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成都工伤评级流程包含哪些

2023成都工伤评级流程包含哪些

来源:微智科技网


成都工伤评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申请人准备相关资料并向成都社保局或市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窗口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审核并受理。接着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认定结论并将认定结论送至申请人。工伤认定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居民身份证、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劳动关系证明、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登记证书或登记查询通知单、死亡证明、门证明/其它相关证明、医疗机构抢救证明、民政

法律分析

成都工伤评级流程如下:

1. 申请人准备上述资料并向成都社保局或市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窗口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则受理;

3. 受理资料后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

4. 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认定结论;

5. 将认定结论送至申请人。

二、工伤认定资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居民身份证;

3、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劳动关系证明,例如劳动合同;

5、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登记证书或登记查询通知单;

6、死亡证明(职工死亡);

7、门证明/其它相关证明(工作时间/场所,因工作职暴力伤害等意外伤害);

8、门证明/相关部门证明(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9、医疗机构抢救证明(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10、民政部门/相关部门证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11、《伤残军人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旧伤复发确认文件(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

12、事故责任认定证明(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三、工伤认定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缴费工伤保险费用;

2、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申请:自事故发生或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职工个人或近亲属申请:自事故发生或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

拓展延伸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当采取下列措施:(一)抢救伤员,并按照国家规定报告事故伤害发生地经办机构;(二)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三)提供与工伤认定有关资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发给工伤认定证。

因此,成都工伤认定流程包括:抢救伤员、报告事故伤害发生地经办机构、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供与工伤认定有关资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发放工伤认定证。

结语

成都工伤评级流程包括五个步骤,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资料向成都社保局或市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窗口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则受理。受理资料后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认定结论,并将认定结论送至申请人。工伤认定资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居民身份证、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劳动关系证明、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登记证书或登记查询通知单、死亡证明、门证明/其它相关证明、医疗机构抢救证明、民政部门/相关部门证明、伤残军人证、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旧伤复发确认文件、事故责任认定证明。工伤认定条件包括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缴费工伤保险费用,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工伤预防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调整费率的建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的垫付。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