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劳动仲裁程序中有调解程序,进入劳动仲裁程序或诉讼程序之后,在审理程序当中均有一个调解程序,这个调解程序是化解纷争的好机会。抓住此次调解机会,积极协商处理。劳动者如果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予受理仲裁决定或通知书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当地基层人民起诉。目前是由民事审判庭依据民事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审判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1、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并提交起诉状。2、审查后,作出受理决定的在7日内立案,作出不受理决定的在7日裁定不予受理。3、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逾期未缴的意味着自动撤诉。4、在立案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至被告。被告收到起诉状15日内,要提交答辩状给。5、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与案件有关的证据。6、在立案后,组成合议庭,安排好合议庭的人员告知当事人。7、安排好开庭时间和地点后,通知当事人和起诉参与人。8、到了当庭当天,开庭审理,核实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利义务等诉讼程序。9、调解成功的,制作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功的,作出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