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课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28

网课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28

来源:微智科技网


  此次网络教研学习主要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三个方面绽开,分别由中心路小学的张伟教师、山头中心学校的肖教师和试验小学的信兆萍教师担当主讲,通过三次网路教研,一年级级部数学教师总结以下体会:

  (一)激发学习爱好,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对数并不生疏,在入学之前,学生已对详细的数有了比拟丰富的感知,他们会读、会写,会说一些详细的数。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关注从现实情景抽象出数的过程,例如从详细的2匹马,2棵树,2头牛,2个人,抽象为2这个数。这时用一个数字也是一个特别的符号来表示数量,已经把详细的单位和这个数量的详细含义去掉,抽象为数2。反过来,2可以表示任何具有2这样数量特征的事物,例如2只铅笔,2个人、2只小动物随着教学的深化,还要引导学生相识到数的丰富含义,比方计数的数、数量的数、度量的数和计算的数。

  在学习数学符号之前,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符号经历,如℃、↑、○等。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符号积累,最能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缔造性地运用符号,体会符号产生的必要性。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识的生活环境启程,学生尽管具备了必须的生活经历,但他们对四周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新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新奇心,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历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学问有一个从形象到表象,从表象到抽象,两个过程。而这两个过程,也是两次提升,而在这个提升的过程中,合作沟通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加学习全过程,它不仅能开掘个人内在的潜能,还能造就集体合作精神,人人可以尝试胜利的喜悦。同学之间的语言最简单理解,数感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教学中,应为学生供应合作和沟通的时机,不应简洁地、机械地让学生效仿、记忆老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留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展思索。

  (三)开展空间观念,造就统计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根本要素之一,所以《新课标》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的想像力和缔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困难物体的形态与简洁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统计方法的驾驭离不开实践和亲历的过程,而检验学生驾驭与否的方法也就是让其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例如,我们班想去春游,应当买带什么食品?各买多少才适宜呢?这是一个学生熟识而感爱好的问题,学生通过探讨可以相识到,要依据对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学生确如何进展调查,以及如何展示调查的结果,最终确定买水果的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经验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驾驭统计的方法,造就学生的统计观念。又如,调查全校近五年的学生总数,并对学校开展作出分析评价等。学生只有在做数学中才能学会数学,只有在经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才能驾驭统计方法。

  (四)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看法,通过对以上几个要点的把握,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体验数学,探究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造就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擅长挖掘题材,让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学问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策略。我们在日常教学时,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活动经历,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视察、操作、试验、想象、应用中自主构建学问,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