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及其危害。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方法,冒充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专利权人对专利的专有权,还侵犯了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假冒他人专利是故意行为,必须有假冒行为,被假冒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取得的、实际存在的专利。
法律分析
(1)必须有假冒行为;
(2)被假冒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取得的、实际存在的专利;
(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故意行为。
所谓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所在单位对发明创造在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国家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切实保利权人的权益,建立了专利管理制度。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专利权人对专利的专有权,而且也侵犯了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具体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方法,冒充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
拓展延伸
假冒专利构成要件是什么?
假冒专利是指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专利权人拥有的专利,从而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假冒专利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假冒专利人必须是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专利,否则不构成假冒专利。
2.擅自使用专利:假冒专利人必须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专利,例如擅自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等。
3.侵犯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假冒专利人的行为必须是对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侵犯,例如擅自使用专利权人标有专利标记的商品、容器等,或者擅自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方法等。
4.具有故意:假冒专利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仍然故意实施假冒专利的行为。
5.情节严重:假冒专利人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否则不构成假冒专利。
根据以上要件,如果假冒专利人具有以上要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将面临假冒专利罪的法律制裁。
结语
根据上述文段,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专利权人对专利的专有权,也侵犯了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必须有假冒行为,被假冒的必须是他人已经取得的、实际存在的专利,而且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故意行为。专利权是发明创造的权利,国家为了鼓励发明创造,建立了专利管理制度。因此,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仅会损害专利权人的权益,也会对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八十条 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