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和蛐蛐是一样的,北方人习惯把蟋蟀直接叫成蛐蛐,而蟋蟀才是它们的原名,当然也可以叫做斗鸡、地喇叭、将军虫、夜鸣虫等。
蟋蟀一共有4600多个品种,中国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种,它们一般喜欢栖息在砖石底下或草丛里、土壤里,一般蟋蟀会喜欢独居,只有在繁殖期会暂时出现雌雄同居的情况。蟋蟀一般喜欢吃树苗、作物以及苹果等植物性食物,会破坏农作物生长,影响农民收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蛐蛐和蟋蟀是一样的吗
蛐蛐是蟋蟀的别称,两者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蟋蟀其它别称还有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地喇叭、灶鸡子等等。另外,对于还没有生长出双翅的蟋蟀,也有“和尚”的叫法。常见的蟋蟀种类有中华蟋蟀、大棺头蟋蟀、油葫芦、白蟋蟀等。
蟋蟀和蛐蛐一样吗
蟋蟀和蛐蛐是一样的,蛐蛐是蟋蟀的别称。蟋蟀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动物的统称,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等,全世界已知有22亚科55族595属,约49种。
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蛐蛐和蟋蟀是一样吗?
蛐蛐和蟋蟀是一样的。
蛐蛐是蟋蟀的别称,二者所指的是同一种动物,蟋蟀其它别称还有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地喇叭、灶鸡子等等。蟋蟀喜欢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生活,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会和另一只雌蟋蟀同居。
蟋蟀的外形描写:
蟋蟀的身体是黑褐色,头上长着一对长长褐色的触角,比它身体还长,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它的嘴变还长着很短的触角,好像是用来吃食物或者是洗脸的,它有六只脚,前面的很细,还长着小刺刺,后面的很长,可能是用来刨土的。炎热的夏天,有位音乐家,总是躲在石头缝里,草丛里唱着优美动听的歌。
蟋蟀是蛐蛐吗
蟋蟀是蛐蛐。
蛐蛐是蟋蟀的别称,二者所指的是同一种动物,蟋蟀其它别称还有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地喇叭、灶鸡子等等。蟋蟀喜欢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生活,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会和另一只雌蟋蟀同居。
蟋蟀体长大于3cm,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身体不具鳞片,触角丝状,柄节多为圆盾形,复眼较大,呈倒三角形或线状排列,中单眼位于头背侧、颜面或额突顶端。
蟋蟀喜欢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属于杂食性动物,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并且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生活。
蟋蟀的生长繁殖
雌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
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
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