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犯需遵守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批准。假释考验期满后,考验合格者判刑罚执行完毕并公开宣告。考验不合格者违法行为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完刑罚,或按刑法处理漏罪或重新犯罪。
法律分析
一、假释犯需遵守哪些规定
因为假释犯是附条件地提前释放,因此其在考验期间必须满足该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84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二、假释考验期满后怎么办
假释考验期满后,对于假释犯该怎么办?这是很多人很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假释考验期满后有两种结果,其一是考验不合格;其二是考验合格。
对于第一种情况,对于考验不合格的假释犯,有以下处理办法:
1、对于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规或者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也即是说,对于这种又违反法律、行规但又不至于犯罪的情况,假释将被撤销;
2、对于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被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就应当撤销假释,并且按照刑法漏罪的处理规则进行处理;
3、对于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又重新犯新罪,也应当撤销假释,并且按照刑法关于犯新及罪数罪并罚等规则进行处理。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考验合格的假释犯,根据我国《刑法》第85条之规定,如果在考验期满后没有出现上述撤销假释的情况的,就认为其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有关机关应对其予以公开宣告。
结语
假释犯需遵守法律规定,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批准。假释考验期满后,考验合格者刑罚执行完毕,公开宣告;考验不合格者将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完刑罚;违反法律规定或有未判决罪行者亦将撤销假释,依法处理。假释制度旨在促使犯罪分子改过自新,为社会安全与人类尊严奠定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七节假释第八十二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刑罚的执行第四节减刑、假释第三十二条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提出假释建议,人民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第十二条未经人民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