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公楼即是庾亮楼 座落在鄂州市城区古楼街北段,是古武昌十景之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是孙权称帝时皇城中的安乐宫之端门。西晋时刺史庾亮曾在楼上赏月。故名“庾亮楼”,简称“庾楼”,亦称“玩月楼”、“南楼”、“谯楼”。当时楼上有胡床一座,并置有响应环城之鼓。每天晨昏以鼓点敲更报时,故又称“鼓楼
楼名:地理位置:庾楼,又名庾公楼,传统上认为位于江西九江,但根据历史记载,此说法存在争议。实际上,庾亮曾治理过武昌,因此如果以武昌的南楼命名庾楼,更为合理。历史背景:传说为晋代庾亮镇江州时所建,但此说法不足为信。庾亮实际上曾担任江荆豫州刺史,治理武昌。现今江州的治所在晋代的柴桑县之...
庾亮楼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古楼街北段。以下是关于庾亮楼的详细信息:历史背景:庾亮楼原为三国时吴王孙权之端门,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晋咸和九年,庾亮接任江、荆、豫、益、梁、雍六州都督时,曾镇守武昌,并在此楼赏月,留下佳话。名称由来:此楼也被称为“南楼”,因其在武昌县治之南。民...
楼名。一名庾公楼,位于江西九江,传说为晋代庾亮镇江州时所建。然而,此说法不足为信。根据历史记载,庾亮实际上治理过武昌。宋朝陆游的《入蜀记》卷四中提到,此楼正对庐山之双剑峯,北临大江,气象雄丽。庾亮曾担任江荆豫州刺史,治理武昌,因此如果以武昌的南楼命名庾楼,尚有其理。现今江州的治所在...
庾公楼 庾亮楼,位于鄂城区古楼街北段。巨型石砌成的半圆拱门跨街而立,气势高阔雄浑。楼上是粉墙青瓦,雕花木窗,结构古朴而庄重。据《武昌县志》记载,此楼原为三国时吴王孙权之端门,至今已有1700多年。亦有人称为“南楼”,因其在武昌县治之南。民间较多的是之称为“古楼”或“鼓楼”。晋咸和...
江边的月亮又圆又大的时候,我们一起登上了庾楼。这句话出自于唐.徐铉的《送欧阳太监游庐山》原文: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案牍乍抛公署晚, 林泉已近暑天秋。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庾楼:一名庾公楼 ,在江西九江 。传说为晋庾亮镇江州时...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作者简介(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
诗句位置:在《自黄州还江州》一诗中,“家在庾公楼下泊”位于诗的末尾部分,描述了诗人即将到达家乡,船只在庾公楼下停泊的情景。诗句意境:此句通过“家在”与“楼下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即将归家的喜悦和轻松心情,同时“庾公楼”作为地标性建筑,也增添了诗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者简介:苏辙...
“武牢关外庾公楼”出自唐代罗隐的《送郑州严员外》。以下是关于该诗句的详细解析:诗句来源:该诗句是《送郑州严员外》一诗的结尾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未来前程的期许。诗句含义:“武牢关外庾公楼”一句,既是对友人未来所在地的描绘,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武牢...
“为上庾公楼”出自唐代李端的《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为上庾公楼”全诗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唐代 李端 露下晚蝉愁,诗人旧怨秋。沅湘莫留滞,宛洛好遨游。饮马逢,离家值白头。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作者简介(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