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一、赠与合同怎么写有法律效力1、赠与合同符合下列要件的,才能具有法律效力:(1)合同主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4)不违背公序良俗。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二、赠与合同的书写格式是什么赠与合同的书写格式有如下:甲方: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双方就赠送____________事宜达成协议如下:1、甲方将其所有的____________赠送给乙方,其所有权证明为:(写明证明甲方拥有所有权的证据名称,如赠与房屋,就应有房产所有权证,赠与微机应有购买该微机的等)。2、赠与物的交割(写明交割的条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割,办理什么手续等等)。3、乙方应在____________期限内办理所有权转移的手续逾期不办的,视为拒绝赠与(也可以约定其他条件)。4、本合同自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生效。5、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甲方:____________(签字、盖章)乙方:____________(签字、盖章)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某人将某物赠与他人,同时要求受赠与人履行一定的义务,这就是附义务的赠与 附义务的赠与,也称附负担的赠与,是指以受赠人对赠与人或者第三人为一定给付为条件的赠与,也即使受赠人接受赠与后负担一定义务的赠与。附义务的赠与不同于一般的赠与,而属一种特殊的赠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 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第六百六十二条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规定,无偿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赠与需要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不能成立;赠予只有一方的给予 ,不需要另一方的接受与否,只要赠予方同意即可成立实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1、赠与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一般无偿2、它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一般要通过签订赠与合同或口头约定等形式来完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五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3种观点: 一、无偿赠与和无偿赠予的区别(一)释义区别:1、“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2、“赠予”是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二)行为区别:1、赠与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2、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三)赠送区别:赠与”往往只是赠与某人,如:小王将乒乓球拍赠与小刘。赠予”则可以是某物,如:小王生日那天,小刘对其说生日快乐,并赠予乒乓球拍。二、房子无偿赠与需要交税吗房子无偿赠与需要交税。如果是无偿赠与给直系亲属的,需要缴纳的税费有个人所得税、等费用,但不用缴纳印花税和契税;如果是赠与给其他人的,一般不会免缴印花税和契税。拓展资料:提交下列证件:(1)申请书(窗口提供)。(2)原房地产产权证。(3)相关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簿。(4)赠与书及公证书。(5)契税收据。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这里“交付”以办理完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为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