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阐述了农村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自行协商、通过行政机构解决以及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当事人可选择协商、介入或司法途径解决争议。在处理过程中,需遵守法律规定,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以消除纷争。土地纠纷起诉时间方面,法律规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受理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否则视为未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时,可在接到通知后三十日内向起诉。
法律分析
农村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自行协商、通过行政机构解决以及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自行协商后无法处理的,可以由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者县级以上处理。经过处理后,对于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到人民提起行政诉讼,起诉期限为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
一、五保户死后宅基地归谁
五保户死后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地随房走的原则,拥有继承权的儿女、配偶、死者的父母或者遗嘱遗赠规定的人依法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
一、宅基地确权争议解决方法有:
1、协商解决的方式。如果公民之间发生了宅基地的纠纷,要首先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
2、行政解决的方式。个人间、个人和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各乡级或县级以上的进行处理;
3、司法解决的方式。若当事人对有关的处理决定感到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的30天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宅基地纠纷的处理原则如下:
1、依法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
2、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
3、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转移的原则;
4、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
5、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总之,宅基地的确权争议十分普遍并且十分多发,解决争议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种,包括协商解决、介入解决、向起诉采用司法手段解决等。宅基地纠纷的处理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
二、土地纠纷起诉最多要多长时间
土地纠纷乡六个月的时间内不处理,当事人可以起诉。法律规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土地权属争议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调查处理意见,不处理的话,视为没有做出处理意见。当事人对有关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
结语
农村宅基地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行政机构解决或司法程序解决。当事人应根据法律规定,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若乡六个月内不处理土地纠纷,当事人可以起诉。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者县级以上处理。当事人对有关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