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债权人在债务人将房产赠与继女时该怎样维权

债权人在债务人将房产赠与继女时该怎样维权

来源:微智科技网
第1种观点: 本文讲述了一起主张撤销权案件。法官表示,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以防止债务人恶意行为导致责任财产减少,保护债权人利益。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要符合四个方面的法定条件,包括债权债务合法、债务人有不当处分财产或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债务人行为造成债权人损害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时间条件。在本案中,原告符合行使撤销权的主体条件,起诉符合时间条件,被告无偿赠与行为存在主观恶意且对原告的债权造成了损害法律分析法官表示,在审理主张撤销权的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他说,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债务人因恶意行为导致责任财产减少,以确保债权的实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持信用交易体系。由于撤销权的行使涉及合同关系以外主体的权益,因此,债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应当符合四个方面的法定条件:债权债务合法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债权;债务人有不当处分财产或者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存在且债务人主观上存在恶意;债务人行为造成了对债权人损害的结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权行使的时间条件,即在有效期限内主张撤销权。杨法官结合本案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该案一审判决的理由:首先原告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使撤销权的主体条件。《民法典》规定,行使撤销权的主体应当对债务人享有确定的合法的债权,且该债权产生在债务人恶意转让财产之前。本案中原告对被告享有合法的债权,且该债权发生在四维新村房屋无偿赠与之前,所以原告符合行使撤销权的主体条件。其次,原告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使撤销权的时间条件。《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本案原告得知被告赠与房屋至起诉之日未超出一年,也未超出五年除斥期间。再次,被告的无偿赠与行为存在主观恶意。《民法典》第五百三十规定,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得行使撤销权。本案中,被告在无偿赠与房屋之时,明知其对原告的债务已经到期,但其不仅不及时还款,而且还无偿赠与该房屋,主观存在恶意。最后,被告的无偿赠与行为对原告的债权造成了损害。债权人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行使撤销权的,在债务人没有证据证明其行为未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认定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本案中由于王*乐的无偿赠与而导致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从而对原告造成实质意义上的损害,同时被告也无证据证明其行为未对原告造成损害。结语法官表示,在审理主张撤销权的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债务人因恶意行为导致责任财产减少,以确保债权的实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持信用交易体系。债权人在行使撤销权时必须符合四个方面的法定条件。法官进一步解释了原告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使撤销权的主体条件、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使撤销权的时间条件、被告的无偿赠与行为存在主观恶意以及被告的无偿赠与行为对原告的债权造成了损害等四个方面。最终,法官认为一审判决理由充分,判决结果正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父母的欠款能否用赠与儿子的房子抵债,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父母赠与房屋的行为影响债权人债权实现的,赠与行为无效,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用赠与的房屋抵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3种观点: 在司法实践中,以赠与形式逃避债务的并不少见,但债权人利用法律规定的撤销权来维护己方利益的判例却不多见。借出25万讨不回打赢官司还是要不到钱陶-艳是南京一家公司的员工,2007年6月,她经朋友介绍结识了王*乐。接近退休年龄的王乐乐当时在一家省级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任科长。两人相识不久,王*乐即以朋友阿-莉急需用钱为由向陶-艳借款,考虑到王*乐有可靠的身份和收入来源,陶-艳即于同年6月26日借给王*乐10万元钱。陶-艳之所以轻易把钱借给王*乐,也是有所图的,那就是希望赚取高于银行多倍的利息。先行借给王*乐10万元不久,王*乐不仅没有按约定时间还款,而且又于同年6月30日再次开口借款5万元,陶-艳也答应了王*乐的要求。此次借款1个月后,王*乐第三次开口向陶-艳借钱,考虑到王*乐的身份和有固定的收入,陶-艳再次借给他10万元。王*乐三次共借了陶-艳25万元,每次借钱他都出具了正规的借条,把借款用途,借款期限、约定利息及不能按时还款的罚息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只是三次借款到期后,王*乐均未能按约定时间偿还借款。陶-艳意识到不妙,开始向王*乐催还借款,但王*乐总是找借口向后推。次数一多,陶-艳开始着急了。2009年6月24日,陶-艳一口气向王*乐发出了三份内容基本相同的书面催款通知,希望其能尽快还钱,可王*乐表示目前仍不具备偿还能力。2009年底,王*乐办理了退休手续。他没有了公职后,陶-艳更等不起了。2010年3月,陶艳一纸诉状将王*乐告上南京市,要求王*乐及其妻张*闻共同承担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案件审理中,王*乐未到庭应诉。2010年4月30日,鼓楼区判决王*乐偿还借款本金25万元,并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支付借款到期日至还清之日止的逾期付款利息,被告张*闻对上述判决承担连带责任。一审宣判后,原告、被告均未上诉,判决生效。然而让陶-艳失望的是,王*乐在判决生效后并未主动履行判决结果。无奈之下,她于2010年7月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在执行该案的过程中,查明王*乐名下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于是只得暂时中止该案的执行。得到的这一反馈后,陶-艳觉得不可思议,“王*乐不光有退休金,而且房产也不止一处,如今怎会无财产可供执行呢”她决定弄个水落石出。债务人将房产赠他人债权人起诉撤销赠与合同王*乐,1950年出生,离异后于2001年5月与张*闻再婚,婚后张*闻携其与前夫的女儿王-英和王*乐共同生活。王*乐以个人名义向陶-艳借的25万元钱据称都给了他的朋友阿-莉经商,但阿-莉由于经营不善赔得血本无归。阿-莉没钱还给王*乐,王*乐也就筹不到钱还给陶-艳,加上利息和越滚越多,王*乐这才发现自己惹了大祸。2008年11月上旬,面对陶-艳三天两头追讨债务,走投无路的王*乐竟然想出了“金蝉脱壳”的计策,他和妻子张*闻办理了手续,并约定将月退休金中的3000元用于支付张*闻及女儿王-英的生活费和学习费用。2009年2月25日,王*乐又与王-英签订了房屋赠与合同,自愿将四维新村房屋无偿赠与王-英,张*闻作为王-英的代理人在房产过户文书上签了字。2009年3月10日,王-英领取了四维新村房屋的“产权证”。此前,经执行法官查实,王*乐还有另外两处房产。一处房产在王*乐与第一任妻子时,约定由前妻和女儿居住,现在不能执行;另一处则是非产权公房,也不能够执行。而王*乐拥有的阿-莉的债权,由于阿-莉没有偿还能力,也执行不了。因此,王*乐将四维新村的名下房产无偿赠与王-英后,他名下也就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了,这就导致后来陶-艳打赢官司却执行不能的结局。陶-艳查明上述情况后,认为王*乐无偿赠与房产的行为发生在自己多次催要借款之后,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债务。但王*乐将房产赠与王-英,手续合法,在这种已成事实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债权得到救济通过求助律师,陶-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2010年8月,陶-艳以王*乐、张*闻、王-英为被告诉至,请求依法判决撤销被告之间关于四维新村房屋的赠与合同,并将房屋恢复到王*乐名下。今年9月27日,公开开庭对案件展开审理,被告王*乐经合法传唤后仍未到庭应诉,也未提交书面答辩。庭审中,被告张*闻辩称自己与王*乐在2008年11月离婚,丝毫不知王*乐欠陶-艳25万元的事。如今自己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女儿还在读书,就靠着王*乐的退休工资过日子,四维新村的房子是其女儿合法取得,也是她们母女俩目前惟一的“避风港”,故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王-英则辩称:其并不清楚原告与被告王*乐、张*闻之间的纠纷,本人受赠涉案房屋并不违反法律规定,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法庭上,围绕王*乐、王-英间的房屋赠与合同是否该撤销的问题,原告陶-艳与被告张*闻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于王*乐拒不到庭,致法庭调解无法进行。符合撤销权行使条件原告诉讼请求获支持法庭经过近3个小时的审理后,当庭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认为,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债务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如果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以保全其债权。本案中,原告要求撤销被告方就四维新村房屋所签订的赠与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权行使条件,予以支持。依据查明的事实,依照我国《》第六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一百三十条以及《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撤销被告王*乐于2009年2月25日将南京市鼓楼区四维新村住房无偿赠与给被告王-英的赠与合同,该房屋产权恢复至被告王*乐名下。一审宣判后,被告方在法定时效内没有上诉,目前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另据了解,涉案房屋此前已被查封。在生效判决面前,王*乐若仍不能归还陶-艳的款项,陶-艳会申请执行恢复到王*乐名下的房产。法官释法:主张“撤销权”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此案的主审杨*涛法官说,审理主张撤销权的案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他说,《合同法》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债务人因恶意行为导致责任财产减少,以确保债权的实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持信用交易体系。由于撤销权的行使涉及合同关系以外主体的权益,因此,债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应当符合四个方面的法定条件:债权债务合法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债权;债务人有不当处分财产或者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存在且债务人主观上存在恶意;债务人行为造成了对债权人损害的结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权行使的时间条件,即在有效期限内主张撤销权。杨法官结合本案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该案一审判决的理由:首先原告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使撤销权的主体条件。《合同法》规定,行使撤销权的主体应当对债务人享有确定的合法的债权,且该债权产生在债务人恶意转让财产之前。本案中原告对被告享有合法的债权,且该债权发生在四维新村房屋无偿赠与之前,所以原告符合行使撤销权的主体条件。其次,原告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使撤销权的时间条件。《合同法》第75条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本案原告得知被告赠与房屋至起诉之日未超出一年,也未超出五年除斥期间。再次,被告的无偿赠与行为存在主观恶意。《合同法》第74条规定,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得行使撤销权。本案中,被告在无偿赠与房屋之时,明知其对原告的债务已经到期,但其不仅不及时还款,而且还无偿赠与该房屋,主观存在恶意。最后,被告的无偿赠与行为对原告的债权造成了损害。债权人依据《合同法》第74条行使撤销权的,在债务人没有证据证明其行为未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认定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本案中由于王*乐的无偿赠与而导致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从而对原告造成实质意义上的损害,同时被告也无证据证明其行为未对原告造成损害。据杨法官说,一审判决生效后,对债权人审请执行将起到积极作用。(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