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微智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的作者是什么

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的作者是什么

来源:微智科技网


《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刘因作者:刘因

《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作者:刘因。年代:元代。别称:静修先生。字号:字梦吉,号静修、樵庵,又号雷溪真隐。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出生时间:1249年闰2月9日。去世时间:1293年4月16日。主要作品:《观梅有感》《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选—)》《秋莲》《饮山亭雨后》《白沟》等。主要成就: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的详细介绍:

一、《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的全文 点此查看《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的详细内容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天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二、译文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

三、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指出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但并未见诸行动,而予孙又不能继承伐燕的遗志,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颔联沉痛指出严重后果,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空有统一之名,而无统一之实。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构成对仗,开国大臣本无统一大志,而后来的真宗在战争胜利时,又订出屈辱求和的城渊之盟。所谓澶渊和约就遗天百年。 尾联议论作结。辽金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靖康南渡,界河南移,由自沟推至江淮。产生这一局面,仅责怪徽宗,有欠公允。造成北宋覆灭之祸,未能实现统一,其直接原因是北宋统治者软弱,一味妥协退让的结果。 诗人激于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回顾了北宋一代的兴亡,批判了北宋开国后对敌退让求和的妥协。 全诗“以议论入诗”,但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运用诗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不说北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蜕“幽燕不照中天月”。不说界河南移,而说“白沟移向江淮去”。诗中运用两个典故,自然贴切;而且由虚转实,引史论今。对北宋之亡不单是进行客观的剖析,而且注入了强烈的抒情。诗人对北宋的屈辱求和,给予严正的批判,其中饱含了深刻而沉痛的爱国之情。

四、注解

白沟:指今河北容城东面的白沟河。北宋时,宋辽以此为界,故又名界河。“宝符藏山”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研究,借鉴。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其势力建立了后晋王朝。意为宋太祖未能像刘邦那样威加四海,一统天下。徒然。北宋大臣,官至宰相。同“原”,根本。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所订和约。宋徽宗年号,此代指宋徽宗。

五、《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刘因其他诗词

《秋莲》《白沟》《山家·马蹄踏水乱明霞》《观梅有感》《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选—)》

相同朝代的诗歌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双调东君》《双调·正秋兰九畹芳菲》《双调·大司命》《双调少司命》《双调山鬼》《双调·问湘君何处翱游》《双调·河伯》《双调·望朝暾将出东方》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