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但不对公众开放。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各机关将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犯罪人员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判决信息、刑罚执行情况等。、监狱、看守所和司法行政机关将及时通报相关信息。国家机关可查询犯罪信息,相关机关应予以配合。
法律分析
犯罪记录是永远保存的,犯罪记录会保留在系统的内部网络内,但不对公众开放。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二、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机关、机关、人民、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二)建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
人民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监狱、看守所应当及时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被释放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通知书》寄送被解除矫正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国家机关基于办案需要,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查询有关犯罪信息,有关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拓展延伸
判决后档案保管期限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后档案的保管期限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的判决后档案保管期限为30年,刑事案件的保管期限为无期限。对于特殊类型的案件,如重大刑事案件、案件等,保管期限可能会更长或者不设限。此外,对于未成年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等,也有特殊的保管期限规定。具体的保管期限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判断。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概述,具体情况还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明确了犯罪记录的管理和保管。犯罪记录将永久保存在系统的内部网络中,但不对公众开放。犯罪人员信息库由机关、机关、人民、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并实现互联互通。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判决信息、刑罚执行情况等都会被记录。根据具体情况,犯罪记录的保管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的保管期限为无限期。但对于特殊类型的案件,保管期限可能会更长或不设限。具体的保管期限应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判断。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情况的概述,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四条 应当归档的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据为己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享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