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卖假药是非法经营罪吗

卖假药是非法经营罪吗

来源:微智科技网


商店销售假药并不构成非法经营罪,但如果销售的是真药,可能涉嫌非法经营。售卖假药属于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罪与诈骗罪有区别,前者侵犯健康权,后者侵犯财产权。定罪标准也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标准,而诈骗罪以数额较大的财物为标准。尽管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混淆,但以假药作为手段骗取财物应定为诈骗罪。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商店出售假药的并不是非法经营罪,如果商店销售的是真药,就有可能是非法经营,卖假药是属于销售假药罪的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生产、销售假药罪突出一个“骗”字,即以假药骗取钱财,因此与诈骗罪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相比较而言,有如下主要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药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生命权、健康权;而诈骗罪侵犯的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则是行为人纯粹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为真,从而自愿交出财物的行为。

3、定罪的标准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以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构成本罪的标准;而诈骗罪则以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为构成本罪的标准。从理论上讲、二者容易区分,只是司法实践中存在以假药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案件与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容易相混淆。以假药骗取数额较大财物的案件,其目的是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纯粹是以假药作为骗取对方信任的手段来骗取他人财物,其假药并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以定诈骗罪为宜。

结语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销售假药属于非法经营罪,而非非法经营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如果该行为导致人体健康严重危害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因此,对于销售假药的行为,应予以严惩。需要注意的是,与诈骗罪相比,生产、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药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生命权、健康权,而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两者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和定罪标准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准确判定行为的性质,以便做出正确的定性和定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品和精神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二)非法持有毒品的;

(三)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四)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五)非法传授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六)强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七)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