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全县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来源:微智科技网


  同志们:

  这次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是市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周五,张庆军主持召开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学习贯彻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与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刚才,高明同志传达了、省有关会议精神;吴昌文同志通报20xx年全市依法行工作考核情况;刘浏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包河区、市规划局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20xx年在、市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其法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依法行政考核连续六年在全省位居第一;在《中国法治评估报告(20xx)》中,我市排名在全国百城中跃居第13 位,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下面,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看齐意识,切实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党的以来,党提出“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特别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去年12 月,党出台了《法治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 年)》,对建设法治作出了权威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规划引领,目标、任务、要求、措施都非常具体。制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意见,对建设法治安徽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初,我市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要把合肥建成全省示范、全国一流法治城市的总体目标,依法治市的步伐加快提速;今年2 月,市正式印发了《法治建设指标体系》,明确了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十三五”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决胜时期,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已经成为未来合肥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实践对法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格落实党、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我市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切实推进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确保到20xx 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法治建设

  20xx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党、《法治建设实施纲要》的第一年,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要坚持以贯彻四中全会《决定》为统揽,以推进实施《法治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以落实《合肥市法治建设指标体系》为抓手,牢牢把握法治在保障改革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规范引领作用,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这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依法全面履职,协同推进“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好放权不同步、不到位、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管,把事中事后监管纳入法治轨道,实现依法监管、全程监管、动态监管。要进一步完善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检查机制,加大问责追责力度,确保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二是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依法科学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准则。要全面落实《合肥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实施意见》以及合法性审查等“2+7 ”配套文件;特别是要把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和刚性约束落实到县(市)区和各部门,探索构建更健全、更严格、更规范的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推进市级法律智库建设,健全决策咨询平台。拓展法律顾问服务范围,实现县(市)区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有条件的县区要向乡镇(街道)、村居延伸。

  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 要贯彻落实新的《立法法》和新修订的《合肥市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完善立法制度体系,科学编制立法计划,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确保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立法进程与发展进程相适应。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对争议较大的重大立法事项实行第三方评估,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围绕立法重点,加强调研论证,完善立法环节,常态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完善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加大日常检查与重点督查力度。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及时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是全面正确实施法律法规的关键环节。要按照减少层级、整合队伍、重心下移的原则,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县级重点领域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推动执法权向乡镇延伸。推进执法改革,明确执法范围与边界,健全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两法衔接”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深化群众公议和案卷评查工作,推进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开,全面提升执法行为规范度与公信力。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研究出台《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规范辅助人员管理。要依托法制监督平台,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打造“制度+ 科技”的法制监督合肥模式,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创品牌。

  五是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法制手段是化解行政争议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要主动适应新《行政诉讼法》实施需要, 改革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健全配强行政复议机构,确保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要完善配套工作制度,健全案件审理机制,试点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工作,加快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作用,依法、及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要加强法制与信访、司法工作的沟通交流,推动行政复议与信访、调解有效衔接,健全诉与非诉相互衔接的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确保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三、严格责任落实,开创全市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

  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权力运行的“标尺”和“落脚点”。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 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上想办法,在凝聚依法行政合力上下功夫,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保障合肥法治建设事业稳步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保障。 要充分发挥全市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立足全市发展大局谋划推动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结合实际研究出台《法治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实施方案,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工作谋划,进一步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的系统性。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任务传导,拉紧责任链条,强化考评督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各级法制机构要找准定位,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法治建设的参谋助手。

  二要解决突出问题。 法治建设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都在基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照顶层目标和衡量标准,认真分析短板弱项,抓好工作着力点和关键点。要解决好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强的问题,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同时,强化学法用法培训,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用法能力。解决好各县(市)区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既要充分发挥依法行政考核导向作用,加强工作交流,也要因地制宜,挖掘亮点,形成特色。要解决好县(市)区法制机构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确保规格编制、人员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要认真处理好坚持依法办事与提升行政效能关系的问题,既要杜绝乱作为、滥作为,也要防止慢作为、不作为,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提升行政效能。

  三要发挥带头作用。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各级各部门的 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研究部署工作,定期听取汇报,调度工作进展,督促解决问题;尤其要关心法制机构建设,充实人员编制,加强专业化建设,突破长期制约基层法治建设的瓶颈障碍,保障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同志们,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责任在,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在、市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