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可以到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如果是物价问题,应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到物价监督所投诉举报,如果是质量问题,可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消协投诉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提起诉讼。
第3种观点: 市场监督局终止调解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1、投诉人撤回投诉或者双方自行和解;2、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对委托承担检定、检验、检测、鉴定工作的技术机构或者费用承担无法协商一致;3、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被投诉人明确拒绝调解;4、经组织调解,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明确表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5、自投诉受理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在市场监督局终止调解后,消费者可以按照步骤和注意事项继续处理:1、准备诉讼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购物凭证、沟通记录、调解记录、商品或服务的相关证据等。2、选择。3、起诉:向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4、参与诉讼程序:参与组织的庭审,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5、执行判决:一旦作出判决,消费者可以根据判决内容要求对方履行,如对方不自愿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综上所述,市场监督局终止调解后,消费者可以通过向人民提起诉讼的方式继续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依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调解:(一)投诉人撤回投诉或者双方自行和解的;(二)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对委托承担检定、检验、检测、鉴定工作的技术机构或者费用承担无法协商一致的;(三)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被投诉人明确拒绝调解的;(四)经组织调解,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明确表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五)自投诉受理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后,发现存在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终止调解的其他情形。终止调解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终止调解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终止调解后,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调解: (一)消费者撤回投诉的; (二)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的; (三)消费者在调解过程中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 (四)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五)其他应当终止的。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可以到去起诉他。法律依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 第九条 投诉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投诉人的姓名、电话号码、通讯地址;(二)被投诉人的名称(姓名)、地址;(三)具体的投诉请求以及消费者权益争议事实。投诉人采取非书面方式进行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规定信息。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可起诉处理,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员署名,加盖人民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