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哪些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哪些

来源:微智科技网
第1种观点: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什么性质1、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所具有的性质。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指企业财产属于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全民所有制企业又称为国有企业,但广义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只是国有企业的一种。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四条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本法所称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或者地方授权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二、企业分为哪些类型企业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点:1、按照企业财产组织方式划分,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2、按照企业组织形式划分,有公司企业和非公司企业。公司企业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3、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私营企业;4、按照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职能划分,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建筑企业、金融企业等;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企,但只是国有企业的一种。 全民所有制企业又称为国有企业,但广义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第3种观点: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所谓“全民所有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经济范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体理性模式。是指全体劳动人民作为一个共同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其产权具有不可分性,由全体劳动人民作为一个共同体共同行使产权。在全社会范围,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平等,排除利用全民所有生产资料剥削别人,而且排除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平等而引起的生活富裕程度的过份悬殊,并为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提供了可能。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相对于主义阶段的全社会所有制来说,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全社会所有制。这是因为国营企业还是一个相对的经济单位,还有自己的局部利益。事业单位的特征:1、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第1种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一条,为保障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明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强其活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本法。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第三条,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发展商品生产,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第四条,企业必须坚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全民所有制企业注销流程第一步:注销公司国、地税,再到公司主管工商局办理;lt;公司注销备案;    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公司股东会决议(内容就是注销公司,成立清算小组)    3、公司原始档案    4、到工商局领取表格    此步3个工作日,费用为65元(查档费用) (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同时办理) 第二步:登报公告(登报45日后在去注销公司)    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公告内容(**公司,准备注销请各债权债务人自见报45日内到我公司清算小组办理债权债务事宜)   此步花费了120元钱登报,    第三步:登报45日后,再次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申请    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原件(正副本)    2、税务注销证明文件   3、公司股东会决议    4、公司清算报告    5、工商局领取的表格    6、公司原始档案    此步用时5个工作日,花费0元    第四步:注销银行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卖资产吗可以,但要符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当有2人以上200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500万元人民币;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4、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5、有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合法的公司住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一条 为保障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明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强其活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该企业如果属于公司则适用公司法,如不是公司则不适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第三十九条 本法所称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一条 为保障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明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强其活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本法。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第三条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发展商品生产,创造财富,增加积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第四条 企业必须坚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第五条 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1种观点: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是什么性质1、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企业所具有的性质。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指企业财产属于全民所有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全民所有制企业又称为国有企业,但广义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只是国有企业的一种。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四条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适用本节规定;本节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规定。本法所称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单独出资、由或者地方授权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二、企业分为哪些类型企业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点:1、按照企业财产组织方式划分,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2、按照企业组织形式划分,有公司企业和非公司企业。公司企业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3、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有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私营企业;4、按照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职能划分,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建筑企业、金融企业等;

第2种观点: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的做法企业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制、中外合作企业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类型的非企业单位,比如事业单位改制,也被统称为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目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随着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改制目标。企业改制按照以下基本程序依次进行:1、成立改制工作组织并进行前期准备活动;2、产权界定、核销和财务审计;3、明确资产边界、剥离资产范围、三类人员计提费用并进行资产评估;4、在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以改制方案为核心的改制文件并取得包括银行在内的主要债权人的支持和同意;5、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并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职工安置方案的预先审核同意;6、律师对改制方案出具法律意见书;7、向集团公司上报改制方案、职代会审议通过材料等并获得批准;8、进行新公司的名称变更登记或预核准,并开设临时银行账户(如需);9、弥补注册资本缺口资金并验资;10、批准新公司章程,选举董事、监事,聘任经理班子;11、进行公司登记(变更登记或新设登记)和税务登记;12、国有资产产权、土地和房产权属等相关权属登记,以及资质变更登记或转移;13、完善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的接续、改制前后债权、债务承继、业务合同以及其他需要变更或处理的善后事宜。二、企业改制的方式1、整体改制整体改制是指以企业全部资产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改建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企业。整体改制特别适合中、小型企业改制。2、部分改制部分改制是企业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原企业继续保留。部分改制比较适合于大型企业的改制,尤其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企业改制一般有内启动、外启动和内外启动相结合等方式。(1)内启动主要是吸收企业内部职工包括经营者入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外启动就是通过其他所有制企业整体兼并、收购或控股参股国有企业。(3)内外启动相结合则是既有一块是引进外面优势企业的,又有一块内部职工入股。无论是内启动还是外启动,都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内外部共同参股的多元投资主体企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公司制改制有利于公司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和动力,为创建“两个一流”、实现公司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自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第二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 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 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根据主管部门的决定,可以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责任制形式。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