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受伤是否认定为工伤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有关。最高人民规定,无合同属于雇佣关系,不认定工伤。雇主需进行雇佣损害赔偿。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的区别在于主体、构成条件、损害程度确定途径和请求赔偿时效。建筑工地上受伤的工人如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且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可申请工伤认定决定。
法律分析
一、建筑工人受伤不认定为工伤吗?
农民工在工地受伤是否认定工伤,主要是看有没有与用人单位(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属于雇佣关系,无法认定工伤。根据最高人民的规定,如果劳动者受伤,存在雇佣关系的雇主可以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处理,雇主需对劳动者进行雇佣损害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的区别
1、两者的主体不同。工伤赔偿的主体是限定性的。我国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仅仅是企业和七人以上的个体经济组织两种。雇佣损害赔偿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也可以个体经济组织。
2、构成条件不同。工伤的构成必须有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不可能有工伤。因为工伤是劳动特别法对劳动者受到伤害的保护。而雇佣损害必须存在雇佣关系,如果没有雇佣关系,其损害赔偿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只能根据侵权的特征,确定其赔偿原则。
3、确定损害程度的途径不同。工伤的认定有效和有资格的是劳动部门,劳动部门有权确定劳动者伤害是否是工伤,其它部门的认定均为无效,这是法律的规定。而雇佣损害赔偿,雇工的伤情确定,只要有鉴定资格的机构均可以确定其伤情等级。
4、请求赔偿的时效不同。工伤赔偿在认定工伤后,除企业调委会调解时效中断外,受害人必须在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部门裁决。逾期不裁决的视为放弃权利。在裁决后15日内不起诉的,视为认可仲裁裁决。雇佣损害赔偿可依据《民法典》侵权赔偿时效一年的规定,受害人明知和知道自己受到侵害时三年。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建筑工地上受伤的工人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且是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的,属于工伤的情形,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的规定,建筑工人在工地受伤是否认定为工伤,主要取决于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属于雇佣关系,无法认定为工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雇主应对劳动者进行雇佣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工伤与雇佣损害赔偿的区别在于主体、构成条件、确定损害程度的途径和请求赔偿的时效等方面。在建筑工地上受伤的工人,如果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并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五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第四十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