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壮的网络解释是:民壮民壮指的是明代的一种经常性杂役。由乡民组成,以补卫所军丁的不足。明初由官府选派。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改为招募。弘治二年(公元14年)又改为按里派充,每一州县按里数多寡,规定每里所出民壮人数。
民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民壮详细内容】
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
二、引证解释
⒈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引明王廷相《雅述下》:“正统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明史·兵志三》:“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⒉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引清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
三、综合释义
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明王廷相《雅述下》:“正统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明史·兵志三》:“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清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民壮[mínzhuàng]民间临时召募的壮丁。《喻世明言.卷四零.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张千、李万一条铁链锁着,四名民壮,轮番监押。」清代州县的卫兵。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凤宁徽.泗州志》:「民壮者,景泰以来设立之乡兵,寓兵于农之意也。」
四、汉语大词典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明王廷相《雅述下》:“正统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于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明史·兵志三》:“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馀、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2).清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清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饩于官而供役。”《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
五、关于民壮的成语
表壮不如里壮 表壮不如理壮 茁茁壮壮 民膏民脂 民脂民膏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六、关于民壮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7swz.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