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不代表一定能获得宣告缓刑的处罚,但是司法实践中只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定罪后宣告缓刑的几率还是比较大。
除非被告人不认罪悔罪、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法律规定、重新犯罪、发现有新的犯罪或者被害人一方不予谅解等情形,不排除会判处实刑。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是就没事了、不会被判刑了。
取保候审后,案子并没有了结,还会被移送到审查起诉。
起诉后会送到进行开庭审判,开庭后在不长的时间会下判决书,会根据开庭情况下判决,对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判刑。
取保候审到结案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取保候审并不代表着结案,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是一年,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符合逮捕条件的话,司法部门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新予以逮捕,从逮捕以后到结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如果是因为证据不足而被取保候审,机关又无法补充侦查到充分证据将不再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及时机关补充侦察到充分证据,但是通过有效辩护,嫌疑人被判处缓刑的几率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判处实际刑罚,最终就达到不再进监狱服刑的效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机关、人民和人民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