劳动,定期接受矫正机构的检查和指导,遵守假释协议,接受社区服务和监督。
综上所述,走私犯罪假释期间需要履行社区服务,履行方式由司法机关决定。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